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628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炼课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专题03 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建立与巩固中考一轮复习课件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主题概览前前230230年年国家建立国家建立前前221221年年 前前209209年年前前202202年年 前前138138年年 前前119119年年前前6060年年公元公元2525年年 220220年年秦统一秦统一六国六国 秦朝秦朝张骞第张骞第一次出一次出使西域使西域张骞第张骞第二次出二次出使西域使西域东汉东汉西汉西汉秦朝建立秦朝建立西汉建立西汉建立东汉建立东汉建立前前2727年年罗马帝罗马帝国建立国建立1 1世纪世纪基督教基督教创立

2、创立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世界世界公元公元9 9年年前前207207年年陈胜、吴陈胜、吴广起义爆广起义爆发发秦朝秦朝灭亡灭亡设立设立西域西域都护都护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汉武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维导图考点考点1.11.1: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重点详解概况概况公元前公元前23023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疆域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_一带,南达南海,一带,南达南海,

3、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意义意义(1 1)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2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家,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咸阳咸阳长城长城注意区分注意区分“秦国秦国”与与“秦朝秦朝”(1 1)目的:)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4、2 2)内容:)内容:建立皇帝制度建立皇帝制度中央:三公制中央:三公制地方:郡县制地方:郡县制服服从从听听命命君君主主专专制制中中央央集集权权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守)郡(守)县(令)县(令)御御史史大大夫夫丞丞相相太太尉尉皇皇帝帝军事军事行政行政监察监察中央百官中央百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方式,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考点考点1.21.2: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方方面面内容内

5、容影响影响政政治治文文化化经经济济交交通通军军事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车同轨,开灵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卫青、霍去病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五铢钱铜权铜量考点考点1.31.3: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秦始皇的千秋

6、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当时有人称赞说:当时有人称赞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今陛下今陛下今陛下兴义兵兴义兵兴义兵兴义兵,诛残贼诛残贼诛残贼诛残贼,平定天下平定天下平定天下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海内为郡县,海内为郡县,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五五五帝所不及帝所不及帝所不及帝所不及”。而也有人记载:。而也有人记载:。而也有人记载:。而也有人记载:“秦秦秦秦王王王王贪狼暴虐贪狼暴虐贪狼暴虐贪狼暴虐.穷困万民穷困万民穷困万民穷困

7、万民,以适,以适,以适,以适其欲也其欲也其欲也其欲也.功功功功(1)(1)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族的封建国家。(2)(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3)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过过过(1)(1)“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3)(3

8、)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呈现观点呈现观点-例:例:XXXXXX是是.的人的人按照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把人物活动分为积极按照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把人物活动分为积极(功绩)、消极(过失)两方面。(功绩)、消极(过失)两方面。总结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总结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人物评价易错易混 1.封建帝制最先确立于秦始皇,最后在辛亥革命时被推翻,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2.秦朝废除分封制,并不意味着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西汉初期又推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制)。3.秦朝主要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前期主要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

9、武帝以后主要采用的是儒家思想。链接中考1.1.(20212021山东聊城山东聊城)梁启超: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据据此判断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此判断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A A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B B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C C商鞅变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D秦国积极策划,策略得当秦国积极策划,策略得当【答案】【答案】A 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10、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可知,这句话揭示了天下可知,这句话揭示了天下“统于秦统于秦”是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A A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而而BCD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A。链接中考2 2.(20212021北京)北京)“诗史互证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

11、A A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B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C C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D D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答案】【答案】A 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指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指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来巩固统治,故量衡来巩固统治,故A A正确;正确;“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指的是文

12、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故关系,故A A错误;错误;“九天阊阖开宫殿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体现唐朝中外交往盛况,故向皇帝朝拜,体现唐朝中外交往盛况,故C C错误;错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开元盛世世”的繁荣景象,故的繁荣景象,故D D错误。综上故选错误。综上故选A A。大大泽泽乡乡起起义义原因原因概况概况意义意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13、秦的暴政(表现:赋税沉重(表现: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苛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前前209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大泽乡大泽乡爆发(揭竿而起),爆发(揭竿而起),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推翻秦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王朝奠定了基础。秦朝的灭亡:秦朝的灭亡:项羽在项羽在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刘邦率军直抵

14、秦都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咸阳;公元前207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巨鹿之战巨鹿之战考点考点2 2:大泽乡起义与秦朝灭亡:大泽乡起义与秦朝灭亡重点详解链接中考1.1.(20212021广东江门)广东江门)秦朝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秦朝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人,每年服兵役、徭役者不下300300万人。万人。“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这会造成。这会造成()A A社会生产急剧下降社会生产急剧下降B B中央集权体制

15、动摇中央集权体制动摇C C秦朝刑罚更加严酷秦朝刑罚更加严酷D D农民赋税数量上涨农民赋税数量上涨【答案】【答案】A 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秦朝时全国人口大约两千万,但每年需要服兵投和徭役的人不少于【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秦朝时全国人口大约两千万,但每年需要服兵投和徭役的人不少于300300万,而且万,而且都是把成年的男女捉去服役,这就会使可用劳动力减少,导致社会生产急剧下降,故都是把成年的男女捉去服役,这就会使可用劳动力减少,导致社会生产急剧下降,故A 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

16、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体制的动摇,排除切受控与中央,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体制的动摇,排除B B项;题干信息体现了兵投和徭役的沉重,并没项;题干信息体现了兵投和徭役的沉重,并没有体现到刑罚严酷,排除有体现到刑罚严酷,排除C C项;可以参与劳动的劳动力减少,反而会导致赋税数量减少,故项;可以参与劳动的劳动力减少,反而会导致赋税数量减少,故D D项说法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A。西西汉汉建建立立时间时间人物人物都城都城文文景景之之治治背景背景人物人物措施措施表现表现影响影响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3)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汉文帝、汉景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