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71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目前人们了解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科学依据是A. 神话传说B. 影视作品C. 考古发现D. 学者推断【答案】C【解析】【详解】了解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最科学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考古实物是最客观的依据,C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影视作品和学者推断都带有主观色彩,反映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不能算是科学依据,排除ABD。故选C。2.秦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因为推行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刺史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

2、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B符合题意,排除A;行省制是元朝首创,排除C;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建立,排除D。故选B。3.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医书是A. 伤寒杂病论B. 千金方C. 唐本草D. 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详解】东汉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成为医学史上的不朽传世之作,故选A;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的著作,排除B;唐本草是唐政府组织编撰的药物学著作,排除C;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著作,排除D。故选A。4.“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A. 改穿汉服B. 使用汉语C. 改用汉姓D. 与汉人通婚【答案】C【解析】【详解

3、】根据“宜改姓元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主张该姓氏拓跋为元,即改用汉姓,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汉姓,不是改穿汉服、使用汉语和与汉人通婚,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A. 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结束南北分裂局面C. 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D. 灌溉沿岸大片良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尽道隋亡为此河”可知“此河”应该是在隋朝时开凿。根据“至今千里赖通波”可知“此河”依旧发挥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判断题意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沟通南北,起到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了的作用,A符合题意;京杭大运河是在南

4、北分裂局面结束后开凿的,排除B;隋唐时期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说法有误,排除C;运河的主要作用是交通,不是进行灌溉,排除D。故选A。6.下如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发生在黄海海面的海战,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可知应该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故选C;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没有在黄海海面发生海战,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没有发生海战,排除D。故选C。7.下列历史事件与如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A. 广州黄花岗起义B. 武昌起义C. 中华民国的建立D. 清帝退位【答

5、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经过革命党人努力,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B符合题意;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虽失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A不符合题意;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不符合题意;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D不符合题意;故选B。8.“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里的“此翁是A. 邓稼先B. 王进喜C. 袁隆平D. 焦裕禄【答案】

6、C【解析】【详解】根据“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发明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他以杂交水稻改变了世界,故选C;邓稼先是核物理学家,王进喜是工人,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和“专注于田畴”无关,排除ABD。故选C。9.十二铜表法以文字将法律公布于众,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制定这部法律的国家是古代A. 埃及B. 印度C. 雅典D. 罗马【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故选D;十二铜表法与古代埃及、印度、雅典无关,排除ABC。故选D。10.某同学来图书馆想借阅一部“打破了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

7、大革命”的著作。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应向其推荐A. 神曲B. 哈姆雷特C. 高老头D. 物种起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生物学领域打破神创论的是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代表作是物种起源,故选D;神曲、哈姆雷特和高老头是文学作品,与生物学科领域无关,排除ABC。故选D。11.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清朝A. 巩固皇权的军事手段B. 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C. 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 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边疆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在1684年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同时巩

8、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在1940年下半年的这次大战中,八路军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40年”、“八路军毙伤日、伪军”、“振奋全国军民信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评述的应该是百团大战,故选C;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1941

9、1942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D。故选C。1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中描述的这次战役A. 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D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排除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排除B;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排除C。故选D。14.“1954年,

10、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与乐松生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是A. 新中国成立B. 三大改造C. 中共八大D. 八字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54年”、“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自1953年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其中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ACD都与“公私合营”无关,排除。故选B。15.“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该法典制定的目的是A.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 建立分权制衡的联邦制C.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C【

11、解析】【详解】根据“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拿破仑民法典的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即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已经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排除A;法国没有实行过联邦制,排除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与拿破仑无关,排除D。故选C。16.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B.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 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D.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48年,马克

12、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B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排除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排除D。故选B。17.如图信息表述了该组织的A. 积极作用B. 活动方式C. 建立过程D. 成立背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等信息可以看出如图信

13、息主要表述了该组织积极作用,故选A;图中信息反映的是该组织的积极作用,不是活动方式、建立过程和成立背景,排除BCD。故选A。二、非选择题1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理解基本内涵。概括材料甲中老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背景。(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把握时代特色。据材料乙、丙,分别指出这两种文学体裁盛行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盛行的原因。(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时代需求。据材料丁,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变化。举史实说明这种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答案】(1)主要观点:道法自然

14、;“无为而治”。背景: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赋分。)(2)朝代:唐;宋。原因: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3)变化: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变为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赋分。)【解析】【详解】(1)根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等信息可知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产生的背景应该是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乙是唐诗,盛行于唐代;丙是宋词,盛行于宋代。各自盛行的原因应结合唐宋时期的社会背

15、景进行作答,主要是社会环境开放繁荣,科举制的推动,商业的发展,城市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等。(3)根据“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可知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由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变为马克思主义。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结合中共成立和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进行作答即可。19.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立足国情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迫切要求。据如图,写出第一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根据地的建立是怎样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2)明确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征之一。据材料甲,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为实现该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大决策。(3)依据主要矛盾施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方略。据材料乙,概括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十九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答案】(1)名称:井冈山根据地或湘赣根据地。结合:将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选择敌人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