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I—QC—C02版 次A01页 数6/6文件类型作业文件文件名称塑胶件检验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注塑件的检验2、适用标准:2.1零件尺寸、材料、颜色等根据设计组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各产品结构件检验要求进行检验设计组提供的产品结构件检验要求,其中关于零件的尺寸检验要求若出现不良则为重缺陷,其余检验要求出现不良为轻缺陷2.2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参考标准GB 2828-87,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见《一般水准(Ⅱ)单次抽样计划及允收品质水准》,AQL=1.0重缺陷(A类),AQL=4.0轻缺陷(B类)3、等级面划分:3.1 第Ⅰ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随时可看见的区域,为外观要求最严格的区域 例如:“电子时钟的正面控制版面”之正面及顶面3.2 第Ⅱ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偶尔可看见的区域,其外观要求不如第Ⅰ级面严格 例如:“电子时钟的正面控制版面”之侧面及背面3.3 第Ⅲ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极少看见的区域,其外观要求次于第Ⅱ级面的要求 例如:“电子时钟的正面控制版面”底部及背面弯角部位3.4 第Ⅳ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看不见的区域,其外观要求次于第Ⅲ级面的要求。
例如:“电子时钟的正面控制版面”之内面4、检验条件及标准:4.1检验前准备:为方便检验,所有送检零件需除去沾污、油脂及其它异物,至于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灰尘如果能被擦去或被吹掉则可接受4.2灯光条件: 200-300LX,或在距离800mm-900mm的40W日光灯光下照射4.3检视距离: 表1 — 检视距离 检验面面积≤250mm×250mm面积 > 250mm×250mmⅠ级350-400mm350-400mmⅡ级350-400mm350-400mmⅢ级350-400mm400-450mmIV级350-400mm400-450mm注:1、视力要求:1.0-1.5 2、面积:指整机外形尺寸的正视投影面积4.4 灯光与被视测零件表面、被视测零件表面与检测者视线均成45°角位进行测视,如果被测零件为多面体,则每一面均需独立检查4.5 检视时间:每一检视目视时间为6-9秒钟4.6 检验设备及参照标准:(建议使用)游标卡尺(0-250mm)/游标卡尺(0-500mm)/万能角度尺4.7 组装检验:对各零件应进行实际装配检验,以零件的实际装配效果作为零件合格与否的依据之一。
表2 — 实际装配效果检验要求№缺陷种类规 格 值 及 限 度缺陷类别Ⅰ级面Ⅱ级面Ⅲ级面1装配间隙1. 各零件之间可拆卸连接缝隙应平行,2. 若配合长度L≤400mm,则装配间隙不超过0.7mm (如大亿13-2253L灯等) ;3. 若配合长度400mm
5、检验方案5.1 正常检验项目:重要尺寸、外观、性能及组装、包装5.2 正常检验方案: 5.2.1重要尺寸:检验来料重要尺寸,不可超出确认单和图纸公差范围,采用固定抽样方案:n=5,允许AC=0;5.2.2外观:5.2.2.1 表面不可有刮伤、毛边、缩水、油污、夹水纹、暗影等缺陷,压克力等透明件还不可有银线、黑点等缺陷;5.2.2.2 不可有缺胶、粘模、变形等缺陷,水口应清理干净;5.2.2.3 原素材颜色核对样板或色卡,不可有超出样板或确认书要求范围上、下限之色差;5.2.3 性能及组装:5.2.3.1 核对成品是否与确认单及样品一致;5.2.3.2 不可有射不满、变形、毛边等影响结构之不良;5.2.3.3试装5PCS,要求段差、间隙等项目不可超出规定范围,并不可太松或太紧;5.2.4 包装:核对来料与确认单的包装方式,包装箱不可有油污、不洁、破损等情况,不可有错料或混料现象,摆放要整齐有序6、检验步骤及注意事项:6.1 核对确认单、工程图及样品的有关注意事项;6.2 测量重要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之内,其它尺寸以实装为准;6.3 检验成品是否有缩水、缺胶、裂缝、刮伤、污渍等缺陷;6.4 进料口须修平,物料不得有变形;6.5 检验材质是否正确,是否有刻模号;6.6 检验包装方式、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6、检验记录的登录:正常的检验记录登录于“品质检验记录表”中备注:对有争议的程度问题各部门在工作中可不断提出,进行协商修订,由我司业务部提供的客户确认样品,作为工作依据当样品与工程图产生矛盾时,只要符合业务部提供的样品即可对材料材质,由供方出具国家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或检验机构标准进行检验的结论证明;对于有安全论证要求的材料,供方必须出具由国家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的结论证明如:阻燃ABS附件一:塑件类检验要求一、外观要求NO缺陷种类规 格 值 及 限 度缺陷类别Ⅰ级面Ⅱ级面Ⅲ级面1异物黑点(直径d)1. d≤0.20mm ,允许φ80mm内不超过三个2. 0.20mm
2. L≤3.0mm,W≤0.15mm缺陷允许1处1. 有感伤痕,或涂覆层破损不接受2. L≤5.0mm,W≤0.20mm缺陷允许1处.3. 同一表面内缺陷不能超过三处,且任意两处距离≥100mm.4. 缺陷总长≤12mm.1. 有感伤痕,或涂覆层破损不接受2. L≥12.0mm,W≥0.25mm缺陷不允许.3. 同一表面内缺陷不能超过三处,且任意两处距离≥100mm.4. 缺陷总长≤20mm.轻缺陷3毛边高于0.10mm之毛边不予接受高于0.15mm之毛边不予接受轻缺陷1. 修毛边应均匀,修切面均匀、手感平滑,不允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2. I、II级面修切面宽度≤0.3mm, III级面修切面宽度≤0.4mm4色差、光泽1. ΔE≤1.73 ΔL ΔA ΔB≤1.0 (色差机)2. 参照色板,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色差3.表面应有指定光泽,不能有明显灰淡不均现象轻缺陷5缩水(痕)由于制品壁厚不均使塑料凝固收缩的快慢不同,而留下的痕迹轻缺陷正常光线下不能明显看出凹陷,以封样的程度为标准1.I、II级面的缩水深度、宽度不可测,手感平滑2.III级面的缩水深度、宽度不可测,手感无明显的凹凸感。
6接合线(熔接痕)在注塑成型中两股料流相遇,在相交处因料流冷却未完全熔合造成的痕迹轻缺陷I级面正视不可见,侧视可见允许Ⅱ级面用手指滑过测试不准有遇阻手感Ⅲ级面允许有轻微停顿的手感 IV级面≤0.2mm 差可接受不论在任何面放嵌件处周边或承受结构力的位置不应有接合线7注不满(欠料)注塑件局部的结构不完整表面或结构上不可有射料不足现象轻缺陷8拉白(顶白)在注塑过程中局部受力后,在制品表面留下的泛白的痕迹轻缺陷I级面不可有拉白,Ⅱ、Ⅲ级面不可有明显看出拉白,其结构不可影响(如影响结构则一律不允)9弯曲变形制品变形度小于:L*2/1000轻缺陷10油污渍制品内、外表面及边缘不可残留油渍及污渍(可抹去)轻缺陷11喷涂1. 喷涂表面应平整、均匀,不允许有露底、垂流、泛白、污渍等缺陷2. 各面的孔及散热孔均不允许有堵孔3. 有要求喷涂的制品外露(及装配后可见)部分均不得露底4. I、II、III、IV级面不允许有油漆飞溅点轻缺陷12丝印1. 丝印颜色检验同色差要求轻缺陷二、塑料件材质、喷涂、丝印其性能检查 NO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规格值及限度缺陷类别1螺柱承受力包括对普通螺柱、嵌件螺母等以1.5-2倍的工艺要求锁紧力(6-7公斤力),用生产指定螺钉,进行破坏性测试螺柱与螺钉接触面、柱面及螺柱根部略有发白但无开裂, 均为合格。
重缺陷2喷涂层附着力1.被检测表面用刀片划成100个(1mmx1mm)的方格,然后贴上宽12mm的3M粘胶带并以90°的角度拉开无一个格子被拉开为合格重缺陷2.被检测表面的丝印字符或图符处,用3M粘胶带完全贴上并以90°的角度拉开无断划或毛刺出现为合格3喷涂层硬度用削好的铅笔(笔芯露长约3mm)与被检测表面保持45°度夹角,用力(约150g-200g,笔芯不折断为度)压住铅笔向前方推移约40mm-50mm,划五道无特殊指定,铅笔硬度为1H(中华牌系列)划痕无明显的破损迹象,为合格重缺陷4喷涂层耐磨度取一棉签浸90%酒精液,用力(约0.5kg)在被检测表面往复推移手持类制品:30次内无泛白,50次内无脱漆为合格;普通制品:20次内无泛白,35次内无脱漆为合格(往复为一次)重缺陷5材料材质材质检测在需要时委托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或检验机构的标准进行检验按照国家标准或检验机构的标准进行重缺陷6材料阻燃性委托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或检验机构的标准进行检验按照国家标准或检验机构的标准进行检验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