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35745656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 高一生物 复习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复习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选材原因自花传粉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杂交结果可靠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很容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豌豆花大:容易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操作;豌豆生长周期短:实验周期短,得出实验结果的时间短易于栽培:实验成本更低,更容易进行后代个体数量多:数学统计时实验结果更接近理论值籽粒保留在豆荚中:不会散落种子,实验结果更真实。2.杂交实验法去雄人工授粉套袋含义:含义: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目的:目的:防止自花传粉对实验干扰采集雄蕊时机:采集雄蕊时机: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采集(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操作:操

2、作:将采集到的花粉涂(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套袋:套袋:防止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所得后代为人工授粉的结果套袋套袋:套袋:防止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3.孟德尔两大定理分离定理n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n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n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DdDd体细胞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配子分离后的遗传因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n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n在形成配子时:l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l决定不同性状的遗

3、传因子自由组合。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YyRrYyRrYRyRYryr3.孟德尔两大定理分离定理4.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推理测交实验结果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实验验证推理结果推理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实验验证推理结果5.定理应用判断显隐性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杂交法杂交法红花红花白花白花红花红花白花白花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红花为

4、显性,白花为隐性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红花:白花红花:白花=1:1无法判断显隐性无法判断显隐性自交法自交法红花红花红花红花白花白花白花白花红花红花红花:白花红花:白花=3:1白花白花白花:红花白花:红花=3:1无法判断显隐性无法判断显隐性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无法判断显隐性无法判断显隐性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亲本交配类型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1:2:1aaAaAa:aa=1:1AA:Aa=1:1全为显性显性:隐性=3:1全为隐性全为显性显性:隐性=1

5、:1全为显性5.定理应用已知亲代基因型推后代分离比若子代全为显性若子代全为隐性若子代显:隐=3:1若子代显:隐=1:1则亲本为AA _则亲本为aa aa则亲本为Aa Aa则亲本为Aa aa5.定理应用已知后代分离比推亲代基因型自交法自交法待测个体自交待测个体自交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待测个体为杂合子不出现性状分离不出现性状分离 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测交法 待测个体待测个体 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后代只有后代只有1种类型种类型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后代出现后代出现2种类型种类型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常用于植物的鉴别常用于植物的鉴别)(常用于

6、动物的鉴别常用于动物的鉴别)花粉鉴别法花粉鉴别法杂合子的某些性状可以从花粉的比例直接鉴定,杂合子的某些性状可以从花粉的比例直接鉴定,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5.定理应用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表现形式,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表现形式,F1自交后代有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种表现型,其性状分离比为型,其性状分离比为1:2:1。(实质为(实质为AA和和Aa的表型不一致)的表型不一致)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AA红色红色 Aa粉色粉色 aa白色白色完全显性:完全显性:AA、

7、Aa红色红色 aa白色白色5.定理应用特殊分离比致死现象致死现象显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2Aa:1aa隐性纯合致死:隐性纯合致死:1AA:2Aa配子致死配子致死胚胎胚胎致死致死显性配子致死:显性配子致死:A致死,致死,a存活存活隐性配子致死:隐性配子致死:a致死,致死,A存活存活从性遗传从性遗传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有等位基因有2个以上,这些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个以上,这些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如:人类人类ABO血型:血型:IA、IB、iA型血型血:IAIA、IAiB型血型血:IBIB、IBiAB型血型血:IAIBO型血型血

8、:ii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含A的配子与含a的配子育性相同AA、Aa、aa的个体成活率相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A对a为完全显性,即AA和Aa的表型一致统计的子代个体足够多不从性遗传“AaBb”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产生的四种雌雄配子比例相等且生活力相同AA、Aa、aa的个体成活率相同,BB、Bb、bb的个体成活率相同AA和Aa的表型一致,BB和Bb的表型一致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子代样本数量足够大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5.定理应用3:1和9:3:3:1分离比出现要满足的条件杂合子(A

9、a)自交后代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含含A A的配子与含的配子与含a a的配子育性相同的配子育性相同 (1)含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全部死亡1显:1隐 (2)含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全部死亡全显 (3)含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50%死亡 2显:1隐 (4)含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50%死亡5显:1隐AAAA、AaAa、aaaa的个体成活率相同的个体成活率相同 (1)AA胚胎致死 2显:1隐 (2)aa胚胎致死全显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A A对对a a为完全显性,即为完全显性,即AAAA和和AaAa的表型一致的表型一致 不完全显性(AA和Aa的表型不一致)2显:1隐统计的子代个体足够多统计的子代个

10、体足够多不从性遗传不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中3显:1隐,中1显:3隐5.定理应用3:1和9:3:3:1分离比出现要满足的条件“AaBb”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产生的四种雌雄配子比例相等且生活力相同产生的四种雌雄配子比例相等且生活力相同5.定理应用3:1和9:3:3:1分离比出现要满足的条件(1)AB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5:3:3: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F1做父(或母)本】1AaBb:1Aabb:1aaBb:1aabb【aabb做父(或母)本】(2)Ab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7:1:3: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

11、Bb:1aabb【F1做父(或母)本】1AaBb:1Aabb:1aaBb:1aabb【aabb做父(或母)本】(3)aB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7:3:1: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F1做父(或母)本】1AaBb:1Aabb:1aaBb:1aabb【aabb做父(或母)本】(4)ab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8:2:2:0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F1做父(或母)本】无子代【aabb做父(或母)本】(5)ab雄配子(或雌配子)50%致死17:5:5:1 F1(AaBb)测交后代:2AaBb:2Aabb:2aaBb:1aab

12、b【F1做父(或母)本】1AaBb:1Aabb:1aaBb:1aabb【aabb做父(或母)本】“AaBb”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AAAA、AaAa、aaaa的个体成活率相同,的个体成活率相同,BBBB、BbBb、bbbb的个体成活率相同的个体成活率相同AAAA和和AaAa的表型一致,的表型一致,BBBB和和BbBb的表型一致的表型一致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5.定理应用3:1和9:3:3:1分离比出现要满足的条件(1)AA胚胎(或BB胚胎)致死6:2:3:1或6:3:2: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1aabb(2)aa胚胎(或

13、bb胚胎)致死3:1:0:0或3:0:1:0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 或1AaBb:1aaBb(3)AA胚胎和BB胚胎致死4:2:4: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1aabb(4)aa胚胎和bb胚胎致死9:3:3:0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1)AA和Aa(或BB和Bb)的表型不一致3:1:6:2:3:1或3:6:3:1:2:1 F1(A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1aabb(2)AA和Aa的表型不一致,BB和Bb的表型不一致1:2:1:2:4:2:1:2:1 F1(A

14、aBb)测交后代:1AaBb:1Aabb:1aaBb:1aabb“AaBb”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子代样本数量足够大子代样本数量足够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5.定理应用3:1和9:3:3:1分离比出现要满足的条件变型表型对应的基因型测交结果15:115:115(15(9A_B_+3A_bb+3aaB_9A_B_+3A_bb+3aaB_):):1 aabb1 aabb3:19:79:79 A_B_:9 A_B

15、_:7(7(3A_bb+3aaB_+1aabb3A_bb+3aaB_+1aabb)1:313:313:313(13(9A_B_+3A_bb+1aabb9A_B_+3A_bb+1aabb):):3aaB_ 3aaB_ 或或 13(13(9A_B_+3aaB_+1aabb9A_B_+3aaB_+1aabb):):3A_bb3A_bb3:19:6:19:6:19A_B_:9A_B_:6(6(3A_bb+3aaB_3A_bb+3aaB_):):1aabb1aabb1:2:19:4:39:4:39A_B_:9A_B_:4(4(3A_bb+1aabb3A_bb+1aabb):):3aaB_ 3aaB_ 或

16、或 9A_B_:9A_B_:4(4(3aaB_+1aabb3aaB_+1aabb):):3A_bb3A_bb1:2:112:3:112:3:112(12(9A_B_+3A_bb9A_B_+3A_bb):):3aaB_3aaB_:1aabb 1aabb 或或 12(12(9A_B_+3aaB_9A_B_+3aaB_):):3A_bb3A_bb:1aabb1aabb2:1:11:4:6:4:11:4:6:4:11AABB 1AABB:4:4(2AABb+2AaBB)(2AABb+2AaBB):6:6(4AaBb+1AAbb+(4AaBb+1AAbb+1 1aaBB)aaBB):4:4(2Aabb+2aaBb)(2Aabb+2aaBb):1aabb1aabb1:2:1(0:0:1:2:1)5.定理应用Aa连续自交和连续自由交配后代的概率计算Aa连续自交Aa连续自交(逐代淘汰aa)5.定理应用Aa连续自交和连续自由交配后代的概率计算Aa连续自由交配Aa连续自由交配(逐代淘汰aa)5.定理应用Aa连续自交和连续自由交配后代的概率计算AAAaaaAa连续自交Aa连续自交(逐代淘汰aa)Aa连续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