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103158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2.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 B.s1s2 C.h1h2 D.h1=h2 3.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 OM、ON 垂直粘合在一起

2、,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 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 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 4.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

3、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2 6.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情况的作图正确的是()A.B.C.D.7.一女同学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确定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 8.物体高 1.8 米,平面镜高 0.6 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 米关于物体、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可以成完整的像 B.像与平面镜的高相同,0.6 米 C.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 米 D.物体与像的距离为 2 米 9.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

4、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 A 的像 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 B 不能与 A 的像重合 10.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 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 LED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3 A.镜中“灯”是 LED 灯的实像 B.镜中“灯”是 LED 灯的虚像 C.镜中

5、“灯”的大小不相同 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 1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1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人向平面镜靠近 0.2m,像将远离平面镜 0.2m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3.小明同学身高 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

6、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 cm,挂钟显示的实 际时间是 _ 14.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 1m,河堤上一棵树高 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_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 _ d像(选填“”、“”或“=”)四、实验探究题四、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2)选择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 关系;(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cm,则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_

7、cm 4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答案】【答案】1.B 2.D 3.C 4.A 5.B 6.B 7.A 8.AC 9.AD 10.BD 11.ACD 12.BD 13.165;7:20 14.4;15.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12 【解析】【解析】1.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华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但像的大小不变 故选 B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来解答此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注意题中说的是

8、像的大小还是视觉上的大小 2.解: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离镜 8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 8cm,铅笔离镜 4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 4cm,故s1s2;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铅笔远离镜子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像的高度是不变的,即h1=h2 故选 D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熟练掌握 3.解:5 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

9、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 B 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 C 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 D 正确 故选:C 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人的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像

10、4.解: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 A 正确;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 B 错误;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 C 错误;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A (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

11、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5.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平面镜中的像看起来与演员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 B 符合这一特点 故选 B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即像和6 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 6.解:A画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用实线、像用虚线,而 A 图物体用了虚线,像用实线,故 A错;B、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大小相等,用虚线画出虚像,故 B 正确;C、画平

12、面镜成像时,物体用实线、像用虚线,而 C 图都用了实线,故 C 错;D、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而 D 图不对称,故 D 错 故选 B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大小相等、是虚像(用虚线画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7.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故选 A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即可解答此题 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分清真实的像的大小还是视觉感觉的像的大小 8.解:A、无论平面镜大小如何,一定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像

13、 故A 正确 BC、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高 1.8m故 B 错误,C 正确 D、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等距,物体与像的距离为 4m故 D 错误 故选 AC 物体在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成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大小无关 本题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和平面镜大小无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 A 正确;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

14、,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 B 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7 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 C 错误 D、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则物距和像距会发生改变,像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 B 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D 正确 故选 AD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

15、,自然使 B 始终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 10.解:根据图片上的信息可知,图中灯相互对称,并且都是正立的,左右相反,像物大小相等,说明是由平面镜成像造成的,应该是两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形成的虚像的结果,故 AC 错误,B、D 正确;故选:BD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此题是考察平面镜成像特点,对于在实验中的应用及摆放,要理解原因,并掌握

16、规律 11.解:A、光的反射和折射都能成虚像,都能成实像故 A 错误 B、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受不到故 B 正确 C、虚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实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故 C错误 D、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承接不到,但是眼睛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故 D 错误 故选 ACD (1)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眼睛都能看到,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光的反射和折射都能成虚像,都能成实像 (3)虚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实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 光线有三种传播方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成倒立的实像,实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等大的,可能是缩小的 光的反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等大,也可能是缩小8 的 光的折射可能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等大,也可能是缩小的 12.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 A 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 B 正确;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