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18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燕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13页 2023 北京燕山初三一模 历 史 2023年 4 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 0 分)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对文明起源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提出了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农业起源革命新石器革命陶器革命。下面我国的古人类遗址中属于此时期的是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A.B.C.D.2.右侧图文材料中,导致军队成倍增加及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原因:A.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铁器的广泛使用 C.民族交融 D.百家争鸣的形成 3.魏晋南北朝时

2、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立国者鲜卑慕容氏则称“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曾统一北方并欲夺取江东的氐秦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该现象的作用是 A.维护本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 B.保证了本民族的纯洁性 C.加强民族认同有利于民族交融 D.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4.下面是唐朝女子的各种生活场景说明 A.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12 页,24 道小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

3、ID。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第2页/共13页 C.民族融合的迅速发展 D.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5.右侧图文材料说明: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C.改变了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D.促进了民族交融 6.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武同学围绕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整理的笔记,其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A 秦国修建都江堰 使秦国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B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疆域不

4、断扩展,空前辽阔 C 隋朝开凿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 明朝营建故宫 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7.1874 至 1908 年曾在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马士霍齐亚巴卢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中以中西方的冲突为中心,以列强侵略、征服活动为线索,把中西关系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冲突时期”(1834-1860 年)“屈从时期”(1861-1893 年)“被制服时期”(1894-1911 年)。在被制服时期列强侵略、征服的活动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A.B.C.D.8.右侧是由李鸿章发起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

5、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图文材料说明 促进了中国运输业的近代化 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内部经营腐败 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A.B.C.D.9.下面是某同学在搜集的历史资料,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第3页/共13页 A.B.C.D.10.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中国战区与各战区的统计数据,从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击了全部的日本法西斯军队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牺牲中国战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A.B.C.D.11.右侧照片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一个村子里的村民一起吃大食堂的一个场景。墙上的标语为“吃饭不

6、花钱,努力搞生产”。该照片可以印证的历史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九年级某班同学针对中国现代史展开了话题复习。根据下列思维导图,请你判断他们讨论的话题是 A统一 B创新 C平等 D自由 13.右图是 17 世纪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下面是对三角贸易的评价,正确的是 英国是三角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贩卖黑奴是三角贸易的中心内容 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A.B.第4页/共13页 C.D.14.1640 年革命和 1789 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

7、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地区即英国和法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由此可见,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A推翻殖民统治,赢取民族独立 B推翻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C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 D开发世界市场,加强世界联系 15.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16.下列俄国历史的历史事件,导致国家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十月革命 戈尔巴乔夫改革 A.B.C.D.17.右侧的漫画为 1919 年 6 月绘制,漫画家对该漫画的解释为:“遍体鳞伤的和平条约就像从屠宰场里走出的羔羊”。漫画讽刺的是 A.凡尔

8、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18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 A.B.C.D.19.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对社会保障制度形容为:“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来防止人跌入深渊。”下面是对这种制度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C.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0.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地区或国际组织的图标,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他们研讨的主题是

9、 第5页/共13页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网络信息化 D.人口老龄化 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40 分)21.人口与社会 材料 1.中国古代的人口与社会 表一 表二 中国人口史上的几个发展阶段当然不能单纯用农业因素来解释,但几次大的突破不能不说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战国至西汉的农业进步,如牛耕与铁制农具的运用和普及,使西汉末年的粮食产量足以供养 6 000万人口。宋代突破1亿人口无疑得益于南方农业的开发和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明清时期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新作物的普及终于满足了 4 亿多人民的食粮。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但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

10、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葛剑雄中国古代人口发展史(1)根据材料 1,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增长与下降分别处于怎样的历史时期。(2分)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2 分)材料 2.在 19 世纪的大城市里,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时常下降,首先就应归因于子女增多。不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拥挤的居住条件下,也重视和鼓励小家庭。城市里有许多活动,多子女的人却难以享受到。大约在 1880 年之后,工人阶级中间常见的童工大为减少当孩子们停止为家庭赚取部分收益时,父母们便倾向于少要些孩子了。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先进国家政府开始要求普及义务教育。花在教育上的年月也就是在经济上依附父母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成年的

11、年轻人忙于学习的现象也变得普遍起来。对父母来说,每个孩子都相当于多年的开销。必须为自己的孩子们做些事情的观念不断增强,以及父母希望给孩子们准备好每一个可能 第6页/共13页 的有利条件,以立足于这个竞争的世界,这些或许是自愿限制家庭人口最基本的原因。帕尔默 克莱默著帕尔默现代史 03(2)根据材料 2,结合所学,说明 19世纪后,欧洲出现小家庭结构的原因。(3 分)材料 3.西方学界近期较热衷于探讨治理的范式转换,其核心是“怎样改变国家角色”以及强化社会自治等方面,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治理是“无需政府的公共管理”,与西方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度强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责任,并在国家治

12、理现代化的框架下充分强调“共治”,但与西方体制下“共治”的“去中心化”不同,中国的“共治”是“有中心”或“有核”的多元化,以党领导和政府主导下的“一核多元”治理合力来诠释“共治”,由此进一步凸显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等范式优势。摘自胡湛 彭希哲 吴玉韶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3)根据材料 3,比较中西方对老龄社会治理的不同。(2分)材料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根据材料 4,谈谈你对“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的看法。(1 分)22.历史的足迹。(

13、11 分)(1)材料 1.下面是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年)李白(701762 年)和岳飞(11031142 年)的足迹。(1)根据材料 1,结合所学,从三人的足迹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一生足迹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2 分)从中得到的启示。(1 分)材料 2.观察下面图表内容。第7页/共13页 (2)根据材料 2,结合所学,为其一个主题。(1分)并从中任选一个史实,说明与主题的关系。(2 分)材料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3)请写出图 3 中处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名称。(1 分)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 分)材料 4.不同时期英国和美国的扩展示意图。(4)根据材

14、料 4,结合所学比较英、美两国对外扩张方式的异同。(2 分)图片说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建立了大批军事基地,最多时达五千多个。目前,美国在全球 140 个国家都有军事基地,海外军事基地共 374 个,驻军 30 万。美军打开了各国大门,美国的商品随后就到。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图片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算上领土、自治领、殖民地和托管地,当时大英帝国人口数量 4.13 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 25%。大英帝国控制的疆域总面积更是达到了 3400 万平方公里,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第8页/共13页 23.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材料 1.下表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整

15、理 序号 时间 重要的历史事件 阶段特征 历 史 性 飞跃 1 1516 年 乌托邦发表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从 空 想 到科 学 的 发展 2 19 世纪初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3 1848 年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1867 年 资本论问世 5 1917 年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社 会 主 义从 思 想 到制度 6 1918-1921 年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7 1936 年 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苏联模式逐渐形成 从 一 国 到多 国 的 发展 8 二战后

16、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9 20世纪80年代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模式调整 10 19891991 年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11 1949、1956、1976 年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从 单 一 模式 向 多 样性发展 12 1976、1978 年 粉碎“四人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中国共产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13 1997、2002、2007 年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分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第9页/共13页 14 2012、2017 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主义建设(1)根据材料 1,结合所学在序号正确填写历史事件。(3分)结合所学,从不同时期的历史性飞跃中任选一个,用史实加以说明。(2分)材料 2.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部分重要会议。中共三大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中共七大 1923 年 6 月 1935 年 1 月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