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542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47 大小:1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案教材分析: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等等,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与统计意识,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安排了 一定篇幅的总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的数学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以期达到这一学段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

2、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带生括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第二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井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干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

3、后的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噩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白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秘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米、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三)统计与概

4、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3 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1、到商店调查3 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说。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

5、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6.设计旅游计划。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8、制作七巧板。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能力目标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

6、图形。2、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3.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4.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6、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单元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单元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2、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 时 安 排 共 6 课时。3庆华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三 年级2 0 0 7 至 2 0 0 8 学年度下学期 第一周 教师班级科目数学教学时数课时课题买 文 具教学目的和要求3.结合“买文具”的具体

7、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4.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5.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重点难点建立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挂图、“附页1”图 1。小数的意义铅笔 尺子 笔记本 水彩笔 钢笔板 0.5 0 元 1.0 6 元 3.5 0 元 1 6.8 5 元 8.0 0 元书 像 0.5 0,1.0 6,3.5 0,1 6.8 5,8.0 0,.这样的设 数,叫做小数。计 1 6.8 5 读做:十六点八五0小数点45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个人修改一、情境导入。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

8、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二、玩中学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铅笔0.50元 尺子1.06元 笔记本3.50元书包45元 水彩笔16.85元 钢笔8.00元 文具盒12元(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

9、数,认识小数点。(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 价 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4.试一 试。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三、学中做1.写一写,读一读。完 成“练一练”第 1题。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 张 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

10、5 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2.完 成“练一练”第 2 题。四、做中得;数学游戏。完 成“练一练”第 3 题。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小数,认识了小数点,还会用小数来表示钱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数,大家要多留意,把你发现的小数告诉我们。课后反思:6庆华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工 年 级 2007至 2008学年度下学期 第一周 教师班级科目数学教学时数课时课题货 比 三 家教学目的和要求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1、的能力。重点难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方法观 察 法、练习法教具准备挂图。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4.9 元与5.1元的大小板 4.9 元0 5.1元书 1.4.9 元=4 元 9 角,5.1 元=5 元 1 角。设 2.5.1 元比5 元多,4.9 元比5 元少。计 3.以小数点为中心,4.9 元小数点前是4,5.1 元小数点前是578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个人修改一、情境导入。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二、玩中学。1 .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

12、价牌上的文具价格。2 .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1)思 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2)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b.5.1元 比5元多,4.9元 比5元少。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兀小数点刖是5(3)组 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 .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4.试 试。

13、完 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三、学中做1.完成“练一练”第 1题。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四、做中得。完 成“练一练”第 3 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课后反思:9庆华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工 年 级 2 0 0 7 至 2 0 0 8 学年度下学期 第一周 教师班级科目数学教

14、学时数课时课题买 书教学目的和要求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准备投影仪。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 3.2 +1 1.5=1 4.7书 1 1.5 +3.2=1 4.7设 3.2计+1 1.51 4.7小数点一定要对齐1011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个人修改一、旧知迁移导入。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花了 1 2 5元,还剩下1

15、 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二、玩中学。1.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 3.2元。他又买了一本 数学世界,花了 1 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2.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3)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5)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16、3 .试一试。(1)完成第1题。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2)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3)完成第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力n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三、学中做。1 .完 成“练一练”第1、2题。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进行纠错。2 .森林医生。完 成“练一练”第3题。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四、做中得。完 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再汇报交流。第(3)小题要关注哪些学生用了估算解决问题。五、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课后反思:12庆华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工 年 级 2007至 2008学年度下学期 第一周 教师13班级科目数学教学时数课时课题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练习课教学目的和要求1 帮助学生巩固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汁算。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肘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和计算能力。3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