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5831523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A.见表格选项AB.见表格选项BC.见表格选项CD.见表格选项D【答案】 B2、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 D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2、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

3、【答案】 A5、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A.450B.225C.900D.375【答案】 A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7、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A.苯酚B.甲苯C.硝基苯D.氯苯【答案】 A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9、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4、。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 B1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11、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12、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

5、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13、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 D1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 B15、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

6、用【答案】 D16、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17、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2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2种元素,W是常见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R形成的

7、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Z与Y形成的化合物熔点比W与Y形成的化合物低C.Z的单质可以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答案】 C18、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答案】 D19、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B20、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谈

8、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答案】 B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发进行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答案】 C2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23、近年来随着人类对

9、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24、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慢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答案】 B25、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

10、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26、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B.使用胶头滴管时,特殊情况下也可把滴管插入到溶液中C.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D.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最热一端进入,这样冷凝效果好【答案】 B27、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 )。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 A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

11、生沉淀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 D29、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B.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C.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D.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 D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发进行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

12、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答案】 C31、化学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 C32、“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认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33、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 A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35、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