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6034949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6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 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趣,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

2、发现趣。”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B.融洽的师D.备课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C.难度 D.区分度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学者的学说D.著名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9 .学校

3、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1 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1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1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1 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

4、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1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 是(C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1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B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1 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 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1 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

5、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1 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2 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 是(C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 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2 2 .从一门

6、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为标志。2 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精 神 文 化、制 度 文 化 的统一体。2 4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 质量标准 和总的规 格 要 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2 5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 身 权 和 受教育权。2 6 .师 生 关 系 在 教 育 内 容 的 教 学 上 构 成 力 关 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 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 关系。2 7 .教 学 大 纲 一 般 由 说明部分 和本 文 部 分 组成。2 8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 讲 演 三种

7、方式。2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 8 6 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3 0 .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3 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 活 辅 导 和择业指导。三、简 答 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 0 分)3 2 .简 述 2 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 3.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

8、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 4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 5.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答:(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 )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3 6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

9、1 个小题,满 分 1 0 分)3 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答:(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特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