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41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昌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6 2022 北京昌平初三二模 历 史 本试卷共 9 页,共 70分。考试时长 7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史记记载:“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此记载描述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荣。这一时期主张“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3.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秦始皇 汉武帝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2、度;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北击匈奴。A.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B.推动了中外友好往来 C.进经济文化交流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朝代)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政权分立的局面。下列事件发生于时期的是 A.修都江堰 B.开凿灵渠 C.开辟丝绸之路 D.开通大运河 5.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多个“治世”“盛世”时期。以下“治世”或“盛世”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A.B.C.D.6.下列“中国古代南北方户数演变表”能够反映出我国古代 朝代 北方户数 南方户数 汉(公元 2 年)965万 111

3、万 唐(公元 742年)493万 257万 宋(公元 1080 年)459万 830万 A.人口的不断增长 B.技术进步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治制度的演变 7.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下书籍中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是 A B C D 2/26 8.整理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时间轴中处可填写的事件是 (注:安息指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A.安史之乱 B.文成公主人藏 C.黄巢起义 D.鉴真东渡 9.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标志性雕像较量,其展现了有力的双手与折断的“烟枪”。此雕像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4、主义的产生 C.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0.每周评论报道:“民国八年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的底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此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1.某校开展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英雄”主题活动。他们可以参观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佟麟阁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左权将军纪念馆 A.B.C.D.12.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3.下图反映的是 3

5、/26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4.下表是 1965 至 1971 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联合国大会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年份(年)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赞成国家数(个)47 46 45 44 48 51 76 反对国家数(个)47 57 58 58 56 49 35 A.过程的曲折性和艰难性 B.与欧洲国家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 C.国力提结果 D.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5.下列图片可用于研究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

6、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形成 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 B.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C.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D.1917年取得胜利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7.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材料中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

7、产党宣言 18.某学习小组要研究冷战时期的历史,可选用的史料有 杜鲁门在 1947年的演讲稿 拍摄于 20世纪 40年代末“柏林危机”期间空运的照片 学生绘制的关于 1991 年苏联解体的手抄报 亲身经历“华约”建立者日记 A.B.C.D.19.下表处可填 4/26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领军者:克伦威尔;_;拿破仑亚洲和拉丁美洲反殖民统治的领袖:_;圣马丁;章西女王雅尔塔会议中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_ A.华盛顿玻利瓦尔斯大林 B.林肯 玻利瓦尔列宁 C.华盛顿彼得一世列宁 D.林肯 彼得一世斯大林 20.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始干 1948 年。近些年,共有数十万名军事人员和数万名联合国警察

8、参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由此说明,联合国 A.以促进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为宗旨 B.彻底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冲突和争端 C.可以向冲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D.致力于提高人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重视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21.服饰的变化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材料一 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利用葛、麻、蚕丝、羊毛纤维和兽皮等材料,经过敲打、劈、搓、绩后,用纺织工具进行编织,制成可以御寒遮体的衣物。在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曾经出土了不少石制(石纺轮)、陶制、木制(木制的织机部件),骨质(骨针)的原始纺织工具。摘编自韵晓雁手经指挂开启纺织文明史的篇章(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远古时期纺织文明发展的特点。

9、材料二 通过对北魏墓葬女俑服装款式的研究,可以看到北魏女性服饰在沿袭汉代以来的汉族传统服饰习俗的同时,也采纳了少教民族的服饰样式,这些服饰元素影响到东魏、西魏、北齐甚至隋唐女性服饰之中。北魏墓葬女俑服饰款式,体现出当时女性社会中明确的分工(有女官俑、女侍用、舞乐俑、劳作俑等),折射出北魏女性相比较于其他朝代的女性,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摘编自郑亦奇北魏时期慕葬女俑服饰款式探究)(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女俑服饰历史研究价值。材料三 孙中山所穿的中山装 1912年“改元易服”成为关系民生的社会话题,西装受到大众推崇。然而中国固有的丝、麻绵纺织不适宜西装制作,以至“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10、对脆弱的民族纺织工业造成了巨大打击由此,“博采西制,加以改良”的中山装应运而生。中山装领型与中国传统袍褂的领型结构相近符合中国人的穿衣习惯,且适用更多种类的布料,成本远低于西服套装,易于推广。(3)指出与材料三中“改元易服”相关的历史事件。分析中山装“易于推广”的原因。材料四 5/26 1978-1986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亿美元)(4)依据材料四,说出 1978至 1986年中国服装出口额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背景。22.博物馆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材料一 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俑的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 5 个汉、胡男子。

11、中间一人在跳舞,另外一人拨泰琵琶,一人吹筮篥(bihi),二人击鼓,均属胡乐。由于唐代经济繁荣,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唐代乐伎群体在此背景下不断壮大。此外,“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陪葬品,与唐朝厚葬之风的形成也有莫大关系。(1)依据材料一,说出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出现的原因。材料二 1851年,英国举办了伦敦万国工业品博览会,展品包括蒸汽机、火车头、纺织机等,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非凡的工业实力。博览会盈余资金被用于建设公共事业,以博览会为契机而建立的、致力于公众教育的博物馆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此外,英国还借此机会向全世界宣扬其自由经济模式,从而进一步拓展其市场和贸易范围。

12、摘编自魏冕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研究(2)结合所学,说出 1851 年英国举办伦敦万国工业品博览会的背景。依据材料二,概括万国工业品博览会的影响。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品(部分)井冈山时期红军分给农民李尚发的食盐陶罐 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纲手稿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2021年 6月 17 成功发射)搭载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高铁复兴号(2017年 6月 26 日日首发)模拟驾驶舱 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使用的指挥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原场景 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使用的话筒 (3)依据材料三完成以下表格(填写序号

13、,多选,少选,错选不得分)展览主题 相关展品(填写序号)主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主题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主题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主题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材料四 北京是一个有着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北京独特的“京文化”。蔡元培、鲁迅、梅兰芳、郭沫若等许多文化大家均曾在北京生活居住,利用名人故居开办博物馆成为北京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今,北京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城市的性质要求它能够向世界展示北京的过去和未来,这也要求北京快速发展博物馆事业。摘编自梅宁华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14、(4)依据材料四,分析北京发展博物馆事业的优势。23.奥运会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符号。材料一 古代奥林匹克随着古希腊文化的灭亡而被扼杀在基督教的统治下。14、15 世纪的欧洲社会文化回归到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们推崇古奥运所提倡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重新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了兴趣。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将体育作为教育内容引入学校,促使体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教育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能力全面、富有进取精神的经济实业家。摘编自张振峰现代臭林匹克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动因!(1)依据材料一,说出 14、15 世纪前后欧洲体育运动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

15、因。材料二。7/26 奥运会名称 奥运会介绍 相关史事说明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本届奥运会首次使用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像设备,有效解决了一些终点名次判决上的纷争 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像设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此时欧美国家经济受到巨大打击,由于资金问题,本届参赛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减少 欧美国家经济受到巨大打击是受到美国()影响。这一事件促使美国实施“新政”,开始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奥运会 本届奥运会选在 1968年 10 月12 日开幕,这一天是()发现新大陆 476 周年纪念日 新大陆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各

16、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的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结合所学,将材料二表格处补充完整。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 会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汉字草书体“冬”。同时展现出滑冰运动员和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火种台采用了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何尊”的造型,基座沉稳,象征“地载万物”开幕式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使开幕式从最开始,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其中(3)仿照示例,在材料三中任选一项,进行说明。示例: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来源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对梦想的美好追求和不懈努力。24.某校历史社团开展“老北京胡同寻迹”考察活动 材料一 时间 胡同数量 文献说明 元代 29 条 北京胡同初见于元朝,经明、清两代大规模营建北京城胡同数量逐渐增多。民国时期,随着紫禁城的开放,街巷胡同就以此为中明代 459条。8/26 清代 978条 心向外展开。从元代到如今 700 多年的历史,随着北京社会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胡同的居住模式渐渐淡去。1931年 2623条 1931年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