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

上传人:蓝****0 文档编号:35539257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名师教学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数学广角推理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有关逻辑推理的知识是人们在生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识,人们从事学习、科研、经济和法律活动(如侦破、审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因此,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在这样的理念下,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系列的内容渗透和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本单元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简

2、单、有条理的思考。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体验什么是逻辑推理,并能用一定的方式(如连线、列表等)辅助推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推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呈现完整地表达推理过程的三段论式文字,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习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已经开始渗透和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基础。本单元的“推理”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逻辑推理对于小学生来讲,既生僻又深奥。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仅处于能够直观感受与简单归纳的阶段,对简单的推理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是

3、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1.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切实理解逻辑推理。利用好教科书上的内容,重视本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活动中,体验用已知条件推出结论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让学生在趣味中体验什么是推理的过程,又能感受推理的重要作用。2.把握教学的重点,落实教学目标。例1的教学应重在让学生读题后梳理信息并提炼出关键信息,放手让学生去解答问题,然后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使学生会借助口头语言表述自己推理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推理的含义。例2的教学可以简化题目,改成33的方格,使学生有所体会后再呈现例题的

4、素材。3.注重学生有条理地阐述推理过程,但要把握好教学的“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清楚自己的推理过程,如教科书例1中通过“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小红的话,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样确定A(或B)是几的?”等让学生进行表述,并在学生表述不畅的地方加以辅助。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要求不要过高,只要能表达清楚即可。教学笔记第1课时 推理(1)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例1,完成教科书P106“做一做”,P107“思考题”,P108“练习二十一”第3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

5、方式辅助推理,学会简单的推理。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礼物两件。【教学提示】操作前选好合适的礼物(小、方便操作)。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简单推理“猜一猜”游戏。1.“随意”猜。教师任意选取两样文具作为礼物(不告诉学生包含的品种),然后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2.“犹豫”猜。师:礼物是橡皮和卷笔刀。让学生再次

6、猜上面手中是什么?下面手中是什么?3.“确定”猜。教师继续提示:下面手中不是橡皮。在猜物体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这么猜呢?教师打开双手,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师:从这个游戏可以看出,只要动脑筋,就能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这种思考方法通常叫做“推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推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推理(1)【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是一种既实用、又好玩的数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推理是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二、分析推理,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例1。教学笔记1.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师:从题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会完整表达,但不会有

7、意识地去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学提示】注意推理过程的表达。组织好语言,简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学情预设】学生用“排除法”叙述的比较多。也可能会根据课件中的信息,连线解决。极少数学生会采用列表法。2.互动互议,精讲引导。师: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全班汇报解题方法,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推理的思路说出结果。【学情预设】排除法。学生会直接表述。因为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雪拿的不会是语文书,但又知小雪拿的也不是数学书,所以只能是道德与法治。最后小刚拿的是数学

8、书。教师注意多找几个同学起来问一问:“你听明白了吗?”“谁听懂了他是怎样想的?”如果后期没有出现连线法或列表法,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师:只有语言表达好像还是不够清楚,怎样可以更简洁直观地表达呢?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混合在一起时不好观察,收集信息后及时对信息进行整理,有助于厘清思路。学生整理信息,教师板书,然后边表达边连线,体会连线法的优点。【学情预设】预设1:边写边画,用连线法叙述。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并引导学生对比发现,解决问题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后期解决问题。指名多名学生表述连线法的过程。预设2:边展示表格边叙述。(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

9、肯定)教学笔记【教学提示】理解每一格指的是什么。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多名学生表达列表法的过程。3.总结方法,求同引思。师: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是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的?以此使学生体会到推理时应先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板书)师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雪拿了道德与法治书?说说你的想法。师:从同学们的推理过程可以看出,在用推理解决问题时,往往不只一种方法,但不论用什么方法,一般先找到一个关键的信息(用手指向“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由这个信息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边

10、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提示】教师总结时,注意突出关键词。【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信息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来辅助推理。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1.完成教科书P106“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方法。交流时注意学生叙述语言的逻辑顺序与层次性。关注:从哪里入手?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怎么表达让这题的推理过程更简洁呢?2.完成教科书107“做一做”第2题。师:信息比较多,也比较乱,如何来整理呢?学生分类整理信息,表达自己整理信息的

11、思路。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关注: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推理的全过程。3.完成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一”第3题。【教学提示】不仅仅让学生会做题,更要让学生表达推理的过程。学生整理信息,说一说,从哪里入手?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可提醒学生借助合适的数学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用表格的方法降低思维难度。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推理过程。【学情预设】学生首先根据两个“我不是最后一名”的信息综合判断出小雨是最后一名,再根据“但是小松的成绩比我好”确定小松是第一名,小东是第二名。师:把小东说的话改一改“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小松的成绩比我的差”,最后的结果变了吗?学生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灵活进行推理的能力。4.游戏

12、猜图形。(出示课件)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最后展示“我不是三角形”。让学生随时都要全面思考问题。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都分别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5.完成教科书P107“思考题”。学生自主整理信息,尝试表达思路。当出现思路混乱或不清晰时,可降低难度,加入表格,让学生画表后完成本题,之后全班交流推理过程。【设计意图】练习均取自教科书,并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思维训练层层深入。由此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推理的能

13、力。感受解决推理问题重要的是过程与逻辑思维,而不是固定于某一种方法。四、课堂小结1.师: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2.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提示】展示学生整理信息的过程与结果,如有不好的或可改进的地方,生生互动改正。教学反思教学笔记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抽象思维(口头表述)的接受比较困难,但形象思维(连线、表格)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因此,不论是授例,还是练习,当题目比较简单时,学生可以用口头表述的方法进行推理,当题目比较复杂时,就引导学生用比较直观的连线或表格去进行分析和推理。这样的话,学生可以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高,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很容易就知道结果,但是要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推理过程有些困难,需要多引导,让他们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作业设计见微信公众号:小学生拾遗 刘老师微信号:mteacher_liu对应课时作业。 (湖北红安)盘子里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参考答案爸爸吃的是苹果,奶奶吃的是香蕉,妈妈吃的是橘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