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879904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那个星期天(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那个星期天(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 会写 13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熟读课文,了解“我”心情的变化,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3.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教学重点感受“我”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教学课时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2 课时第 一 课 时课时目标1. 会写“媚、砖”等 13 个生字,理解“明媚、拨弄”等 18 个词语。(重点)2. 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我”的心情变化。(重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与期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看到题目那 个星

2、期天,你有哪些疑问?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对那一天印象如此之深?带 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史铁生,看一看在那个星期天他有着怎样的期盼。二介绍作者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他的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三初读课文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2. 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3. 检查初读情况,完成课前预习单。(1)会读生字。练嗯(g)原谅(ling)缥缈(pio mio)急遽(j)444 44惆

3、怅(chu chng)咔嚓(k ch)噢()消逝(sh)4 44 444(2)会写生字,并组词。练媚(谄媚) 砖(砖头) 蚁(蚂蚁) 叨(唠叨) 绊(绊倒) 绞(绞杀) 耽(耽误) 揉(揉碎) 绽(绽开) 搓(搓手) 惶(惶恐) 吻(亲吻) 偎(依偎)书写指导:写“偎”时右下部分不要多写“丿”,书写“吻”时注意“勿”不要写成“匆”。(3) 积累词语,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练明媚拨弄草丛画报翻箱倒柜4 4 4 4念叨停顿晃动耽搁4 4沉郁漫长4 4休止时光惊惶4 4亲吻依偎挽回荒凉翻箱倒柜 他为了找一本书,翻箱倒柜忙了一上午。耽搁 汽车在路上出了点儿毛病,耽搁了一些时间。沉郁 天依然沉郁,丝丝细雨

4、无声地飘飞。惊惶 如遇意外情况,请大家务必保持冷静,切勿惊惶。四细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述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点拨: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2. 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明确:时间顺序,从早到晚。(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从“早晨” 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既是“盼望”发生的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盼望”的基调 漫长而昏暗。第二部分(第 26 自然段):作者细致描写了“我

5、”从满怀期待、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 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3)跟随着时间变化,梳理母亲的反应和“我”心情的变化,完成下表。时间母亲的反应“我”的心情早晨母亲答应当然去激动上午母亲说买完菜再走;买菜回来翻箱倒柜焦急下午洗完衣服再去焦急、惆怅黄昏拉“我”入怀、安慰“我”失望、委屈(4) 思考:回顾课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教师点拨: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内心感受,令“我”印象深刻;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

6、,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五课堂小结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六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 1 题。板书那个星期天答应出去买完菜就去出去玩忙完去、下午准去洗完衣服就去黄昏来临难以忘怀第 二 课 时课时目标1. 品读关键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重点)2.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

7、的。二品读释疑读课文,体会表现“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1. “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个满怀期待的孩子的心情。2. “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描写了“我”一系列孩子气的动作和心态,表现了“我”这时还有些雀跃的心情。“我”满心欢喜,因为母亲可以带“我”出去了,结果却看到她手里“提着菜篮”,“您说了去”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3. “这段时光不好挨”直接写出了等待的时光“不好挨”。母亲出去买菜,剩“我”一个人在家苦苦等待,“我”只好跳房子、看天上的云彩走、拨弄蚁穴、看画报打发时间,课本的第一幅插图展现了这

8、四个场景。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具体事例中,生动地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无奈的心理。4. 第 5 自然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兑现承诺,“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这些语言将语言和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盼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 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5.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融情于景,写光线“渐渐暗下去”“沉郁下去”,实际上在写“我”心情越来越沮丧。“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

9、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的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课文第二幅插图描绘了“我”一声不吭地蹲在母亲身边看她洗衣服的情景,人物的表情、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的委屈和失望。6. “我”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破灭,时光的变化和母亲洗衣服的声音牢牢地留在了“我” 的记忆中。母亲发现“我”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她惊惶地把“我”拉进她的怀里,说:“噢, 对不起,噢,对不起”从对母亲的语言、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她为自己被生活牵绊无法兑现承诺而道歉,也体现了她对儿子的爱。三拓展延伸学生交流: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

10、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 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点拨: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不同点:匆匆围绕“匆匆” 二字,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直接抒发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通过描写母亲不停地忙碌,一次次耽搁出去玩的时间,间接表现“我” 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失望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和惶恐。四课文主旨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望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及对孩子的爱。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第 2 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谈读书感受,充分唤醒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课文插图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同时还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这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十分有益。板书那个星期天具体事例表情达意的方法内心独白情景交融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感受人物心情的变化,只需要在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时候点拨指导,这是今后要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