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793961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跳短绳》(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学科体育年级学期教材版本人教版单元名称跳短绳基本信息一年级第一学期单元组织形式自然单元课时名称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第五章12345握绳、量绳、停绳摇绳第五章课时信息并脚跳第五章手脚配合跳短绳30 秒跳短绳考核第五章第五章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一体育运动技能体操”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跳绳运动乐趣与成功;基本掌握摇绳和跳绳动作方法,能连贯地进行并脚跳,愉快的进行比赛;在跳绳练习中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及速度等各项身

2、体素质;通过并脚跳短绳的学习培养学生果断、灵敏和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材分析1.跳绳教材内容价值跳绳是小学低年级体操类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它是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能够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调节运动量的大小,特别适合小学低水平段学生的运动需求。此外,它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锻炼身心的实效性强,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体内机能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精神。2.跳绳教材的设计思路跳绳是民间传统体育类教材中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一年级的重点教材,同时也是国家体

3、质健康测试的考核项目,但是该项目对于协调性差的学生 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一带而过的教学,有的则是让学生自行学习,因此,一年级能够正确跳绳的学生并不多。鉴于此,本单元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平一体操类活动的相关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通过启发式、合作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跳绳的乐趣。本文拟定跳短绳为作业内容,通过设计与评价,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有效衔接课内外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

4、体育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3.跳绳教材搭配建议学生在掌握并脚跳短绳后,可根据本单元所学的摇绳和移动跳跃等动作进行组合创编,作为单元比赛或考核的内容,也可根据学生创编的组合动作,创设适合本学段的跳绳操。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了解,只有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所以,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等问题。对于初学者,在学习中由于协调性较差,无法成功跳过绳子还可能出现厌学心理。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握绳、量绳、停绳、摇绳以及并脚跳的学习

5、,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了解跳绳运动的锻炼价值,形成对参加跳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2.通过并脚跳短绳学习,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判断性、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3.在跳绳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果断、灵敏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跳短绳的相关知识以及对锻炼身体的作用;第 1 课时 2.掌握正确的握绳、量绳、停绳方法;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了解摇绳在跳绳比赛中的作用;2.掌握正确的摇绳动作;第 2 课时3.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1.了解并脚跳动作在跳绳比赛中的作用;2.掌握

6、正确的并脚跳动作;第 3 课时3.通过技术学练,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1.记住并脚跳短绳的名称,知道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第 4 课时 2.通过游戏和比赛,基本掌握摇跳的时机,能连续进行并脚跳短绳;3.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进取。1.知道跳绳考核的一般要求,熟记自己的成绩;第 5 课时 2.控制自己用正确的姿势完成跳绳测试,积极改进自己的动作技术;3.坚定信心,发挥顽强拼搏的精神。(三)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握绳、量绳、停绳、摇绳以及并脚跳的作业练习,激发学生对参加跳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促进参与跳绳运动锻

7、炼的行为;2.通过作业练习,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判断性、弹跳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果断、灵敏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作业类型作业功能课后复习1.掌握握绳、量绳、停绳方法;2.提高学生对跳绳的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对跳绳的兴趣。第 1 课时技能类1.提升学生摇绳能力,熟练掌握摇绳动作;第 2 课时 2.提高在比赛中运用摇绳的能力;3.提高学生手腕转动的灵活性。技能类技能类课后复习课后复习1.提升学生并脚跳的能力,熟练掌握并脚跳动作;2.提高在比赛中运用并脚跳的能力;3.提高下肢力量的发展。第 3 课时1.通过自主学练,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技术动作;

8、2.提高双手摇跳配合的能力,发展灵敏、协调、判断、弹跳等身体素质;3.提高学生跳绳运动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第 4 课时第 5 课时技能类技能类课后复习课后复习1.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熟悉比赛规则,提高跳绳技能;2.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3.培养学生对跳绳知识的运用和创造。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具体练习方法详见课时右侧二维码)作业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具体如下图所示:侧拉前后绕左右拉、曲臂拉(伸展)手腕关节伸展踝关节热身运动应以伸展动

9、作为基础,每个动作须保持 8 至 10 秒,以达致肌肉柔和舒缓地伸展,使肌肉能充份地适应进一步的运动量。一般而言,全套热身运动所需时间长约 5 至 10 分钟,但也须配合当时天气的温度而加长或缩短,务求能使体温轻微上升。第 1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握绳动作方法:有绳柄的握法为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自然握住;无绳柄的握法为将绳的两端绕在手掌、手背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用拇指与食指第一、二关节握住绳子。练习建议: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注意握绳姿势,保证跳绳动作的流畅。练习 2:量绳动作方法:单人跳绳一般以双脚(或一脚)踏在绳子中段,以两手握绳、绳在腰侧且使大小臂约成直角较为合

10、适。练习建议:根据量绳方法将绳子调节为合适长度即可。 注意事项:调节跳绳的长度,保证跳绳动作的流畅。练习 3:停绳动作方法:当绳子由后向前摇转时,一脚前伸,脚跟着地,脚尖抬起,使绳子中段停在脚掌下。练习建议:5-8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注意停绳时机,保证跳绳停在脚掌下。练习 4:亲子游戏“双脚钟摆跳”动作方法:将一根绳子拉直置于地面,家长和学生站在绳子的一端,然后连续向左向右交替跳向绳子的另一端。练习建议:完成 3-5 组,组间间歇 15 秒。注意事项:注意动作协调,采用双脚跳。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握绳、量绳、停绳 优秀:动作正确且熟练;动作的规范性 良好

11、:动作正确,完成较熟练;2.握绳、量绳、停绳 及格:动作较正确,完成较慢;动作的熟练性 待进步:动作较正确,完成慢。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握绳、量绳、停绳的基本方法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对绳子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锻炼;同时利用跳绳设置亲子游戏,锻炼腿部肌肉以及向左向右交替跳跃时身体的协调能力。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2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原地单手摇绳动作方法: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右手(左手)握住对折绳的两个手柄,大臂和身体贴紧,小臂自然向外张开,用手腕在腰间原地转动

12、进行摇绳,左手(右手)手臂自然下垂。练习建议:20-3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左右手反复练习摇绳,注意摇绳节奏,用手腕摇绳。练习 2:原地双手摇绳动作方法: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将绳子中段放在肩膀上,双手各握绳子的一端,大臂贴紧身体,小臂带动手腕同时进行摇绳。练习建议:20-3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注意摇绳节奏,用手腕摇绳。练习 3:亲子游戏“照镜子”动作方法:家长和学生分别代表“镜子”和“人”,面对面站立。游戏开始,家长每做一个动作(结合并脚跳创编动作),学生就迅速模仿出家长的动作,尽量一致。练习建议:完成 3-5 组,组间间歇 15 秒。注意事项:动作连贯,前脚掌着地,

13、落地轻巧。 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自评互评优秀:手腕摇绳,动作协调;良好:手腕摇绳,动作协调性一般;及格:手腕摇绳,动作不协调;待进步:直臂摇绳,动作不协调。1.摇绳动作的规范性2.摇绳动作的协调性师评家长评价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了解摇绳动作在跳绳运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手脚配合能力,培养学生手感和摇绳节奏;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终身体育意识。第 3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提踵动作方法:双脚并拢后,脚尖、膝盖在一条直线上,收紧腰腹,以脚

14、趾为轴,把后脚跟缓缓向上抬起,将身体重心逐渐转移到脚趾上,让脚踝作为中间的杠杆充分受力,达到最高点后保持 2-3 秒,缓缓落下。练习建议:完成 10-1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做动作时保持呼吸均匀,踝关节稳定,匀速进行。练习 2:并脚跳动作方法: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伸直直腿跳,落地时前脚掌轻巧着地,膝盖微屈有缓冲。练习建议:完成 20-3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前脚掌着地,落地屈膝缓冲。练习 3:移动并脚跳动作方法:在并脚跳的基础上,做向前连续跳和向左右连续跳的动作。练习建议:完成 3-5 组,组间间歇 15 秒。注意事项:轻巧落地,动作连贯。练习 4:亲子游戏“乌龟爬行”动作方法:将一根绳子拉直置于地面,家长和学生站在绳子的一端后呈仰卧式,双手双脚从绳子上方缓慢爬向另一端。练习建议:完成 3-5 组,组间间歇 15 秒。注意事项:动作连贯,手脚协调。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并脚跳动作 优秀:动作协调连贯,前脚掌着地,落地轻巧;的规范性 良好:动作协调,前脚掌着地,落地轻巧;2.并脚跳动作 及格:前脚掌着地,落地轻巧;的协调性 待进步: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