【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103285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5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遥地理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音乐中的地理音乐中的地理“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白毛女选段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路遥地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20172017年版年版20202020年修订)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课 标 要 求1.5 1.5 运用示意图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结合大陆空气

2、柱示意图和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说出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影响。2.能判读并分析东亚、南亚等季风气候的风向和形成原因。学 习 目 标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路遥地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的气压分布的影响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路遥地理夏季冬季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高压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低压从海从海陆热力性力性质差异角度,画一画下差异角度,画一画下图的的热力力环流流热力环流海陆风路遥地理自主探究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1.如图所示,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

3、气柱。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完成下列要求。(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冷冬季:大陆上为冷高压高压夏季:大陆上为热低压热低压路遥地理2.如果在图a和图b中,以空气柱为中心各绘几条闭合的等压线,该纬度范围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低压副热带高压带高压高压高压副极地低压带低压低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使呈纬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理理论基基础路遥地理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压线更平直,且沿纬向延伸。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

4、对优势,海陆的热力差异小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小组合作探究一:比较南、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差异并描述成因。路遥地理找出北半球1月份陆地与海洋上的高低气压中心。思考北半球1月份陆地和海洋高、低压中心的形成原因?1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极地低压带1 1月月,北北半半球球冬冬季季,陆陆地地降降温温比比海海洋洋快快,陆陆地地气气温温较较低低,出出现现冷冷高高压压,亚亚欧欧大大陆陆的的冷冷高高压压以以亚亚洲洲高高压压(蒙蒙古古-

5、西西伯伯利利亚亚高压)高压)势力最强。势力最强。1 1月月,气气压压带带和和风风带带南南移移,北北半半球球副副极极地地低低压压带带南南移移,被被大大陆陆上上的的冷冷高高压压所所切切断断,使使副副极极地地低低压压仅仅保保留留在在海海洋洋上上。保保留留在在太太平平洋洋上上的的称称为为阿阿留留申申低低压压,保保留留在在大大西西洋洋上的称为上的称为冰岛低压冰岛低压。路遥地理7 7月月,北北半半球球夏夏季季,陆陆地地升升温温比比海海洋洋快快,陆陆地地气气温温较较高高,出出现现热热低低压压,亚亚欧欧大大陆陆的的热热低低压压以以亚亚洲洲低低压压(印印度度低低压压)势势力最强。力最强。7 7月月,气气压压带带

6、风风带带北北移移,北北半半球球副副热热带带高高压压带带北北移移,被被大大陆陆上上的的热热低低压压所所切切断断,使使副副热热带带高高压压仅仅保保留留在在海海洋洋上上。保保留留在在太太平平洋洋上上的的称称为为夏夏威威夷夷高高压压,保保留留在在大大西西洋洋上的称为上的称为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7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副热带高压带(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小组合作探究二:找出7月份北半球陆地与海洋上的高、低气压中心。思考北半球7月份陆地和海洋高低压中心的形成原因?路遥地理时间温度气压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1月7月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印

7、度低压(亚洲低压)陆低海高陆高海低陆高海低陆低海高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呈带状分布(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海陆气压中心小结路遥地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全球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与季风亚洲(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气压梯度力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亚洲大陆冬季风的形成。冬季,强大的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亚洲高压与与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和赤赤道低压道低压之间,形成实力强之间,形成实力强大、干燥寒冷、范

8、围很广大、干燥寒冷、范围很广的冬季风。的冬季风。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气压梯度力风东南季风东南信风西南季风全球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与季风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洲大陆夏季风的形成夏季,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形成印度低压印度低压,亚洲东部地亚洲东部地区:区: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南季风。南岸,即东亚的东南季风。南亚:南半球的南亚: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移越过赤道,在

9、,在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季风。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分布区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路遥地理 小组合作探究三: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冬夏季风1.风向2.成因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全球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与季风亚洲(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气压梯度力风西北季风东北季

10、风东北信风西北季风小组合作探究三:澳大利亚西北部冬季风的形成。路遥地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气压梯度力风东南季风东南信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全球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与季风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小组合作探究三:澳大利亚西北部夏季风的形成路遥地理 小组合作探究三: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冬夏季风1.风向1月为西北风,7月为东南风。2.成因(1)1月(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夏季,气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而形成西北季风。(2)7月(南半球冬季)【主因】本身就本身就处于于东南信南信风带的控制下的控制下;【次因】澳大利亚大陆比海洋降温快

11、,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路遥地理 小组合作探究三: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冬夏季风路遥地理【思维拓展思维拓展】类似季风环流类似季风环流的地区的地区路遥地理【总结】【总结】路遥地理一线课堂 大本路遥地理路遥地理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绿洲”荒漠荒漠夏季风的影响路遥地理季风的影响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中国东部回归线上的“绿洲”副高降水稀少沙漠景观夏季风降水丰沛呈现森林、草原景观夏季风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路遥地理冬季风在我国的影响范围冬季风在我国的影响范围冬季风使我国大面积降温。冬季风使我国大面积降温。北方地区冬季风实力强;北方地区冬季风实力强;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远,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实力有所减弱;冬季

12、风实力有所减弱;云贵高原地形对冬季风具有云贵高原地形对冬季风具有削弱作用,冬季风实力减弱;削弱作用,冬季风实力减弱;青藏高原海拔高,受冬季风青藏高原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小影响小。冬季风的影响路遥地理夏季风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路遥地理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夏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路遥地理青藏高原,因何伟大?3000km1500km路遥地理青藏高原的隆升通过“放大”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亚洲季风的增强,影响了全球气候系统,从而改变了行星风系。路遥地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认识的积累,对季风的认识从区域性的气候现象扩展为全球性的

13、气候系统。全球系统路遥地理全球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季风区,季风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季风区路遥地理雨热同期是季风的有利影响,由于雨热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季风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利影响稻作文明路遥地理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季风区是全球大气运动能量、水汽的主要供应地,季风活动异常可以引起夏季干旱、洪涝、冬季冷害等气候灾害事件。不利影响中华文明路遥地理路遥地理季风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季风的变化与地球表层圈层系统有密切联系,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过程和机制是地球

14、系统科学急需深入探索的领域。加深对亚洲季风机制认识,服务于未来气候预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澳洲季风路遥地理自学窗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这是对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这段描述使用了“东部”“西北部”“西南部”“自南向北”等表示方位的词汇,清晰地勾勒出我国气候分布的空间格局。类似的方法,还见于对地形分布、人口分布等的描述中。可见,按照方位描述特定区域内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描述的常用方法。路遥地理自学窗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方位包含方向和位置两层含义。当按照

15、方位描述特定区域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时,实际上已将该区域作了空间的划分,关注了不同分布区的位置关系和邻接关系等。因而可以准确地概括该地理事物在区域中的分布特征。仔细分析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还能归纳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的常用方法:有主次,即由人口、城市、经济等密集且所占面积最大的“东部”说起;分层次,即先描述全国,再描述下一层次的东部;按顺序,如“自南向北”。此外,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时还常用到“中部”“四周”,以及“在.周围(附近)”“以.为中心”等,例如,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四周。路遥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形成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未来气候预测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环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