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5648005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5篇 “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那么高一语文说课稿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语文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

2、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3、 、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是谁陈情? 李密( 224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

5、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作业布置:

6、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高一语文说课稿篇2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篇目再别康桥。(课件展示题目)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说教学板书四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 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对整个文学鉴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别康桥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契合了新课标特别关

7、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诗歌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可以说是诗坛的一棵常青树,因为它始终回荡着美的旋律。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2、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

8、感受。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以上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 (2)、能力目标: 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领悟诗情,赏析诗歌画面、诗意美。 教学难点: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由于高一年级学生对诗歌鉴赏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应将鉴赏搞得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

9、们愿听爱读,积极主动地鉴赏作品的习惯。加上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反复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进行赏析并对重要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进行审美体验。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体现的作者情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4

10、、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它音形色兼具的特点,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课堂内容。 学法:反复诵读品语言,联想想象赏画面,知人论世悟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一步:导入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相关剧照,这样能引起同学对剧情的回忆,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作者简介。 力求创新,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的生活、情感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这一步骤即所谓“知人论世”,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

11、情感。 第三步: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再让学生伴随优美的乐曲进行诵读,从而感受诗歌的音乐魅力。反复诵读,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同时,也契合了大纲中重视感悟、熏陶和语感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第四步: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每一节诗歌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请个别学

12、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第五步: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进行结构上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本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 第六步:揣摩作者情感,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基调。 自古以来,离别总

13、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作者与康桥的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较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中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我从中国诗词中筛选了以下几个将离愁写得黯然销魂的诗句,与再别康桥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把握本诗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基调,以突破教学难点: 课件展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第七步:结合画面,以图引文,引导学生配乐试背全诗,再次整体感知诗歌的诗意美。 第八步:迁移应用

14、。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首诗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后作业:从内容、形式、意境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四、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高一语文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