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5752528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连云港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云港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试卷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m zh su lio静( ) ( )蓄 抖( ) ( )亮 chng l hng ( )宽( ) ( )临 ( )托 应和 2、在下列各小题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1分)(1)水何澹澹, 。(曹操 )(2)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3)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5)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6)“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7) ,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通过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B.能否写自己亲身经历,有真切感受的事,是作文成功的关键。C.有近50人左右的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李白,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闻王昌

3、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德行篇和方正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此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连接,是借喻。B.“精神”“传统”“法律”“规则都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C.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之分,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称之为拟物。D.“比赛时,你要甩开包袱,轻松上阵。句中的“包袱”取其比喻义,引申为“某种负担”。6.名著简答。(8分)(1)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不大佩服的原因有

4、哪些?(4分)(2)作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既高兴又扫兴?(4分)二、阅读赏析。(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请用生动地语言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2分)8、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与感情。(4分)(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3题。【甲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乙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5、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6分)(1)尝月下戏 (2)下车引之 (3)期日中 (4)去后乃至 (5)尊君在否 (6)相委而去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譬 如 人 眼 中 有 瞳 子。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2、结合原文分析甲、乙两段文言语段中小孩子的人物形象。(4

6、分)(三)名著片段阅读。(10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一“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

7、,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

8、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3.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作者是 。(2分)14.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生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

9、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15.文末两段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怎样的手法?反映了什么?(4分)(四)现代文阅读。(20分)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一是锁洞咬住了锁舌。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轻手轻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

10、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

11、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16、作者选取三件不同时期的事情

12、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请仿造示例慨括另两件事。(4分)示例:小时候临睡前,父亲帮我掩好被褥,熄灯关门,关门声特别轻17、品味文中划线词句的妙处。(6分)(1)父亲在午睡,我轻手轻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加点词好在哪单?(2)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从修辞的角度赏析)18、第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结合两段,根据不同关门情形分别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人?(4分)19、请回忆在生活中你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就其中一方面举例并谈谈感受。(6分)三、表达交流。(共60分)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人让你内心充满感激:或在困顿时给你启迪,或

13、在失意时给你鼓励,或在迷茫时给你方向请以一个我最想感谢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案一、积累运用1.(8分)谧 贮 擞 嘹 敞 莅 烘 h2.(1)山岛竦峙 观沧海(2)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3)杨花落尽子规啼(4)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5)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6)一年之计在于春 (7)沾衣欲湿杏花雨3D(3分) 4D(3分) 5.A(3分)6.(1)(4分)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或睡觉摆成“大”字形),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每点1分)(2)(4分)因为这本书带有图画,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独有,里面的故事似乎谁都知道,便是不识字的人,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所以我得到后很高兴。可是那书上宣扬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有些故事实在荒谬,学不来做不了,让我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的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所以这又使我扫兴。二、阅读赏析7.(2分)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