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35744585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教案 送1-6年级教学计划(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 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课本第68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教学准备】课件、熊猫玩偶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几个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二、

2、探究新知1.观察实物。(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师:现在,每组同学请出自己今天带来的小客人,让它和我们一起学习吧。(每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准备的熊猫玩偶,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2) 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预设1:我看到了熊猫的脸,肚子和脚预设2:我看到了熊猫的一直胳膊,一只耳朵预设3:我看到了熊猫的后背和尾巴预设4: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3) 换位观察,建立表像。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

3、说边用手比画比画。)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4) 重点观察,对比辨析。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别。)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2.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师:同学们想

4、一想,从他们各自的角度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想过之后,举手发言。)(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师:请每组的4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师:如果你是小红、小丽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3)运用表像,正确判断。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课件出示。)(4)总结方法,提升认识。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预设: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熊猫玩具的。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每个人都全面地看到熊猫玩具?预设1:四人围着熊猫玩具边

5、转边观察。预设2:转一转熊猫玩偶。3.即时训练,强化新知。完成课本第68页“做一做”。(1) 学生独立完成。(2) 先同桌两人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三、巩固运用1.完成课本第70页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点名汇报。2.完成课本第71页第4题。(1)找不同点,相似的不要混淆了。(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学练优或新领程本课时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图形不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围绕着“经历一体验一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去获取和领悟感性材料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6、。学生学习兴趣普遍较高。XX-XX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RJ)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

7、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

8、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成绩目标通过本期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

9、的基本知识:会做数的组成的题,会看图写算式,会按要求写出数的相邻数,为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力争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90分以上。具体目标:期中考试:校内第一期末考试:校内第一县抽测考试:全县第一六、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1) 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

10、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5、 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

11、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7、 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课时安排:(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四)认识图形(3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1数11

12、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数学乐园(1课时)(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XX-XX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RJ)上册教学计划一、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

13、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班级情况分析 二(3)班共有54名学生、二(4)班共有55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

14、法(一)(二)、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其中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以及认识时间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四、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15、,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五、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