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71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共40分)1(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一国两制”【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其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

2、结、共同繁荣。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中有关民族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1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下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ABCD【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

3、域自治制度,正确;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正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支持,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正确;由此可知,都正确,D项正确;ABC三项具有片面性,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3(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ABCD【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

4、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等,均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符合题意,D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错误。故选D项。4(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B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

5、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均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ACD排除。故选B。5(2021海南中考真题)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A经济建设B文化传承C科技发展D文旅开发【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成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

6、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所以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反映经济建设方面,所以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涉及科技发展,所以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涉及文旅开发,所以D不符合题意。6(2021广东中考真题)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答案】C【

7、详解】中共中央重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体现了中央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团结,故选C;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材料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中共中央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无法体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兴边富民行动,排除D。7(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图7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C分期建成,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答案】C【详解】据材料“二期

8、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进行,A排除;青藏铁路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后,B排除;青藏铁路 是“一带一路”提出之前通车,D排除。故选择C。8(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

9、造性的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A民族区域自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一国两制”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C【详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C项正确;ABD项的内容与“实现祖国统一”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9(2021广西中考真题)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相互印证,能促进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能印证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

10、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史实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C“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答案】C【详解】根据“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等信息可知,我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故选C;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和改革开放都与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无关,排除ABD。10(2021广西中考真题)有专家指出,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史实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11、超额完成C“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据这一构想,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因此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史实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选项C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排除;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

12、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排除;改革开放的成功推进,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排除。故选C。11(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A“一国两制”是仅就香港问题提出的B“一国两制”吸收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C“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D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香港和

13、澳门问题提出的伟大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题干的“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说明“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故C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的伟大构想,排除A;“一国两制”是伟大的构想,具有创新精神,排除B;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12(2021北京中考真题)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A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B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

14、成C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D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因此1982年宪法的这项规定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D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与港澳台回归问题无关,A排除;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内容,与对外开放或科学技术没有直接关系,BC排除。故选D。13(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1997年6

15、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的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的A“一国两制”的提出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C人民的殷切期盼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可知,胡家芝认为国家强盛是香港回归及百姓幸福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香港回归的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故选D;胡家芝的话语中没有涉及到“一国两制”“中英双方”“人民”等方面的因素,三者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BC。14(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大业,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A“一国两制”的构想B西部大开发的战略C兴办经济特区的主张D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答案】A【详解】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