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5751304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事故管理,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快捷地处理的同时能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发生事故的管理。3、 事故的分类3.1 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指挥失误,以及突然停水、电、汽、冷等造成人员伤亡或原料、中间体、成品损失的事故。3.2 火灾事故:由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3.3 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3.4 设备事故:由于设备非正常损坏造成停工停产,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3.5 质量事故:指产品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造

2、成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3.6 交通事故:指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3.7 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 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排放,污染大气、水源、 环境的事故。3.8 伤亡事故: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员急性中毒、人身伤亡事 故。4 内容与要求4.1 事故报告4.1.1 公司各类事故的管理,由总经理负责,各职能部门对分管的事故负责调 查、统计和汇报。4.1 2 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事实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有

3、关证据。4.13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4.1.4 单位发生事故后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否则将对事故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记录表 ,三天 内报公司有关部门。4.1.5 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要用快速办法(电话、传真)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上报县安监局。事故发生后三日内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基 层) 、 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报表(基层) 报安监部门。重伤事故在20天内,死 亡事故在40天内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送安监部门。4.1.6 设备事故、生产事故、火

4、灾事故、爆炸、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由安检科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由安检科负责,交通事故由综合办公室负责。4.2 事故的调查处理4.2.1 对重大事故,公司领导应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实施事故调查。调查组中人员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4.2.2 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分析,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及部门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4.2.3 持安全作业许可证者违章发生事故,由违章者负责;无安全作业许可证 者,擅自作业发生事故,由本人负责;被委派作业发生事故,由委派者负主要责任。4.2.4 因管理不善,职工纪律涣散、违章违纪严重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4.2.5 公司发生事故应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公司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4.2.6 对一般事故,应由事故单位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吸取教训, 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4.2.7 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