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794041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待客劳动促成长 教案 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待客劳动促成长第一课时:待客礼仪我先知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客人来了应该如何招待。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掌握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的技能与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文明待客的愉悦感受,从内心尊重客人。重点 让学生掌握客人来了应该如何招待。难点 让学生体验文明待客的愉悦感受,从内心尊重客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家里来客人来了,你会招待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招待客人的方法示课题。出示课题。 设疑思考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讲授新课 一、劳动需求慧慧听说舅舅周六要来做客,她可高兴了。要做哪些准备 要怎

2、样招待舅舅呢 (1)布置待客环境:整洁、明亮、令人舒适。(2)准备待客物品:茶水、点心、水果等。 (3)待客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二、加油站1.打扫客厅客人来之前怎样把客厅打扫干净? 清理桌面 清洁地面摆放拖鞋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居环境, 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2.招待客人邀请入座 递上茶水 请吃水果 交流聊天跟客人聊天时,要认真倾听,说话自然,这是尊重客人的表现。3.你还知道哪些招待客人的方法?学生1:不能大吵大闹。学生2:为客人送上茶水。学生3:客人来了要问好。学生4:与小朋友一起玩!学生5:家里有客人来,不要开大声音看电视、听收录机。学生6:家庭成员之间不要争吵。学生7:客人要告辞 应等来客先

3、起身,自己再站起来。远客一般要送出房门,然后握手道别。三、劳动实践1.热情招待客人应做到哪些? (1)打扫客厅(2准备茶点(3)检查穿戴(4)门口迎接 (5)热情招待 (6)送出家门2.面对不同的客人,招待方式一样吗?父母的客人来访,要主动问好,但在客人与父母交谈时随意插嘴是不礼貌的。兄弟姐妹的客人来访,可以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朋友、同学来访,把他们介绍给家人后,一起在你的小天地畅谈,玩耍吧!3.阅读:待客礼仪“三字经”待客人,先准备,打扫屋,收干净。沏好茶,笑送上,小朋友,一起玩。要主动,要大方,要热情,要礼貌。送客人,说再见,小主人,人人夸。4.客人来了,除了请客人喝茶水、看书,还可以用

4、什么方法来招待客人?矿泉水、饮料、水果等。5.想一想你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有怎样的体验 学生1:招待客人要文明用语,有礼貌,客人就会心情舒畅、愉悦!学生2:我第一次招待客人,客人和妈妈都很满意,我也很高兴!学生3:我第一次招待客人,妈妈爸爸不在家,我心里紧张,话不会说了,语言不流畅,结果不知道客人来干什么。妈妈回来后,告诉我招待客人一定要询问对方的来意。五、劳动评价准备细心周到懂得待客礼仪主动与人交流待客热情大方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正确的评价。六、随堂练习:判断正误(正确“”,错误“”)(1)小明家来客人,他理也不理,仍躺在打游戏。( )(2)小辉看见家里来客人,急忙站起来,有礼貌地和客人打招

5、呼。 ( )(3) 整洁的家居环境是对客人的一尊重!( )(4) 客人来了,晓东还在跟妈妈争吵,非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 阅读思考交流阅读掌握课文内容。思考问题交流回答 阅读掌握拓展延伸交流回答 、小组交流动脑想一想完成随堂练习题 让学生了解招待客人应准备哪些。掌握怎样客人来之前怎样把客厅,怎样招待客人。 了解招待客人应做到哪些方面。评一评,对照老师出示的内容,给自己奖励相应的几颗星以及劳动中的感受 。作业布置 说一说,你第一次待客的经过?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文明迎客、招待客人和送客,让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到文明待客的重要性,从内心感受到要文明、礼貌地招待客人。 总结 对

6、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第二课时: 泡杯香茶迎客人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泡茶的过程。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敬茶的小细节。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传统,让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重点 让学生了解泡茶的过程。难点 让学生体验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传统,让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猜谜语生在青山叶叶多,离了家乡纸包裹,宾朋来了开水泼,口口声声都吞我。 (打一植物)谜底:茶叶。同学们,以茶待客是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家里来客人来了,你知道怎样泡茶和喝敬茶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泡茶和喝敬茶的方法。出示

7、课题。 财猜谜思考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讲授新课 一、劳动需求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亲戚朋友们会来家里做 客。这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种茶叶来招待客人呢?泡茶又有什么讲究呢?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清香可口,能净白皮肤,养颜美容,还能延缓衰老。茶具要清洁;避免用手接触他人的杯口;茶器杯口不能对向他人;七分茶三分情等。二、 探一探1.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茶,你的家人喜欢以下哪种呢?绿茶 红茶 黑茶 乌龙茶 白茶学生思考,自由回答。2.知道喝这几种茶的好处吗?绿茶的功效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去腻减肥、清心去烦。红茶的功效是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食欲,

8、可以清除身体内的胆固醇,起到降压的作用。黑茶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抗菌、抗凝、镇静、降低血压。乌龙茶可以溶解人体内的脂肪,同时乌龙茶还有保护视力、排毒养颜、促进消化、降低血脂等功效茶可以降火,清心解烦,安神,尤其是陈年白茶,降火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特别好。这些茶叶要经过种植、采摘、 炒制等多道工序,真是来之不易啊!三、加油站1.怎样泡绿茶的吧!备水:准备80 85的热的水置茶:在玻璃杯中放入适量绿茶冲泡:高提水壶,上下提拉注水, 反复三次,水量至玻璃杯总量的七成左右。完成。 泡茶时,要注意安金,小心烫伤!2.说一说,你知道的泡茶一些细节?视频泡茶的细节三、劳动实践1.亲手泡一杯茶,并用茶水招待

9、客人吧!备茶泡茶敬茶续水 2.客人来之前,我们可以多准 备几种茶叶,方便客人根据 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3.说一说,敬茶的一些细节?(1)“茶倒七分满,留三分人情”,在敬茶的时候茶杯中的茶汤不能倒得太满,七分为宜,这样也可以避免在端茶的时候烫手。(2)在敬茶的时候如果客人之间正在交谈,应该先说一声“打扰了”,然后再依次的把茶杯端到客人的右前方,并且说一声“请慢用”!(3)敬茶的顺序,如果有多位客人,首先应该先按职位高低给每位客人敬茶,如果客人中有长者或者女士,应该优先奉茶,然后其他的同辈人应该按顺序依次奉上,不要绕开其中一位,或者漏掉某一位客人。4.阅读:来客敬茶有“四要四忌”:以免让客人觉得不

10、适。(1)要将茶具洗涤消毒,切忌用沾满茶垢的杯子放茶,茶叶不要用手抓取;(2)要检查茶叶的品质是否正常,切忌冲泡有异味的或带杂物的茶叶;(3)要用刚沸的开水冲泡,切忌用隔夜开水泡茶;四要双手恭敬地端茶杯;(4)还应说声:“请用茶 ”,切忌一只手送茶或手握杯口端茶。5.说一说,给客人泡茶、敬茶的体验吧!学生1:通过泡茶、敬茶,虽然是一件小事,却看到了客人欣慰的笑容! 学生2:通过这件事,客人夸我:“长大了!”。学生3:泡茶、敬茶很辛苦,但我体会到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三、 劳动评价了解茶叶种类学会冲泡方法 规范安全泡茶 热情招待客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正确的评价六、 随堂练习:说一说,第一次泡

11、茶的过程? 阅读思考交流阅读掌握课文内容。思考问题交流回答 阅读掌握拓展延伸实践活动,、阅读了解动脑想一想完成随堂练习题 让学生了解茶叶知识。掌握泡绿茶的方法。 了解泡茶的一些细节。了解敬茶的一些细节。说出自泡茶、敬茶的感受。评一评,对照老师出示的内容,给自己奖励相应的几颗星以及劳动中的感受。四、作业布置 把你知道的泡茶、敬茶知识,讲给身边的人和与他们一起分享。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泡茶的知识;懂得了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待人之道,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更加我们的民族文化 。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第三课时:洗盘水果招待客人活动目标:1、学会有礼貌地接待客人。2、

12、培养良好的家庭礼仪行为和与人交往的良好习惯。核心要素:客人来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初相识做介绍带尊称才礼貌活动准备:1、钢琴、熟悉歌曲看朋友的弹奏2、与大班教师提前沟通,并做好相应的表演准备3、杯子茶壶4、标有哭脸和笑脸的牌子若干过程:一、导入活动:请大班的幼儿示范歌曲看朋友,并加入动作表演。二步骤:1、客人用手指轻轻叩门,站在门口,两眼注视对方微笑。2、小朋友热情的说:“您好,请进!”(手势为邀请状:右臂展开、手心朝上、四指并拢大指分开)3、客人进来后小朋友说:“请坐。”(手势为邀请状)4、客人要走了,小朋友送到门口说:“再见!”三、学唱歌曲看朋友看完表演后,教师就歌词内容向幼儿提问:1、“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哥哥去干什么?2、“姐姐和客人说了什么?”3、“客人要走了,姐姐是怎么样做的?”(送客人到门口或楼下,说再见,欢迎客人下次再来。)四、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