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

上传人:凌云****90 文档编号:35745456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教案6数学苏教(下)(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课件适用教材苏教版第3课时比例的性质教材第38页例4和练习七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多媒体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1. 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 35和1830 (2) 0.40.2和1.80.9(3) 和7.53 (4) 28 和927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比例的意义和利用意义来判别是否成比例的相关知

2、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2出示例4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1)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2)学生任意写一个

3、比例并验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已通过思考、交流、讨论的方法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使学生体会知识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思考里哪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 规律,再验证)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试一试”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练一练”

4、练习十第1、2题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3、4题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本节课在教学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外项时,以学生自学为主,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习中,老师可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尝试探究规律。探索时,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的习惯。第4课时解比例教材第40页例5,练习七第59题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2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多媒体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

5、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出示例5(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设计意图:通过“放大”与“缩小”的知识,引入带有未知数的比例,使学生初步认知“解比例”的意义。)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

6、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设计意图:从不熟悉的“解比例”到熟悉的“解方程”,这个引导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转变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1总结解比例的过程。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

7、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2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六、课堂作业练习七第9题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这节课的引导中,要先引导学生按比例放大图形,再把相关数据组成比例,用字母“x”表示比例中的未知项,列出比例式,最后解比例。在引导学习解比例时,重点利用旧知的迁移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在比较分析中,把握规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这节课的引导中,通过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力图让学

8、生在实际应用中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第5课时比例尺教材第4344页例6和练习八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多媒体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

9、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设计意图:对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地图,通过“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几张地图大小不一样,而表示的实际距离却相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聚焦依据比例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从而引出比例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关比例尺的内容。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

10、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之后马上问: “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二是让学生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

11、意义。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比例尺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设计意图

1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放大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两种比例尺基本形式之间的转换,并准确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练一练”第1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2.5厘米10千米,要把后项的千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3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的地图,引发学生的思考,再通

13、过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个概念,强化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对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同时使其明白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整节课的教学引导都是围绕比例尺展开,教学内容层层相扣,通过各种形式的“说”与“练”来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感受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教材第4445页例7和练习八1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2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

14、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1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2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多媒体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回顾,也为比例尺的应用做好铺垫。)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1教学例7(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吗?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归纳分析“比例尺”的三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比例尺”的各种量的计算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