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35790425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试题生命关怀类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登顶珠穆朗玛峰,是很多登山队员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们要经过多年从身体到心理的准备,还有不菲的经费投入。湖南登山队的范江涛、谢如祥,就是其中的两位。可就在离登顶就差400米,且身体状态正常和氧气充足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2023年5月18日晚8点20分左右,范江涛等人攀登到珠峰海拔8450米的位置,看到有一个女性登山者倒在那里。不救,她只有死路一条;救,自己就要放弃登顶。两人没有过多的犹豫,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将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营救最艰难的是决定要放弃自己多年的梦

2、想”,但范江涛、谢如祥并不后悔,“救人是比登顶更重要的事”。他们的选择,虽然放弃了一次圆梦良机,但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更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完成了精神层面一次更成功的“登顶”。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主要叙述范江涛、谢如祥在珠峰救援的经过;第二段聚焦事件本身,展开一些评论。明确了材料的构成,我们自然在材料中可以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作文审题立意

3、。登顶珠峰的路上留下了诸多永不放弃的豪迈和一再突破的纪录,但放弃登顶的救人壮举无疑更加动人,这是一座刻在珠峰上的人性丰碑。没能站上世界之巅,但他们站在了人性之巅。“梦想”是第一个需要关注的关键词。范江涛、谢如祥充分准备,在离登顶仅有400米的情况下,圆梦触手可及。“放弃”是第二个关键词,放弃的是多年的准备,多年的梦想,虽然已经离自己很近。但他们作出了“选择”,这是第三个关键词。他们毅然选择了救援“生命”,放弃了个人的梦想。找出并读懂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准确的把握材料的内涵。当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的“感悟与思考”不能仅局限于事件本身,材料中“他们的选择,虽然放弃了一次圆梦良机,但挽救了一条

4、宝贵的生命,更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完成了精神层面一次更成功的登顶”,给我们的作文思路提供了思维拓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可以将这种感悟和思考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在体育领域,做出过类似抉择的运动员还有不少,比如在全运会上为救其他选手而放弃比赛的女子帆板选手马娇等。他们放弃了在体育竞赛中登顶的机会,却用救人壮举完成了精神层面一次更成功的“登顶”。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爱与善的赞歌,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是带给社会的宝贵财富。立意:1.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2.用心做出选择,传递精神力量。3.传递正能量,抵达人性之巅。4.生命至上。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越来越多的神经学家发现:运动给身体

5、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材料二:清华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镇,也曾是中国体育的重镇。回望百年来的清华学子,名将孙立人,作为中国篮球队成员,曾夺取远东运动会金牌;我国骨科先驱孟继懋,曾两次参加远东运动会;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拿过清华校运会跳高冠军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阅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用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运

6、动可以让大脑更聪明。孩子在运动时大脑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多巴胺是一种影响学习能力、满足感、注意力和运动的神经递质;血清素能增强记忆力;去甲肾上腺素能够影响注意力、认知力和动机。大家会发现,运动后的孩子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也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还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材料二以清华为例告诉我们,“智力”与体育并不矛盾,清华学子很多都是运动健将,这也证明了材料一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清华重视体育,源于传统。清华首任体育部主任是美国人休梅克,上任后,他要求学生每天出10分钟晨操,外加1小时的“强迫运动”,即每天下午4至5点,锁闭校内宿舍、教

7、室和图书馆,强制学生锻炼。直到1919年4月,体育馆建成后,该措施才取消。在任期间,休梅克“训练出了一支强而常胜的体育代表队”。这两则材料意在告诉我们,要重视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而当前,很多学校和家长都把眼光放在了学习上,体育课沦为了变相补课,孩子们的体质下滑,注意力不够集中,面对困难缺乏持续挑战的毅力等等各种身体和精神问题愈加凸显。这就是本次作文的出题意图,出题者意在强调体育与学习并不相悖,相反,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学习能力,反而对学习有利。作文

8、要求针对以上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只要考生围绕体育运动的意义进行阐述即可。写作时可以先展示当下体育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体育运动缺乏产生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分析体育运动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从体质到精神,从大脑到学习,进行充分论述,期间可以采用例证法加以佐证,比如像季羡林、终南山等都是运动达人;接着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论述加强体育运动的意义,呼吁个人、家长、学校、全社会都要重视体育运动。立意:1.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发展更加全面。2.体育育人,体育强国。3.重视体育,发挥体育的价值。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阅读的意义就在于理解他人,读懂世界,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

9、是社会体验。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篇经典的文学作品,被人物形象的命运遭际所触动,由此我们也许会对不幸的人们生出更多悲悯和同情,也许会对正义的坚守抱持更多思索和良知,也许会对愚昧的守旧生出更多反思和批判请就本册书中的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结合相关人物形象,写一篇文章表达出青年一代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有人说:平凡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它能轻易磨灭奋斗的意志。但在我看来平凡并不可怕,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哪怕再平

10、凡的人也不应轻易放弃奋斗。平凡世界中孙少平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从学生时代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到揽工生活的颠沛流离和爱情泯灭的悲痛欲绝,再到因工毁容后的悲痛欲绝,孙少平饱受命运的苦难,尝尽生活的艰辛。然而,他最终却未屈服,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默默承受,顽强的坚持。苦难,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抗争使他具有了最顽强最震撼的生命力,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生。孙少平在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

11、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还有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这些主人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对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追求人生价值,显出强烈的个性意识,要求社会承认并领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青年人的精神面貌代表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面貌。对青年自身来说,在目前社会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要求时,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道路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的问

12、题。围绕这一问题路遥费尽心血为一代奋斗中的青年人树立了榜样,也为所有的精神求索者们指出一条向上的路。作为一个普通人,孙少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他坚持理想,持之以恒。他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他善良、宽容,内心生活又像哲人一样深遂充深。对生活的苦难和艰辛的劳动报之以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从孙少平身上获得生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在任何时代,这种不甘平凡,勇于奋斗和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路遥曾经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理解为人生的必修课,把痛苦理解为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正是如此,孙少平的形象不仅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褪色,还将随着青春和生命的延续而产生永恒的社会意义。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阐释着:虽处平凡世界

13、,亦当追求不平凡的人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由阅读的意义引出话题,并指出阅读文学作品与体验社会之间的关系。此后,材料则结合语文教材,指出教材中这些经典课文带给我们的社会启示。比如,阅读教材中的祝福窦娥冤,让我们同情旧时代女性祥林嫂、窦娥等人的不幸遭遇,也让我们看到旧时代社会制度的黑暗以及人们的愚昧,为之反思;但是,更多的则是让我们看到正义、良知与奋斗,比如,在与妻书中,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甚至为天下人谋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在红楼梦中,我们既能看到时代末期“繁华落尽皆苍凉”的社会衰落,也能看

14、到其中永不泯灭的人性真善美。教材的不同课文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与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的不同的时代精神,以及对于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的推动。具体行文,可以立足材料所给的文学作品,选取其中一部来谈,也可以脱离材料另选典型的文学作品,关键是要能挖掘出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对此,可以抓住作品中的青年形象展现具体分析,体现出特定时代的使命和精神;也可以从宏观角度展开直接评论。其实,本题的背景材料只是构思立意的触发点,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思考当今社会的社会特色是怎样的,以及我们这个社会的青年人应该是怎样的,比如,除了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应该有

15、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立意:1.向马克思学习,以天下为己任,勇破时代迷雾。2.学习林觉民等革命义士的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精神。3.学习“孙少平”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与坚韧。(路遥平凡的世界)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精神。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题模仿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2卷作文。语言文字运用中关于“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表现,主要从饮食健康的角度,谈到虽然外卖很方便,但由于高油盐等,很多人还是选择在家做菜。考生可在其提示之下思考“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的表现,如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熬夜的越来越少。尤其是疫情之后,人们真正意识到了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去年火爆的各种健身视频就是证明。对于青少年来说,过去仗着年轻不太在意健康,但现在大多数青少年也改变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始关注身体状况,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没有了,一切就大打折扣。当然,我们的思维不能过窄,正如材料所言,“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也会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精神”。健康不仅是体魄方面,还有精神方面,或者说“更强调精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