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842717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第六单元祖国河山年级学科:三年级语文 语文 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1、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名称(可以是单元名称或主题名称): 祖国河山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2、 使用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教材3、 单元课时数:12课时4、 课程标准描述: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

2、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

3、面交际。5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

4、语、定语、状语、补语。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二、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1、单元/主题概述(说明学习内容及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展现了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古诗三首描写了山水美景,富饶的西沙群岛表现了海疆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描绘了南国美丽的风光,美丽的小兴安岭展现了北国四季迷人的景色。山水美!海疆美!南国美!北国美!本单元课文旨在让

5、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单元课时划分(每课时的主题)课时一:望天门山 唐李白课时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课时三:望洞庭 唐刘禹锡课时四: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时五: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时六:19、海滨小城课时七:19、海滨小城课时八: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九: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十:课时十一:语文园地六课时十二:语文园地六3、各课时的联系(描述各课时之间的联系):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联系山水美!海疆美!南国美!北国美!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学情分析与学习条件支持1、学情分析

6、(分析学生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古诗三首将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朗读感悟法,想象感悟法,穿插自主合作学习法,力求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学习中掌握方法。2、学习条件支持(如实验设备器材、桌椅的摆放、黑板、多媒体、数字平台准备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鉴赏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检索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

7、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帮助学生抓住西沙群岛的特点,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探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地发展。四、单元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整体涵盖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单元式整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可以采用素养整合方式描述学习目标。一条目标可以对应多个素养,并在对应关系说明栏目中简要说明目标对应的主要素养。目标尽可能可检测关联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单元目标内容单元目标要点字词识写认识42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

8、,会写52个字,会写46个词语。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语言积累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阅读理解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口头表达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书面表达能选择“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中的一两个写句子。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9、。作文写好后,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五、课时教学设计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二)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三)教学难点: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直观感受法、经验法、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1、 导入:课前大家进行了韵味十足的古诗诵读,一首首古诗,将我们带进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

10、化氛围中。说到古诗,数唐诗成就最高,说到唐诗,同学们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顶峰的吗?2、任务/问题驱动:学过李白的哪些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夜宿山寺这是“断”字的小篆,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被分开的吗?说说你脑海里出现的画面。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山水,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情怀。25岁那年,李白初出巴蜀,前往洞庭湖游览,接着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去欣赏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预设:天门山被江水的气势给冲断了,被像刀子、像

11、斧子的波涛给冲断了。启发:江水的这种气势你们感受到了,你们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江水的这种气势?预设:波涛汹涌、风号浪吼。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_中断_楚江_开_,碧水_东流至此回_。_两岸_青山_相对出_,孤帆_一片_日边_来_。4、总结提升:圈画诗中景物,是为了知道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为理解诗意做好铺垫。抓“断”“开”“至此回”想画面,是因为从这些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天门山的雄峙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同时也是渗透古诗学习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学生不易理解,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它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一个“

12、出”字化静为动,逼真地表现了行舟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链接相关诗句,通过对比读,品词入境,更能感悟诗情。第2课时1、 导入:1认识“亦、宜”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2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绘的景色。3用自己的话说出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诗句的意思。2、任务/问题驱动: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色美丽,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

13、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饮湖上 / 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这首诗写什么大家都读懂了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晴天西湖。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板书:潋滟)“潋滟”二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想象说话:金色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引导朗读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

14、怪苏轼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西湖之雨”你们又是抓住什么关键词感受到的? (板书:空蒙)出示雨天西湖,想象说话:轻纱似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4、总结提升: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个性赏读“晴、雨西湖”。晴、雨两种天气,西湖两样美!孩子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生自由练读,展示读,师激情引读。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交流“西子”比喻的巧妙,入境体会赞美之情。简介西施,了解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启发: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呢?淡妆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指导朗读:难怪诗人说出示诗句学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3课时1、导入:(1)画节奏。 (2)读一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2、任务/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