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103194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6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 一、一、单选题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露珠的形成 B.壶口冒“白气”C.冰雪消融 D.湿手烘干 2.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 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 80C 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 50C 时,晶体开始熔化 3.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4.如图所示,

2、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 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2 5.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霜打枝头 6.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 是()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7.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 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3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

3、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B.C.D.10.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1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4、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 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12.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 48 B.在 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 BC 段物质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第 10 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13.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 B.在 BC 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

5、过程持续了 5min 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 二、实验探究题二、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 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 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 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 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

6、度,温度计示数低于 0,证明猜想 A 是 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 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 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甲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汇总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 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 B 是 _(

7、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_ 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 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 _,体积 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5 1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_;(2)乙图中 CD 段物质处于 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 AB 段状态的比热容 _(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 CD 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

8、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写出一种即可)6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答案】【答案】1.C 2.C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A 14.正确;凝华;增大;低于;正确;C;增大;减小 15.80;液态;小于;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解析】【解析】1.解: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B、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C、冰雪

9、消融是有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C 正确;D、湿手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C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解:AB、该物质从第 10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25 分钟完全熔化完,故 AB 错误;CD、由图知,此物质

10、在熔化过程中保持 80不变,该物质的熔点为 80,故温度达到80C 时,若继续吸热,晶体开始熔化,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并且要掌握熔点的概念 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 7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则为晶体的熔化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够通过图象判断晶体或非晶体,同时会判断晶体的熔点和开始熔化的时间 3.解: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

11、现象;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是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 A 解答本题明确:(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的方法:先根据题目明确物质变化前是什么状态,变化后是什么状态,最后对照定义来判断属于何种类型的物态变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解:AB、由图知

12、,冰从第 2 到 58 分钟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 0,故 A 错误,B 正确;C、冰熔化过程持续了 5min-2min=3min,故 C 错误;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B (1)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中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该物体是晶体 (2)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物体的熔化过程根据图象进行判断熔化时间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此题通过考查物体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 5.解:A

13、、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A 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 B 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 C 符合题意 8 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和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6.解: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 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的温度还

14、低于0;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故 B 正确 故选 B 水的凝固点是 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 0而不能凝固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与常温矿泉水之间有很大的温差,冰吸热升温,水放热降温,冰块附近的水凝固成冰,冰块就会“粘”到一起 解决此题要知道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7.解:(1)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 A 错误;(2)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 10min开始熔化,到第 20

15、min时全部熔化;则第 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B 错误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由图象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2;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符合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2)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处于液态;(3)根据晶体熔化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混合物放热,由

16、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此题考查了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学习时要用比较9 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 8.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 A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9.解: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 A 不合题意;B、在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