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35745593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中考政治教案范文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23中考政治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中考政治教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备战20-年中考,必须充分做好复习备考工作,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试题及本届学生的实际,及时找出问题,研究对策,对症下药,奋力拼搏,以的决心、最充沛的精力、最有效的措施,确保我校20-年中考再创佳绩。 二、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110周),把初一初三考点每一单元安排3-4节课时间复习,引导学生对知识系统和

2、结构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讲练结合,明确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到哪个程度。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1114周)划分为三个版块即心理与品德、法律知识、国情与责任进行复习,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印发相关的复习资料。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热点复习(1517周),以重大时事为材料,切入书本理论分析社会问题。 第四阶段:冲刺复习(18周),本阶段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模拟训练为主要方式。 三、教学建议: 1、 转变观念,新课改“进头脑”。 要求全体政治老师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教出兴趣。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备课

3、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 2、 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加强备课组的管理,实施分工合作备课,鼓励提倡电子备课;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 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要求各位政治教师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

4、、教学研究的能力;开展系列的基本功、教研评比活动,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请相关高级教师、带教老师跟踪听青年教师的课;努力请进名家示范上课、做讲座,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机会。 四、教学措施: 1、改革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益,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扣中考题型、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渗透能力。每节课尽量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量适当,材料、例题典型,代表性强,重视课堂教学小结、题型分析,精讲精练,善于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 2、依纲靠本,狠抓双基。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时效性,精挑细选,密切与中考接轨

5、。同时,对于每章节的重点基础知识,要求严格,一定要牢固掌握。 3、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社会理论和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解题要领,答题技巧,使学生学会抓规律、抓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 4、加强目标分层辅导,切实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对于上层的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课外辅导材料,引导他们自学,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下层学生,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纠正的训练方法,及时肯定他们

6、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5、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科学的记忆方法,审题、解题、答题的技巧技能方法,语言表达艺术等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考,以提高学习实效和应考能力。 6、研究中考试题,捕捉中考动向。在教学、组织复习时要重视加强对近三年“中考说明”和中考试卷的研究,总结得失,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复习方法,做到专题性复习、选择性训练、拓展性讲评,针对性矫正相结合。同时,注意收集中考的新信息、新材料,关注中考形势,捕捉中考动向,精心编制训练题。 总之,中考复习,是一项繁杂的任务,需要锻炼各种能力,考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平时的考试经验,

7、按照老师的指导,多角度多方面去调整准备,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中考政治教案2 一、基本国策、战略方略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基本路线、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理论体

8、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四条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

9、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

10、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5.要解决我国存在的诸如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8.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19.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

11、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0.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6.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

12、有制经济。 30.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最、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13、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来源:学科网Z-K 5.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7.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1.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4.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

14、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六、特点、特征 1.我国现阶段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人口现状的特点: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七、内涵、含义、定义 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

15、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4.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