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103253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34 明朝的统治1(2020年黑龙江大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A隋文帝杨坚B唐太宗李世民C宋太祖赵匡胤D明太祖朱元璋【答案】D【解析】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借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D正确;隋文帝杨坚时期并没有废除丞相制度,A排除;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完善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并没有废除丞相制度,B排除;宋太祖赵匡胤增设多名官员,分割宰相的行政、财政等大权,但没有废除丞相制度,C排

2、除。故选D。2(2020年山东聊城)“(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解题思路:概括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A错误;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BD错误。综上故选

3、C。考点35 明朝的对外关系1(2020年浙江舟山)舟山有种古老的拳术-舟山船拳。它是六百年前舟山渔民在抗击倭寇时所创,并在抗倭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被称为“神拳”。可见,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A宋B元C明D清【答案】C【解析】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掠夺奴役人口,危害极大。面对倭寇的侵扰,明政府任命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戚继光又奉旨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

4、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所以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明朝,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C。2(2020年贵州黔东南节选)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3)率船队七次下西洋【答案】(3)郑和;【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今的外交。第(3)问,明朝时为弘扬国威,郑和先后七下西洋。3(2020年贵州黔西南节选)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地探索,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

5、1)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什么贡献?【答案】(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贡献: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亚非(四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任意一点即可)【分析】本题以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地探索,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为切入点,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解答】(1)据材料一“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

6、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亚非(四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考点36 明朝的灭亡(暂无)考点3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2020年黑龙江大庆)某历

7、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A郑成功B文天祥C戚继光D忽必烈【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准备收复台湾。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文天祥与抗元有关,排除;C项戚继光与

8、抗倭有关,排除;D项是建立了元朝,排除。故选A。2(2020年浙江丽水、金华)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C土尔扈特部回归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康熙”“雅克萨、尼布楚”可知与雅克萨之战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

9、布楚条约,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因此该事件指的是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选项B符合题意;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A排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C排除;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是乾隆时期平定边疆叛乱的斗争,D排除。故选B。3(2020年贵州黔东南)某校组织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该馆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展出相应的文物。如果按朝代顺序进行参观,那么同学们依次进入的展馆是夏商周馆 秦汉馆 三国两晋南北朝馆 隋唐五代馆 宋元明清馆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根据所学可知,奴隶制国家时期是夏商周时期;秦朝统一六

10、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统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汉朝是继秦之后又一个统一的王朝;东汉末年,群雄格局,后进入三国时代,两晋结束了三国的纷争,进入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进入南北朝的政权分立状态;隋朝于公元589年灭南方陈朝,统一全国,唐朝于618年取代隋朝;唐朝衰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所以A符合题意。【点拨】构建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础。4(2020年山东滨州)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

11、的抗争【答案】C【解析】考查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题思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确定金瓶掣签制度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体现了清朝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因此,4个事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于秦朝,A错误;君主专制主要强调皇权日益集中,与材料不符,B错误;D选项概括不全面,D错误。综上故选C。5(2020年浙江宁波节选)从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见证了沧桑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小明制订了“我要去故宫”文化旅游攻略,并绘制了

12、“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图。请你依据上述年代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紫禁城建于哪个朝代?【答案】(1)明朝。【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建筑、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及对文明传承的认识。第(1)小题:第一小问,材料中的紫禁城建于1420年,根据所学知识,明朝统治时期是13681644年,所以紫禁城建于明朝。6(2020年贵州黔东南节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答案】(2)图一:和平或册封;图二:战争或平定叛乱:台湾府。【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解读图片信息时要抓住图片中的提示语,顺治

13、会晤五世达赖,说明西藏与中央之间和睦相处,平定准葛尔叛乱,说明采取的是军事手段;第二小问,熟记历代王朝加强边疆的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考点38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2020年贵州遵义)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曾经出现过的盛世景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 康乾盛世 开元盛世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代,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随后,他的后继者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西汉初年,统治者休养生息,开创了文景之治;康清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开创康乾盛世;故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0年湖

14、南衡阳)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A江南地区农业落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D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答案】C【解析】考查点:明清经济发展。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四方辐辏,贸易往来频繁,而且工商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商业非常发达,商品贸易都十分的兴盛,形成了商业网,出现了如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等

15、大城市。C正确;清朝前期农业发展,A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从鸦片战争开始,B错误;南方经济发达,材料没有体现出北方经济超过北方,D错误。综上故选C。考点39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2020年山东聊城)下面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A 民族自治B 对外贸易C 边疆治理D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清朝设立台湾府是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康熙时,平定噶尔丹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置驻藏大臣是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材料的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C符合题意;民族自决不符合材料边疆管理的特点,排除A;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显然不符合材料的边疆管理特点。排除B和D;故选C。2(2020年四川乐山)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秦汉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