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751657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小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 目 录1勘察工作概况11.1任务由来及工程简介1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1.3勘察工作概况11.4勘察工作质量评述32工程地质条件4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42.2气象、水文52.3地质构造52.4地层岩性52.4.1 岩土层性状52.4.2基岩面及基岩风化特征62.5水文地质条件62.6水、土腐蚀性评价72.7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7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73.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源及可靠性分析73.2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方法7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23.4岩土参数的选用及建议124场地稳定性评价124.1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24.2地震效应评价

2、与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134.3边坡与基坑方案评价134.4地基及基础方案评价174.5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评价174.6拟建物与相临建构筑物相互影响评价175地基及环境影响评价175.1地基均匀性评价175.2地基稳定性评价185.3特殊性岩土评价185.4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评价186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187工程地质结论与建议197.1工程地质勘察结论197.2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议19附 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1000) NO.1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 NO.2-1203、钻孔地质柱状图 (1:100) NO.3-192附 表1、实验统计表 附表1、

3、 附表22、动力触探试验表 附表33、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附表4附 件1、工程地质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文字、附图、附表)4、测量说明5、岩石室内试验成果报告 1勘察工作概况1.1任务由来及工程简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在修建悦来第四小学,现特委托我单位对该地块进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根据业主委托,悦来第四小学主要建构筑物:1#综合楼4F/-2F、2#教学楼5F/-1F、3#门卫室1F、4#门卫室1F、报告厅1F,部分区域存在-1F地下室。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方案由重庆市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拟建建构筑物如下表:表1.1-1 拟建工程设计一览表

4、拟建物名称层数结构类型拟采用安全等级荷载设计地坪地下车库基础形式(KN/柱) 标高(m) 标高(m)1#综合楼4F/-2F框架结构桩基二级65000.00=309.15-2F=296.102#教学楼5F/-1F框架结构桩基二级65000.00=309.15-1F=303.153#门卫室1F框架结构桩基二级15000.00=309.15/4#门卫室1F框架结构桩基二级15000.00=309.15/报告厅1F框架结构桩基二级65000.00=302.85/形成边坡设计情况:根据设计方案分析拟建场地与四周市政道路采用采用绿化放坡,设计坡率1:1.501:2.0,仅在场地南西侧采用装板挡墙。根据现场

5、实测数据分析拟建场地场地红线标高与周边市政道路标高高差大多小于2m,具有足够放坡空间,不存在高陡边坡;挡墙支挡段为土质边坡最高4.50m(HBP1),设计采用挡墙支挡合理。由于地下室修建,将在地下室四周形成多段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最高9.15m。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此次勘察工作目的在于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建设的适宜性,评价边坡稳定性,对建筑物基础型式及基础持力层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相关岩土技术参数。结合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勘察工作具体任务如下:(1)搜集

6、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勘察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型式等有关资料;(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等地质环境;(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及有无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判定水、土腐蚀性;评价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5)查明场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6)对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

7、,分析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7)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 (8)对地基持力层、基础类型及基础埋深等的选择提出建议;(9)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建议。1.3勘察工作概况1.3.1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本次勘察依据:勘察合同;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勘察纲要;业主提供的带1:500地形图的建筑总平面图。2、本次勘察工作按以下技术规范执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

8、筑桩基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技术规程(JGJ/T87-20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17-20211.3.2 勘察等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建筑物规划资料,拟建建筑为学校,破坏后果严重,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地

9、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判定表如下表1.3.2),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表1.3.2 场地复杂程度判定表 判定因素场地类别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斜坡、边坡地貌单元,地形坡角210/ 岩层倾角()/23/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岩土特征种类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有特殊岩土/土层厚度(m)19.6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边坡高度m土质边坡/最大6.5m岩质边坡/洞顶覆岩厚度与洞夸之比/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对相邻建筑影响程度/小综合判断:中等复杂场地1.3.3 勘察范围及勘察阶段的确定 根据建发2013345号、346号文件,该

10、工程项目已进行初步勘察工作,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符合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试行)中详细勘察的要求;勘察范围满足规定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本次勘察范围大致为拟建筑物范围线外延伸20-50m。表1.3.3 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无该类岩质边坡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

11、无该类岩质边坡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场地内土质边坡的勘察范围线外侧水平距离大于边坡高度1.5倍。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场地内土质边坡的勘察范围线大于边坡后缘。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该类岩质边坡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勘察范围线

12、在现有方案意图基坑边坡2倍基坑深度以外。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不存在该类型边坡满足勘察范围1.3.4勘察工作布置原则我公司接受任务后,即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工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结合拟建物结构类型及工程特征及现行相关“规范”规定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中规定,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勘察建构筑物部分布孔沿拟建建构筑物轮廓线及柱列线进行布设钻孔,边坡部分布孔应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察钻孔编号以“ZK”排头

13、,共布置钻孔92个,勘探线间距1830m、勘探点间距1830m,布置了20条剖面,钻孔深度按以下原则控制:对于建筑区,控制性钻孔孔深按基底以下中风化岩6-10m控制,一般性钻孔孔深按基底以下中风化岩5-8m控制;对于填方边坡,孔深按中风化3-5m控制;对于挖方边坡,孔深应穿过边坡坡底并深入中风化3-5m控制。边坡支挡位置结合结构形式,孔深应穿过边坡坡底并根据拟设嵌固段,按进入中风化8-10m控制。在钻孔孔深范围内若遇岩芯破碎和软弱下卧层,钻孔均应穿过其所在位置到达稳定岩层。1.3.5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我院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及施工人员现场踏勘,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纲要”,经总工办审批后,报送业主及设计同意后开始实施。于2022年1月12日进场,采用7台XY-150型钻机施钻,同时展开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历时6天,于2022年1月18日完成全部外业工作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其中ZK90号钻孔位于现状市政道路上,由于市政管控以及现状管网较多未能实施,根据该处原始地貌以及周边钻孔推测,该钻孔未实施对本报告质量影响小。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表1.3-3:表1.3-3 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工程地质测绘1:500工程测量钻探总进尺原位测试试样采集室内试验钻孔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