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794048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体育与健康大单元作业设计七年级上册《 武术》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1一、 单元信息1二、 单元分析1(一)课标要求1(二)教材分析2(三)学情分析3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一)单元学习目标3(三)课时学习目标3(三)单元作业目标4(三)课时作业目标4四、课时作业设计思路5五、课时作业6健身长拳单元作业设计(第 1 课时)6健身长拳单元作业设计(第 2 课时)9健身长拳单元作业设计(第 3 课时)11健身长拳单元作业设计(第 4 课时)13健身长拳单元作业设计(第 5 课时)15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7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武术单元组织形式R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

2、内容1武术运动基本礼仪与基本动作第八章2健身长拳规定动作 1-3 动(起势开步双劈按掌前推)第八章3健身长拳规定动作 4-6 动(搂手勾踢缠腕斩拳闪身冲拳)第八章4健身长拳规定动作 7-10 动(弹踢穿顶掼拳戳脚闪身砍推收势)第八章5健身长拳成套规定动作第八章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四运动技能武术”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在学练和展示健身长拳的组合动作技术和套路中形成挺 拔端正的身体姿态并表现出充沛体能;理解长拳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历史文 化、特点与价值,制定并实施长拳学练计划;理

3、解长拳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能够承担教学比赛裁判工作;关注长拳比赛的相关信息,通过现场、网络或电视 观看不少于 8 次长拳比赛或表演,能够对某场高水平的长拳比赛作出分析与评价。 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所学中华传统体育运动进行锻炼,在学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同伴友好相处;熟练运用所学技术保护自己和同伴,能够消除运动疲劳并积极进行身心恢复。 通过武术成套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尚武崇德、讲礼守信的武德品质,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191. 教材内容本主题单元内容分为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武术的基本礼仪和基本动作,了解武术基本知识为下一阶段健身长拳的学练

4、奠定基础;专题二:健身长拳的学练与展示,通过学练健身长拳 1-10 动动作,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注重学练过程中攻防含义的渗透,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健身长拳的动作;通过学生表演展示单元学习成果,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 教材内容价值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健身、防身、修身多种功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初中阶段安排学练武术教学内容,能够发展学生柔韧、协调、耐力、速度等素质,是搭建学生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学练健身长拳让学生体验武术的特色身体运动方式和基本攻防技法的运用,形成挺拔端正的身体姿

5、态,培养学生尚武崇德、讲礼守信的武德品质,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3. 武术教材设计思路 本教材中“健身长拳”套路的编写时,考虑到七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武术基础,但看到国内外武打影视剧和武术比赛等情况,为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能直观了解和体验到我国武术的丰富内容,知晓自己的正确身体姿态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了解武术的攻防技法,其中吸收了少林拳、查拳、潭腿、八极拳戳脚等数种影视和比赛中常见的传统拳种特色动作,这些动作具有直观的技击作用,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根据现在学生体能和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我防卫能力差的现实情况,在“健身长拳”套路中安排了三次闪身防挡的动作,强化学习闪

6、身躲避伤害,以突出武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实用性。4. 武术教材搭配建议如教师具有武术专业学科背景,可将“健身长拳”课程单独完成,不用搭配其他教材,以保持本教材的完整性。如教师对本教材只是一般掌握,建议和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搭配,以达到兴趣和体能互补,便于组织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七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身心特点,男生性情好动、敢于挑战,女生相对安静、不意愿主动参与活动,学生对有难度的体育学习具有畏惧之心。在运动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有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但对武术的了解参差不齐,对武术课学习普遍认为枯燥,缺少兴趣。学生通过武术操对武术运动有一定认识,且具备基本武

7、术套路及攻防能力。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武术内涵和实践应用有较高兴趣,可适当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武术运动。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1. 通过学练“健身长拳”掌握武术基本知识和全套动作的技法演练,发展力量、灵敏和协调等体能,塑造正确的身体形态,提高从事武术的运动能力;2. 通过学练展示了解“健身长拳”身体形态、攻防含义和技法演练方法,自觉参与武术传统运动,提高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良好运动习惯;3. 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奋勇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朝气蓬勃的尚武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课时课时目标第 1 课时1. 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等基

8、本知识与基本礼仪,为下一阶段健身长拳的学练奠定基础;2. 知道武术正确的身体姿态,能够独立完成武术基本步型、步法,发展学生灵活性、柔韧性、力量等素质;3. 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合作探究、乐于展示的精神,从而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第 2 课时1. 了解掌握动作 13 动的动作名称,动作路线以及攻防含义;2. 增强体质,塑造正确身形体态和朝气蓬勃的尚武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己奋勇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第 3 课时1. 了解掌握动作 46 的动作名称,动作路线以及攻防含义;2. 学会正确的动作做法,动作具有连贯性;3. 培养学生自

9、主运动和相互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奋勇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第 4 课时1. 掌握“健身长拳”7-10 个动作,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路线、攻防意识及演练方法;2. 通过锻炼,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品质以及发扬传统武术的理想。第 5 课时1. 学生能够较规范地完成健身长拳成套正反组合技术动作,并逐步提高攻防能力;2. 通过锻炼,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验、勇于展示的进取精神,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课外资源平台拓展和深化中华武术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10、。1. 掌握武术的拳、掌、勾、马步等基本动作;2. 了解“抱拳礼”的含义与动作标准,加强学生武德修养;3. 通过辅助站立练习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养成自主锻炼的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4. 掌握核心内容缠腕和闪身的精髓,建立武术攻防意识;5. 掌握顶肘弹踢等动作快速有力重心稳健的技术特点,注重全套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6. 在熟练掌握正向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反向动作并进行展示与评价;7. 通过学练健身长拳,提高从事武术运动的运动能力,体能练习发展身体的协调、力量、耐力等素质,为日后中考体育奠定基础。课时作业目标作业类型作业功能1.复习巩固武术的拳、掌、勾、马步等基本动作,双人辅助练习提高冲

11、拳质量,形成融洽家庭氛围;知识类第 1 课时2. 发展体能,形成正确身体姿态,提高下肢力量和稳定性;3. 了解“抱拳礼”的含义与动作标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武德修养。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第 2 课时1. 复习巩固“健身长拳”13 动作,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稳定性,能够自信的向父母展示;2. 体能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3. 通过拓展性练习,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身体姿态,提升动作的整体质量。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第 3 课时1. 复习巩固“健身长拳”46 动作,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稳定性,能够自信的向父母展示;2. 体能练习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3. 通过双人的攻防练习,加强

12、攻防意识体会武术的魅力,形成更好的家庭氛围。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第 4 课时1. 复习巩固“健身长拳”710 动作,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稳定性,能够自信的向父母展示;2. 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3. 通过拓展环节,强化动作重点,结合实践提高动作的实用性。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第 5 课时1. 能够熟练进行“健身长拳”成套动作练习,并向父母自信展示;2. 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3. 学生主动查阅武术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武术方面的知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类技能类体能类课后复习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作业设计要满足“轻负高效”和培养核心素养

13、的双重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依据课标,紧扣教材,根据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本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等,遵循作业设计的健康第一、循序渐进、身体全面发展、合理运动负荷等原则,突出体育学科特点,分别安排巩固性、发展性和拓展性三类作业。通过重构单元作业设计,减 量提质,发展体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家长或同伴帮助下学练辅助练习 以攻克重难点,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课外资源平台拓展和深化中华武术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1. 作业设计思路:2. 作业内容阶段作业内容设计意图、时间与要求热身运动1.热身运动(扫码观看)武术专项热身

14、 : 插掌摆头步型变换【设计意图】武术专项热身准备活动,区别于其他学科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家庭体育锻炼的方法,充分热身的同时满足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和需求,避免运动损伤。【时间】3 分钟【要求】运动时,着装舒适,着运动服运动鞋;合理饮食,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文明锻炼,不要影响他人休息和生活。巩固性作业2.复习“拳 掌钩”基本手型(马步冲拳)(立掌) (钩手)【设计意图】本次作业作为七年级武术单元第一次课时作业,考虑到七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武术基础,通过复习巩固武术基本手型(拳、掌、钩),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和体验标准的武术基本动作,既为学习“健身长拳”奠定基础,又可以用于文化课学习的余暇,环节学习疲劳。【要求】马步冲拳,每组左右交替10 次,共 3 组;立掌钩手立掌接钩手,每组 10 次,共 3 组【时间】3 分钟巩固性作业3.冲拳辅助练习(站立冲拳靶)(马步冲拳击靶)【辅助器材】可用报纸、毛巾、布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