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979287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试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课外活动 D.操作性知识2.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的观点。A.问题中心 B.社会中心 C.教师中心 D.当事人中心3.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5.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方法 B.学生的学习经验 C.学生的学习积极

2、性 D.学习内容6.我国目前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的领导方式是( )A.集体中心 B.教师中心 C.学生中心 D.教学中心7.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学生隐私权的是( )A.学生获得的荣誉 B.学生的日记 C.学生的缺点 D.学生的家境9.以下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 )A.对教师的研究 B.对校长的研究 C.对活动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10.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11.古

3、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13.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4.“白版说”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1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

4、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17.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18.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19.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20.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 )的方法。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5、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21.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 一种心理活动 B.种实践活动 C.一种认识活动 D.种文化活动22.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2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有培养人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评论24.学校文化是一种(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D.组织文化2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情、知、意依次进行D

6、.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二、多选题(5题)26.下列关于学记的教学思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主张 C.主张启发式教学 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27.下列有关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C.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D.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28.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组织文化的有( )。A.校园的总体结构 B.校园规章制度 C.学校的图书 D.角色规范2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

7、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30.古印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A.背诵经典 B.军事化教育 C.体育教育 D.钻研经义三、填空题(3题)31.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 ),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 )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33.学生年龄特征,就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_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四、简答题(4题)34.人力资本35.试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封建主义教育的区别。3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37.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参考答案1.A2.D罗杰

8、斯提出了 “当事人中心”的观点。3.C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4.D5.D6.C7.D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涉及学制的内容,而学制是按年龄分级的8.A9.D10.A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故正确答案为A。11.A12.B班主任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13.A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孔子14.B15.B16.A17.C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两个方面。18.B班主任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19.A20.C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

9、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21.C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22.B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23.B24.C25.D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26.ABCD27.ACD28.ABC29.AC30.AD31. 导生制32.基本组成部分33.身体和心理34.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

10、长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人力资本具有六大特点:需要有前期投入,是前期投资的结果;能够使生产率提高;能带来预期收益;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其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的;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失去劳动能力或不能劳动的人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收益应该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集体和国家。35.封建主义教育的特点: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刻板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单一。

11、 象征性:能不能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区别: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教学内容、方法、目标不同3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37.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12、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 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 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 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 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 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 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 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儿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