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35744591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名师教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教學目標1.瞭解語言文明知識及講文明的重要性。2.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禮儀素養,加深對禮貌用語的理解和運用。3.能簡單講述身邊的不文明現象或令人感到溫暖的行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學重難點通過發現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並進行評價,學會勸阻不文明行為。交流中要做到語言、行為都禮貌得體。教學課時1課時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文明禮貌是人的一張通行證,是人的第一張名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板書課題)二、議一議,說一說1.教師出示身邊的“小事”圖片。學生交流每一幅圖片所反映的內容。第一幅:上公車時有人插隊。第二幅:有個小朋友在公共場合亂塗亂畫。

2、第三幅:有個同學進門之後,看見後面有人,主動扶著門,讓後面的人進來。第四幅:一位叔叔在清理地上小狗的便便。2.指名評價圖片中人物的行為,說說你的看法。3.師:我們的身邊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你的身邊還有哪些類似這樣的“小事”呢?(1)小組內交流身邊類似的小事,記錄員負責記錄分類。(2)分類討論這些小事的影響。(3)小組代表展示討論結果。注意說清楚是哪一件事,是文明的還是不文明的。組內成員的看法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三、總結交流學生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禮儀。1.尊重他人。對待長輩容易做到尊重,對待同輩卻不容易做到。一個人與別人交往,不管別人是什麼

3、樣的人,自己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2.做事情要懂得適度。(1)做任何事都要適度,待人接物要做到適可而止。(2)與別人打招呼,時間不能太長;人家還有別的事,你硬要拉住別人,不合適。(3)別人在做事,你硬要拉住他,跟他說話,不合適。(4)在教室說話聲音太大,全班就只聽見你一個人的聲音,不合適。3.學會自律。自律就是對自己要求嚴格。有些人對自己放鬆要求,對別人卻嚴格要求,把別人的小錯當作很大的錯誤,把自己的錯當作很小的錯誤,別人有錯他不饒人,自己有錯就原諒自己。這顯然不是自律的表現。4.學會寬容和體諒。凡事要多為別人考慮一些,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得失。俗話說:己所不欲

4、,勿施於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四、運用拓展師:如果你身邊出現了不文明的現象,你會怎樣去勸阻他們呢?比如:有人在公車裡抽煙,有人在大街上隨地吐痰,有人在超市購物結帳時不排隊1.小組合作交流。(1)有條理地說說自己對課件中出示的“小事”的看法。(2)小組成員認真傾聽,給予評價。(3)小組長匯總意見,代表小組發言。2.分組展示。(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使用文明用語)3.課外實踐作業,選做:(1)回家對家人描述自己看到的身邊的某件“小事”,並說清楚自己的看法。(2)將課堂內容講給家人聽。教學板書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文明禮貌 尊重他人教學反思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對“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養成還需要著重培養。因

5、此我希望通過本次口語交際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禮儀。所以本節課的設計是通過教材上的圖片所反映的生活現象,讓學生去說、去評價,再引申到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對類似事情的評價,最後讓他們去勸一勸那些做得不夠文明的人,遵從學生認知發展規律,讓學生有話可說。最後的勸說,如果能以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會更加生動,讓人印象深刻。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2019春期正式使用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第五单元课文后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全册共安排了7个语文园地)。全册内容共安排了

6、4次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了7次习作,第三组课文后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第五单元的课文后面安排了一次习作例文欣赏,共两篇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识字加油站拓展识字。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附录部分包括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识字和写字各250个。教材继续以

7、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学寓言、明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奇妙的大自然,走进想象世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走进童话世界。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二、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

8、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8.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他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四、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1.继

9、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

10、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

11、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三)口语交际的教学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本学期计划习作12篇,坚持写日记。(五)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6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