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452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2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鄂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科学真有趣【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2.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教学准备】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 趣 导 入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师演示:大家看到了什么?师 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2.揭开谜底,揭示课题谜底: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1.探究钓鱼现象(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

3、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2)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学生汇报)(3)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4)教师总结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1)揭示要求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吗?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

4、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理解实验要求:A、不能把手或工具伸入水中。B、不能把水倒出来。教师总结: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钓鱼游戏实验和取曲别针游戏实验,从而了解到,生活处处有科学。(2)探究讨论,用心设计。小组内讨论一下,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注意问题)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1总结: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真有趣。三、拓展应用,延伸课外走进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走出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5、,谁能举例说明科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后记】2.袋子里面有什么【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是三课时内容,第 一 课 科学真有趣,第 二 课 袋子里面有什么,第 三 课 相同与不同。袋子里面有什么是人教版科学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中的第二课,是学生们正式开始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承担着严谨的科学方法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观察是科学学习开始最主要的学习内容,要进行观察就离不开人的感觉器官,只有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我们进行观察、辨识物体。【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

6、,对科学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这些浓厚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学生对于感觉器官并不陌生,但是这种熟悉是不系统的、不规范的、模糊的认识,如何将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梳理、规范,这也是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准备】苹果、核桃、海绵、铃铛、香薰蜡烛,袋子【学生准备】活动手册、铅笔;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一一眼、耳、鼻、舌、手,使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2、知道观察法是认识周围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的最基本的方法;知道感觉器官是帮助我们观察的器官。3、具有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意识。4、能够认真地

7、听取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袋子1.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知道袋子里面有什么吗?(板书:贴袋子图)2.谈话:(动手打开袋子,取出里面的小袋子)既然是神秘的礼物,老师当然希望你们能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二、探究活动(一)手鼻耳应用教师手举着小袋子1、提问:老师给你们设置一个难题:不打开袋子,能知道袋子里面有什么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有什么根据?2.规范学生的汇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2(板书:贴耳、手、鼻的图片)追问回答问题的孩子:用鼻闻,能闻出什么?用手的摸,把摸出物体的什么特点?用耳听,能听到什么?3提问:你们的方法是否可行,

8、咱们来试-试。请同学们把用这个方法猜测出来的物品记在对应的方格里。演示:(拿起袋子)我用手摸,我摸出来弯弯的常常的柱子,我觉得像香蕉,就把香蕉记录在手下面的这个方格里,可以写字、拼音也可以画图。4.提示:学生开始观察活动。想一想,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个物体?5.汇报:汇报的时候,请你像老师这样来说:我用手去摸,发现物体是弯弯的柱子,摸着有些软,所以我认为是香蕉。(二)眼的应用1.提问: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觉得都挺有道理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测呢?2.请同学打开袋子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能说出名字的物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不确定的放在一边。(板书:贴眼睛的图片)3.汇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物

9、体?看到的这个物体什么样子?4.汇报整理:用眼睛看和用手摸都能来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的光滑和粗糙,你觉得哪种更好?(三)舌的应用1.对于袋子里的物品你:们都能确定它们是什么物体吗?2.提问:袋子里白色的颗粒是什么?通过手摸、鼻子闻、耳听、眼睛看的方法能确定吗?还有什么方法?2.学生通过看、摸、闻、听等方法都无法辨别它们,想到了尝的方式。但是这个物品我们不认识,能随意去尝吗?(板书:贴舌头的图片)3.演示:科学的尝的方法是用小勺取一点点的颗粒,放在舌尖上,进行品尝。谈话:请你用老师教给你的方法来尝一尝,袋子里的颗粒到底是什么?5.谈话:我们已经全部判断出袋子的物品了。想一想,在探索袋子秘密

10、的过程中,你们都用到了哪些小帮手?眼,鼻,耳,手,舌叫做感觉器官。三、巩固和应用1.谈话:同学们看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一瓶白醋)2.提问:只用眼睛看就做出了判断,这个判断准确吗?还应该怎么做?3.扇闻的方法:把物体放在鼻子前2 0厘米的位置,用手把物体上散发出的气味扇进鼻腔,这样能保证进入鼻腔的气味不多,不会对鼻腔粘膜造成损伤。4.谈话:通过鼻子闻,同学们说了是一种酸酸的气味,有可能是白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可食用的,你想不想尝一尝?怎么尝?5.谈话:用舌头尝,味道是酸酸的,的确是白醋。在观察白醋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步用到了眼睛看,第二步用到了鼻子闻,第三步用到了舌头尝,这个顺序就是我们

11、科学的观察顺序,也是一个安全观察的顺序。6.小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老师的大袋子里有更多的礼物,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认真观察其中的一个礼物,但是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请用你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这个物体,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个礼物到底是什么?。【教学后记】33.相同和不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10-12页内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能用比较丰富,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一些可观察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等,知道可以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简单分类。科学探究 能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特征,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科

12、学态度 能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等科学活动。【教学重点】能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光滑与粗糙、软硬特征。【教学难点】比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水果,小篮子,铅笔,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谁愿意挑战?生:(举手示意)师:(课件出示图片)仔细地观察这两幅画,把不同的地方找出来。生:左边的有,右边的没有师:你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这两幅画一共有5 个地方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比较相同和不同1.自主观察一种水果师:看,篮子里装的是什么?生:

13、苹果、香蕉师小结:我们把这些统称为“水果”师:你们想看一看吗?生:想师:你们想摸一摸吗?生:想师:表现好的小组就可以来老师这儿领取一份水果(组长把果盘放桌子中间)师:每人只能选取一种水果,仔细观察水果的样子,把你观察的结果小声地在小组内说一说。明白吗?(出示活动要求)学生组内交流,教师适时指导,选出学生代表上台在全班汇报,教师作出评价。师:同学们,观察好了吗?生:好了师: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有的同学己经用坐姿告诉老师观察好了)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结果呢?生:我 观 察 的 是(苹果),它圆圆的,青色的(句式预设,手举起水果)师:说的真好,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刚刚这位同学

14、发言的时候,X X 同学听得最认真,老师非常喜欢他)你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还有谁想分享师: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竖大拇指,可以具体表扬到每组)现在请同学们把水果轻轻地放回果盘里。师小结:刚刚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青青的苹果,红红的西红柿,红红的,青青的,这是水果 的“颜 色 太 棒 了!还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圆圆”的菠萝,长 长 的“黄瓜”,圆圆的,长长的,这是水果的“形状”。好极了!也有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课件出示:颜色,形状,气4味)同学们说的精彩极了!2比较水果的相同和不同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刚我们知道了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等,你们还想有更多的发现吗?生:想师:(组织教学,视情况而定

15、)听好了,请同学们拿起水果,(预设规定:先后拿同一个水果)同桌两人互相观察,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间互评。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生:我们俩观察的是苹果和西红柿,它们的形状都是圆圆的,光滑的:但苹果的颜色是青色的,西红柿的颜色是红色的。(句式训练)(提醒学生汇报完将水果放回果盘里)师小结:你发现苹果和西红柿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你真是火眼金睛啊!课件出示韦恩图和比较的概念。3.对水果进行分类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我们一起发现了水果有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你能按照水果相同点把他们分一分吗?看哪个小组的分

16、类方法多。(可分布引导:1.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分;2摆一摆:其他同学交流方法,指定一人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师:哪个小组最先展示一下你们的分法生:我们小组是按水果的“颜 色(形状)”来分的,是红色的,是青色的(句式训练)生在桌面操作,师借助手机工具将过程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教师及时评价。(技术支持)师小结:有的同学是按颜色来分的,有的同学是按形状的,有的,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三、拓 展 和 运 用(当做作业在课后完成)这节课我们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比较了水果的相同和不同,你们可真了不起!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看大屏幕,这些是什么?生:积木师:我们一起给这些积木分分类吧!四、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家养小动物4.金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的目标1 .了解鱼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身体、尾部。鱼有鲤、鳍、鳞片等身体结构。2 .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鲤呼吸。科学探究目标51.会用科学的观察顺序对鱼进行观察;运用讨论、交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2.能通过图画、文 字(拼音)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