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359556345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修改)(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婚四年生三个丫头片子结婚四年生三个丫头片子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给我生儿子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给我生儿子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大老爷们是关键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大老爷们是关键胡说,是怪你自己肚子不争气胡说,是怪你自己肚子不争气超生游击队超生游击队第三节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性别决定性别决定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性别决定性别决定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男性染色体分组图女性染色体分组图1 常染色体:常染色体:男、女相同(22对)2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男、女不男、女不同(同(1对)对)对性别起决对性别起决定作用定作用染色体组型:根据染根据染色体的色体的大小和大小和

2、形态特形态特征,将征,将人类染人类染色体分色体分组并编组并编号。号。同源染色体配对染色体组型分析有什么意义?染色体组型分析有什么意义?每种生物,都有其自己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每种生物,都有其自己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性。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对型代表了生物的种属特性。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探讨动、植物的起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人类遗于探讨动、植物的起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病的发病机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染色体。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

3、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染染色色体体性性染染色色体体常常染染色色体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性别: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男性:男性:XY XY 女性:女性:XXXX第第23号号122号号思考:豌豆有性染色体吗?思考:豌豆有性染色体吗?由染色体的差异决定性别的生物才具有性染色体。由染色体的差异决定性别的生物才具有性染色体。二、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二、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性别决定的多样性性别决定的多样性 1 1、XYXY型型 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于这种形式。2 2、ZWZW型型 鸟类、蝶类和蛾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鸟类、

4、蝶类和蛾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形式。3 3、X0X0型型 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蝗虫和蟑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蝗虫和蟑螂的性别决定除了跟性染色体有关外,还与常染色体螂的性别决定除了跟性染色体有关外,还与常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4 4、单倍体和二倍体型单倍体和二倍体型 如蚁类和蜜蜂,雌性的染如蚁类和蜜蜂,雌性的染色体比雄性的多一倍,即雌性为二倍体,雄性为单倍色体比雄性的多一倍,即雌性为二倍体,雄性为单倍体。体。5 5、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性别决定性别决定孵化的温度影响鳄鱼的

5、性别。孵化的温度影响鳄鱼的性别。光照长短影响到大麻的性别光照长短影响到大麻的性别短日照会使雄性增加,短日照会使雄性增加,长日照会使雌性增加。长日照会使雌性增加。6 6、基因型基因型影响性分化玉米:影响性分化玉米:Ba_Ts_ Ba_Ts_ 正常(雌雄异正常(雌雄异株)株)babaTs_ babaTs_ 雄株雄株 babatsts babatsts 雌株雌株 蜜蜂的性别决定蜜蜂的性别决定 蜂皇和雄蜂交配后雄蜂就死了,蜂皇得到蜂皇和雄蜂交配后雄蜂就死了,蜂皇得到了足够一生需要的精子。它产下的卵中,有少了足够一生需要的精子。它产下的卵中,有少数是数是未受精的未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这些卵发育成为雄

6、蜂雄蜂。他们。他们的染色体数是的染色体数是n=16n=16。而大多数是。而大多数是受精卵受精卵,则,则发育成发育成雌蜂雌蜂,它们的染色体数是,它们的染色体数是n=32n=32 。因此蜜蜂无性染色体。因此蜜蜂无性染色体。玉米的性别决定玉米的性别决定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顶生的是雄花序,侧玉米是雌雄同株的。顶生的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生的穗是雌花序。但研究发现玉米的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共但研究发现玉米的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当基因型为同决定。当基因型为 B_T_B_T_ 时为时为正常株正常株,即,即雌雄同株个体。当基因型为雌雄同株个体。当基因型为 BBT_BBT_ 时为时为雄株雄株。当基因

7、型为当基因型为 B_tt B_tt 和和 BBtt BBtt 时为时为雄株雄株。因此玉米也无性染色体。因此玉米也无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共共23对对人类的染色体人类的染色体 22对对 1对对(XX或或XY)人类细胞中染人类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色体组成:体细胞体细胞:44(常常)+XX(性性)44(常常)+XY(性性)精细胞精细胞:22+X 或或22+Y卵细胞卵细胞:22+X XY (异型性染色体)(异型性染色体)XX (同型性染色体)同型性染色体)雄性雄性:雌性:雌性:XY型性别决定男男22对对(常常)+XY(性性)女女 22对对(常常)+XX(性性)精子精子卵细胞卵细胞

8、1 :1 22条条+Y22条条+X22对对(常常)+XX(性性)22对对(常常)+XY(性性)22条条+X22对对+XX22对对+XYXYXY型性别决定型性别决定ZZWZWZZZWZWZW型性别决定型性别决定 1 :11 :1ZZ zzzw异型异型同型同型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ZW型:型:鸟类、蛾蝶类鸟类、蛾蝶类概念: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位于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所上,所以遗传常常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叫伴伴性遗传性遗传。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分类分类伴伴X遗传遗传伴伴Y遗传遗传伴伴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伴伴X隐性遗传隐性遗传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

9、不能分辨各种颜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红绿色盲检查图红绿色盲检查图伴伴 性性 遗遗 传传 之之 伴伴 X X 隐隐 性性 遗遗 传传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据统计据统计: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表现型表现型基因型基因型男性女 性人的正常色觉和人的正常色觉和人的正常色觉和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红红红绿绿绿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10、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BXbXb XbXBXB XbYXBY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携携带带者者色盲色盲色盲色盲正常正常正常正常色盲色盲色盲色盲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XBXB XbY:XBXb XBY:1/2正常正常(携带者(携带者XBXb)、)、1/2正常正常(XBY)1/4正常正常(XBXB)、)、1/4正常正常(携带者(携带者XBXb)1/4正常正常(XBY)、)、1/4色盲色盲(Xb Y)XBXb XbY:XbXb XBY:1/2

11、正常正常(携带者(携带者XBXb)、)、1/2色盲色盲(XbY)1/4正常正常(携带者(携带者XBXb)、)、1/4色盲色盲(XbXb)1/4正常正常(XBY)、1/4色盲色盲(Xb Y)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 Y染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特点又是怎样的?伴伴Y Y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只由父亲传给儿子只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不传给女儿.如人的毛耳如人的毛耳.遗传特点:遗传特点:只在男性中遗传只在男性中遗传,父传子父传子,子传孙,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色盲症的发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道尔顿在圣

12、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J.Dalton 1766-1844Y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XY同源区段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XYSRY科学家们发现科学家们发现Y Y染色体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基因是性短臂上的一个基因是性别决定基因,取名叫别决定基因,取名叫SRYSRY基因。由于正常

13、男基因。由于正常男性的性的Y Y染色体上都有染色体上都有SRYSRY基因,因此能够形成睾基因,因此能够形成睾丸并发育为男性。丸并发育为男性。色觉基因型性 别女男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XBXBXBXbXbXbXBYXbYBBBbbbBb男性的男性的X Xb b只能从只能从 传来,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母亲女儿1 1 交叉遗传交叉遗传(隔代遗传)(隔代遗传):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如色盲)的遗传特点的遗传特点:X XBBbX XBX YBX XX YX XBBBbBX YbX YbXBY男性患者的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母亲表现正常,但是

14、他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是此病的患者者。2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 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2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即即“母患子必患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女患父必患”)4 4、男性正常、男性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XbY7%XbXb色盲男性基因型:Xb在人群中出现几率?色盲女性基因型:色盲女性在人群中出现几率?7%7%

15、=049%已知:色盲男性占人口总数 7%XbXb%=7%Xb%=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仅为0.5%。想一想,为什么?小结:小结:1生物的性别由 决定。2 以人为例,女性:3 男性:42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X 同型同型XY 异型异型(1)男)男 女女(2)交叉遗传)交叉遗传(3)母病子必病)母病子必病(4)女病父必病)女病父必病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结束结束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于X 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 D佝偻病佝偻病伴伴X X

16、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于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于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于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于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碍,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碍,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碍,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常表现出病人常常表现出病人常常表现出病人常常表现出O O O O型腿、型腿、型腿、型腿、X X X X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长缓慢等症状。长缓慢等症状。长缓慢等症状。这种病受这种病受这种病受这种病受X X X X染色体上显染色体上显染色体上显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性基因(性基因(性基因(D D D D)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女性女性男性男性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用用d d表示表示)患者基因是显性的患者基因是显性的(用用D D表示表示)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 XD DX XD dX Xd dX YDX Yd患者患者患者患者正常正常患者患者正常正常基因型分析基因型分析伴伴 性性 遗遗 传传 之之 伴伴 X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