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463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13 大小:1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册)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主备教师:丰金禄 备课时间:2015/9/1浏览人数:1教案内容: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名学生,从前任老师处了解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比例较少,个别男生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

2、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一一认识百分数;数的运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方程;比和比例认识比。二、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三、统计与概率可能性四、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同时会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抽象

3、能力和符号感。2.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4.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筒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

4、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教学调整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6.初步学会用 替 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7.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9.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四、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

5、、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2 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4 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6、与决心。6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五、教学进度:周,次起讫时间单元内容教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辅助措施实施情况1/39.1/9.11第一单元、方程91、解稍复杂方程的策略-转化成简单的方程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一找出相等关系。3、突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4、重视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39.12第二单151、做好课前/6/10.30元、长方体与正方体准备。2、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3、变中求同,感悟规律。4、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6/810.8/10.19第三单元、分数乘法101、把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

7、结合。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3、注意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数量关系,完善知识结构。8/910.22/11.2第四单元、分数除法101、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2、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探索算法。3、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适当安排对比性练习,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1111.5/11.9期中复习考试5根据上半学期的学习进行认真复习,反思和总结,为下学期打好基础。1211.12第五单71、关注学生/13/IL 20元、认识比己有的知识和经验。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13/1411.21/11.3

8、0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81、留出足够的空间。2、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3、适当安排对比性练习14/1512.3/12.6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41、选择较为典型的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替换和假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3、适当控制实际问题的数量和难度,突出对策略本身的认识和体验。15/1612.7/12.11第 八 单元、可能性31、循序渐进地教学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6/1812.12/12.28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41、提供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学习素材

9、。2、给学生留给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3、把百分数的学习与统计有机结合4、突出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19/12.31/整理知识期末复习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基本性质,利用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实际应用题。2、掌握分数乘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筒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题。4、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枳及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及表面枳体积的计算方法。5、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6、进 一步掌握分数表示(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的要求设计

10、相应的活动方案。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们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 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主备教师:丰 金 禄授课时间:2015/9/1浏览人数:2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

11、x+_ 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2、提问:题

12、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 2 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 2;小雁塔的高度2 大雁塔的高度=2 2。3、引导学生观察第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己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4、谈话:我们已经

13、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般要经过哪儿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教学调整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 2,使方程变形为“2 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

14、方程。7、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引导学生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二、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

15、练习一第1 题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3、做练习一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卷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4,做练习一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5 题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教学反思:课 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一册主备教师:丰 金 禄授课时间:浏览人数:2教案

16、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2*6气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解方程4x+12=50 2.3x-l.02=0.3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尝试练习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30 x2=360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7题(1)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你能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吗?指名列方程,全体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学生自己列方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一第8题引导学生把杨树与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再结合列表找出数量关系。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熟量关系,是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生独立解答,订正。4、练习一第10题师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