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794049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学贵知疑本单元是以“提问”为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元,精心编排了四篇不同文体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旨在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按照梯度和层次逐步推进教学,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多提问,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进行课文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对于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则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理解。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豆荚裂开后,里面的五粒豌豆的不同命运。尤其是最小的一粒,它落在窗台的缝隙中,生根、发芽、开花

2、,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了生的希望。故事赞扬了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内心活动,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课时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文介绍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体会运用科学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过程;能从多角度提问。课时呼风唤雨的世纪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介绍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通过提问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课时蝴蝶的家作者想象下雨时蝴

3、蝶无处藏身,从而担忧不已,让我们体会到他对弱小生命的关爱。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能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课时习作小小“动物园”观察家人,看看他(她)与哪种动物比较像,哪些地方像,用一段话写一写。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特点;能修改习作,体验表达的乐趣。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培养阅读时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能区分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生字;体会排比句和设问句的表达效果;明白求学要善于提问,并积累这方面的名言。2课时识字加油站认识形声字,能区分形旁和声旁。词句段运用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认识设问句,注

4、意问号的用法。日积月累积累关于疑问的名句。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1.认识本课“豌、按、僵”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舒”等14个生字。2.采取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请学生猜猜谜底。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思维,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请同学们看看PPT中给出的谜语,跟老师一起读读两头尖尖,肚儿圆圆,脾气不小,内藏元宝。谁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学生答:豌豆)2.出示豌豆花和豌豆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3.总结学生的表现,引出新课。小

5、结: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知道吗?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也曾写过几粒小豌豆,在他的笔下,豌豆们不仅有思想,有行动,其中的一粒还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去了希望。在这些小豌豆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随安徒生一起去体验一下豌豆的生活,看看它们别样的人生。4.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明确:“五粒豆”是本文的主角,以此为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相关的创作情况。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其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2.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

6、字音,读通句子。要求边读边做记号,画出生字新词以及感受深刻的句子、没有读懂的句子。3.小组内交流,说说识记生字的办法。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识字方法:“枪”字可以结合相关图片来理解;“豌、恐、愉”等是形声字,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理解;“按、僵、探”等字,可以请学生做相应的动作,从而把握其音、义。(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如部首归类、量词归类、近反义词归类等。(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明确生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示范书写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点拨理解重点

7、词语。(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提示:可采用情境体验法或寻找近义词法理解词义。(2)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提示:结合词典义,联系实际中可能出现“僵硬”的场景进行想象。(3)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提示:借助造句想象情境,加深理解。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阅读与思考。A.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B.小豌豆们都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第一粒: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第二粒:飞进太阳里去;另外两粒:飞得更高更远;最后一粒:随遇而安。)C.最后一粒豌豆生长的环境怎样?(长满了青苔的裂缝,环境艰苦。)D.最后一粒豌豆带给生病的小女孩怎样的

8、变化?(豌豆生根、发芽、开花,给小女孩带来了快乐和希望,小女孩的病渐渐好起来。)E.从几粒豌豆的不同态度和命运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对他人要有爱心,不能无所作为。)提示: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结合文中重要句子概括回答。F.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豆荚成熟了,里面的五粒豌豆怀着不同的打算和愿望,落到了不同的地方:有的落到,结果;有的落到,结果;有的落到,结果;只有那个落到的那粒豌豆,顽强地生根、发芽、开花,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受到鼓舞,渐渐地好起来了。作者通过几粒豌豆不同的态度和命运告诉我们:。提示: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2)合作与交流。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划分层次,指名

9、学生说出每一层次的大意,并说说划分依据。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豆荚成熟后,五粒豆被一个男孩当作玩具枪的子弹,在射出去之前各自憧憬未来。第二部分(第1321自然段):写第五粒豆落在窗子下面一个长满了青苔的狭小缝隙里,顽强地生根、长叶、开花,使病床上的小女孩备受鼓舞。第三部分(第2224自然段):先简述其余四粒豆的命运,然后写小女孩伴随着豌豆花的盛开,拥有了健康和快乐。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人生在世,总要有理想支撑。理想可大可小,不同的理想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生活态度又会带来不同的命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小豌豆怀抱着不

10、同的理想出发了。这些理想能实现吗?它们又将面临怎样不同的命运?下节课上我们再深入课文,随五粒小豌豆去广阔世界体验一番。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2)摘抄文中的重要词句,并与同桌相互说说感受。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和内心活动。2.感受第五粒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3.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敬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指导小结。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

11、点描写了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同学们,上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五粒小豌豆,它们有理想,有想法。被小男孩的玩具枪射出去后,它们会有怎样不同的经历呢?接下来我们就随它们一起去广阔的世界中游历一番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对圈画内容的理解以及存疑的地方。3.结合学生汇报内容,教师主导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豆荚里的五粒豌豆各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从中可见它们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提示:从对话入手,引导学生在提取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2)“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该怎么样就怎

12、么样!”这粒豌豆说。(这是对最后那粒豌豆的什么描写?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它怎样的心理?)明确:这两处是对最后一粒豌豆的语言描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从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粒豌豆对一切都不介意,随遇而安,只想过平静的生活。(3)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这两组句子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豌豆们将它们生活的小天地认为是“整个世界”,这说明了什么?对下文的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两组句子抓住“绿”和“黄”,从颜色的角度进行了描写。“绿”表明豆荚和豌豆还在生长;“黄”表明豆荚即将成熟,为下文豌豆们

13、离开豆荚这个局限的小世界,去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中体验生活做铺垫。4.立足学生汇报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串联课文第二部分知识点。(1)“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从母亲的话中可以感受到她怎样的心情?她后来做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小豌豆是怎样长大的?小姑娘的病又是怎么好起来的?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小豌豆的生长过程小姑娘的变化小豌豆刚到长满青苔的裂缝里住下身体非常虚弱,整天在家躺着小豌豆生根,长出了小叶子心里真高兴,感觉自己好了一些小豌豆沿着绳子猛劲儿长心情愉快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

14、豌豆开出一朵紫色的豌豆花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着亮光,快乐地微笑5.联系前文,学生自学课文第三部分,教师做好总结、拓展工作。(1)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里对小姑娘的描写表现出她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说这一天像“一个节日”?)明确:对开花的豌豆的喜爱。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2)对比这五粒豌豆的经历,哪一粒最值得称赞?为什么?提示:从五粒豌豆在文中所占的篇幅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他是对第五粒豆持赞美态度的。6.回味品读课文,生发感悟,和大家分享。小结:人生的

15、意义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严肃也很深刻的命题,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只要对他人有所贡献,尽己之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三、内容延伸,学有所获过渡:再渺小的人,只要有心,也可以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就像最后的那粒豌豆。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从别处听过这样的故事?现在我们就来简单地讨论一下。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相似的事情,以及自己当时的想法。生1:大街上的环卫工人,不顾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清扫街道,让我们的城市干净、美观,使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应该真诚地向他们说一声:“谢谢!”生2:我们虽是小学生,也像最后一粒豌豆一样很渺小,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将来也可以为祖国做贡献。2.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对本课的主题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