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人教版高中生物部分教材实验易错点1、 鉴定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和50%的酒精:用切片观察要显微镜和50%的酒精,用匀浆观察不用显微镜和50%的酒精2、苏丹Ⅲ或苏丹Ⅳ是鉴定脂肪的,不能说用于鉴定脂质染色后一定要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50~60℃温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4、双缩脲试剂使用时B液不能过量,过量的硫酸铜,会产生较深蓝色的氢氧化铜,影响观察5、蛋白质变性后,肽键还在,加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出现紫色6、砖红色的深浅与还原糖含量成正比;紫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7、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观察线粒体,以免叶绿体干扰;选择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一层细胞若用菠菜,要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因为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才有)8、要用菠菜的下表皮,因为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少而大,便于观察单个叶绿体的形态9、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10、不能通过检测是否有CO2(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是否变黄)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但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CO2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来判断呼吸方式(相同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CO2更多)。
11、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的两组实验是对比实验(相互对照),设置的是有氧、无氧条件,没有对照组,都是实验组1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要用铅笔在剪去角得两端画线过滤用单层尼龙布,不能用滤纸滤纸条剪去两个角的目的:使分离的色素带平齐13、滤液细线:细、齐、直,目的: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色素带重叠可能原因:滤液细线过粗,不均匀)14、干后重复画滤液细线:增加色素在滤纸上的附着量,使实验结果更明显15、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16、滤纸条上无色素带的可能原因: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在层析液中17、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自变量的设置除了通过台灯距离实验材料的远近来设置,也可以在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1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材料选择:要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表皮细胞、叶肉细胞等无能分裂的材料19、解离时间要充分,细胞才不会重叠,也不宜过长,否则根尖细胞的结构会遭到破坏。
20、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1、切取的根尖不宜过长(根尖2—3mm),否则不容易找到分生区同时注意取材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细胞分裂旺盛)22、最好选择分裂期时间占比长的材料(因为分裂期细胞数目相对较多)计数时,应选择染色体清晰的细胞23、处于间期的细胞个数应是最多,因为间期的时间最长看到的细胞中大多有染色质,而不是染色体24、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细胞周期停止,不能看到动态变化5、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操作步骤都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但材料宜选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26、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步骤:诱导培养→材料处理(剪取根尖、固定细胞形态、冲洗)→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7、卡诺氏液的作用:固定细胞形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目的:洗去根尖表面卡诺氏液)染色剂用的是改良苯酚品红28、实验中要先低温诱导,再制片低温或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前期起作用,不影响着丝点的分开29、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30、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但运输速率一样,相同时间物质扩散深度相同)3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抽样检测法(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计数时,要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用滤纸吸取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入计数室底部再计数若先滴再盖盖玻片会使结果偏大)(4)本试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随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5)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则需要用无菌水稀释6)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的计数32、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1)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2)采集方法:诱虫器采集法(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简易采集法(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体);目测估算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