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61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10页 2023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 语 文 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须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 12 分)2023 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其中明长城居庸关段为国家级重要点段。学校计划组织同学们前往居庸关景区,以“居庸叠翠探长城”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请你

2、参与研学手册的编校。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居庸叠翠探长城”七个字作为手册封面标题。(2 分)第一部分 行程简介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延线上的著名古关城,见证了我国多民族交溶的历史。这里群山环绕,植被繁茂,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一。作为阻挡敌军袭扰和探察敌情的军事要塞,居庸关长城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 4142 米,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清代乾隆帝的这两句诗,描述了居庸关的地势显要、雄伟壮观。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为了零距离感受长城文化,我们将走出校园,游览居庸关景区,在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

3、中,深入了解居庸关长城厚重的历史积淀,开阔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2.检查文段,你发现其中有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坐落于京北长城之上”的意思,所以“延线”中有错字。B.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的意思,所以“交溶”中有错字。C.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像传说中的神鸟展翅”的意思,所以“鲲鹏”中有错字。D.因为表达的是“居庸关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的意思,所以“显要”中有错字。3.你对第二段的画线词语“别开生面”的意思不太清楚,于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面”的主要义项有:头的前部,脸;见面;部位或方面。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别

4、开生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走近长城,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B.登临长城,与历史古迹亲切会面 C.探访长城,体验全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部分 行程安排 第2页/共10页 研学阶段 研学地点 研学任务 实地参观 居庸关长城博物馆 搜集居庸关长城浩如烟海的史料,了解居庸关风云变幻的历史。居庸关长城 拍摄照片,遥想当年的金戈铁马,感受沧海桑田的变迁。叠翠书院 观摩书画作品,欣赏历代诗文,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写一段赏析文字。探究分享 学校 以小组为单位,拓展长城文化,展示研学成果,围绕研学主题展开合作探究。4.你校对表格文字后发现,下列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浩如烟海 B.

5、风云变幻 C.金戈铁马 D.沧海桑田 5.你发现表格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2 分)第三部分 研学心得 6.结合本次研学主题和任务,仿照前后句式,在下面导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 分)导语 走进博物馆,我们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长城历史;登临长城,_;步入叠翠书院,我们欣赏书画佳作,领略长城神韵。望长城内外,山川锦绣;叹时空流转,人事更迭。请拿起手中的笔,尽情诉说本次居庸之行的感言吧!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默写。(共 5 分)7.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诗经周南关雎)(2 分)8.得道者多助,_。(孟子公孙丑下)(1 分)9.设计“志存高远,胸怀抱负”主题

6、演讲的宣传条幅,需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 分)(二)阅读野望,完成 10-11 题(共 5 分)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0.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 分)诗歌首联交代了时间“_”和地点“东皋”,此时此地的诗人满腹心事,无可诉说。尾联呼应首联,第3页/共10页 以“相顾无相识”的处境,表达诗人_的心境。11.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认为“诗缘情而托物”,即诗歌借助景物来寄托情感。请你从野望的

7、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缘情托物的。(3 分)(三)阅读两篇选文,完成 12-4 题。(共 8 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8、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讲信修睦”中“信”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信步漫游 B.通风报信 C.难以置信 D.诚实守信 13.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不用做安全谋划,因为无恶不作的小偷土匪已经消失,邻里之间可以畅行无阻。B.不再有人搞阴谋,而且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信任。C.人们闭门不出,生活困难,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社会陷入混乱动荡的局面。D.人们思想单纯,安于现状,没有胆量出来作奸犯科,社会处于和平安宁的状态。14.根据上面两篇选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4分)材料

9、一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选自墨子)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_ 注:敖:同“傲”,傲慢、轻视。篡:掠夺。树:种植。衣:穿上。无失其时:不要耽误牲畜繁殖的时机。谨庠序之教: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悌:敬爱兄长。颁白:颁,同“斑”。颁白,指头发花白。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和追求古已有之。礼记构想了以“天下为公”

10、为前提的“大同”社会,墨子则希望依靠“_”的理念来建立“兼爱”社会;孟子主张在温饱的基础上“谨庠序之教”,对人们“_”,勾勒出 第4页/共10页 “王道”社会的和谐景象,陶渊明则虚构了一个富足安宁的“世外桃源”,成为后世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三、名著阅读(5 分)15.学校策划文学名著线上展览。请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部,为其写一段提要,帮助浏览者快速了解该书的基本内容和要点。(100 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6-18 题。(共 7 分)材料一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比如流浪地球 2中的 MOSS。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是计算机

11、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致力于研制能以人类智能的方式作出反应的人造机器。人工智能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从让购物更加方便快捷的无人超市到让出行愈发容易的自动驾驶汽车,从认真执行指令的智能语音助手到帮你分担家务的智能家居机器人,从办公写字楼内的“刷脸”打卡到减少排队的智能政务系统等等,它早就以多种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为例,此类软件依托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锁定用户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利用网络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并预测。这就像给你配上一位专属的天气预报员,让你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曾有专家预测,到 2023 年底,

12、由人工智能操控的自动软件,将会参与到全球 5%以上的经济交易活动中去。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得益于过去 20 多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拥有巨大用户量的爆款产品层出不穷,而这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材料二 2019 年,全国两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慧社会。于是,一系列政府相关扶植政策陆续出台,从而有力推动_。目前,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

13、重要驱动力量。2023 年,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备受关注。这类机器人能够从网站学习知识,并根据用户在聊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自动生成解决方案。于是,人们又开始谈论,人工智能将如何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根据最新报告,到 2030 年,由于人工智能的贡献,全球 GDP 将提高 14%,总量相当于 15.7 万亿美元。图 1 2014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第5页/共10页 材料三 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不少有趣的“黑科技”纷纷亮相,比如会唱戏的京剧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狗、给口红做质检的智能“小黑盒”,展现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已

14、具备良好基础,在科研产出、产业发展和政罠环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从 2019 年开始,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我国有关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在国际人工智能开源社区的贡献度位居前列,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主题。16.根据材料二中图 1 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17.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A.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有可能按照人类智能的方式作出反应。B.由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 GDP总量提高了 14%。C.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为我国人工智能的

15、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我国快速发展有三个主要原因:_,_,_。(3 分)(二)阅读京剧大师梅兰芳,完成 19-22 题。(共 11 分)京剧大师梅兰芳 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她”的手一抹一挑,尽显妖娆。“她”却是一个风骨卓然的男子汉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最初拜师学艺的时候,师父说梅兰芳没有天资,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认为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所以不肯收留。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梅兰芳并没有为此灰心丧气,师父的话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于是,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通过日复一日的

16、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1930 年,梅兰芳开始出国巡演,在西方戏剧界掀起了一股“梅旋风”。行前,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美服道化,梅兰芳专门做了手绘图谱,共有 1987 幅绘画。这本图谱包含了京剧的服饰、脸谱、切末、乐器、戏楼、舞蹈造型等内容,并附有中英文对照说明。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工尺谱,梅兰芳还请民乐专家刘天华将其翻成五线谱,并对中国的传统记谱方式做了介绍。1935 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当时领导世界戏剧潮流的两位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在与梅兰芳交流之后,认为梅氏的京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理想。尤其是京剧借助舞台表演来模仿现实的虚拟性,更令其大开眼界。有人说,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的确,这一系列的出访,不仅创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而且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赞美之辞,多为梅兰芳的那一双手而发。外国不少戏剧评论家对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