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55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东营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期间进入了原始农耕生活,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故C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AB项;三星堆青铜面具代表的是商周时期,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D项。故选C。2. “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

2、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A. 汉武帝B. 汉高祖C. 隋文帝D. 明太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A;汉高祖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不符合“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排除B;隋文帝、明太祖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不符合“第一次”,排除CD。【点睛】3. 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尊王攘夷,改革内政一齐桓公称霸休养生息政策一文景之治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贞观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元盛世A. B. C. D.

3、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正确;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正确;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之后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促进唐朝继续发展,因果关系关联错误;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开元盛世,正确;正确,故选B;因果关系关联错误,故排除ACD。【点睛】4. 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贡献是A. 改进造纸术B. 写成伤寒杂病论C. 发明“麻沸散”D. 撰写齐民要术【答案】A【解析】【详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造

4、纸术发展。故A符合题意;B是张仲景;C是华佗;D是贾思勰。故选A。5.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杜甫垂老别关汉卿窦娥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吴承恩西游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杜甫垂老别是唐朝时期;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朝时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时期;吴承恩西游记是明代。排序正确,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6.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A.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B. 民族交往与交融C.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

5、中外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派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体现出民族交往与交融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材料体现出的民族交融,不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C;唐与吐蕃关系属于民族关系,不是中外关系,排除D。故选B。7. “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A. 纸上谈兵B. 草木皆兵C. 黄袍加身D. 破釜沉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北宋,故选C;纸上谈兵反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

6、法,善于谈兵,在作战中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排除A;草木皆兵出自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地点是安徽寿春,排除B;破釜沉舟反映的是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地点在内黄,排除D。【点睛】8. 右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等地区普遍推广了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所以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清朝前期丝织业棉职业印染业等手工业有

7、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厂并颇具规模;清朝人口增长较快,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综上可以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清朝,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9. “扬帆9万里,足迹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中华文明远播四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玄奘西游B. 鉴真东渡C. 马可.波罗来华D. 郑和下西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先后七次远航,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中华文明远播四海,故选D;玄奘西游从陆路到达印度,不符合“足迹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除A;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8、,不符合“印度洋”,排除B;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元朝来华,不符合“足迹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除C。【点睛】10.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应出自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给英国。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地区,天津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排除BC;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割地,排除D。故选A。11.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A. AB. BC. CD.

9、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直接体现了农民追求社会平等、财富平均分配的愿望,故A正确;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故B错误;颁布诏令和具体实施是两回事,不能直接推出清政府实施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且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目的是救亡图存,并非进行彻底地资产阶级改革,故C错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能推断出外国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故D错误。综上故选A。12. 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

10、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包括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故选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A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京津地区,与平壤战役无关,排除D。【点睛】13.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 新华书店B. 开明书店C. 中华书局D. 商务印书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

11、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4. 口号能反映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是在A. 戊戌变法时期B. 新文化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故B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错误;辛亥革命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等,C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张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故D错误。15. 观察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A. 北伐战争胜利

12、进军B. 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C. 敌后战场的抗战D. 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故C正确;ABD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16.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 打退了

13、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 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的解放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起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B正确;1946年,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故A错误;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包围在孟良崮并消灭,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故C错误;渡江战役与

14、题干信息无关,故D错误。综上故选B。17.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国初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共赢共享的理念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 对外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C正确;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

15、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012年,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外交理念。故ABD都不是建国初奉行的外交政策,排除。综上故选C。18. 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它的修建属于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C. 西部大开发的成就D. 精准扶贫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故C正确;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而我国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故A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交通方面的成就是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故B错误;2013年11月习总书记于湘西调研扶贫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