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537899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县一中高2020级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物质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B.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不是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钾离子的C. 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D. 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答案】A【解析】【详解】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只能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A项错误;因为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外,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即静息时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被运输到神经细胞外,属于协助扩散,故B项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可

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起作用,C项正确;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被运输的物质的,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2. 下列关于生物学发展史上相关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学家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B. 斯图尔德用胡萝卜细胞培养成植株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温特用燕麦尖端和琼脂块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对植物作用具有两重性D. 科学家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代谢和遗传

3、的控制中心。【详解】A、科学家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A错误;B、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胡萝卜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C、温特用燕麦尖端和琼脂块实验证明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没有揭示生长素的生理特点两重性,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3. 血液中的CO2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生成碳酸后解离出H+,H+刺激位于延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下列叙述正

4、确的是()A. 剧烈运动会导致H+浓度升高从而使内环境变为酸性B. H+刺激化学感受器后会引起膜外K+内流并产生兴奋C. CO2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过程需依赖完整的反射弧D. 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送O2时气体中不能含有CO2【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其中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2、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哺乳动物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会导致内环境的pH有所降低,但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

5、中存在缓冲物质,A错误;B、兴奋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导致的,B错误;C、CO2浓度变化可以使一些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该过程依赖完整的反射弧,C正确;D、给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输送O2时气体中应含有一定的CO2,以刺激呼吸,D错误。故选C。4. 为探究脱落酸(ABA)对水稻初生根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两种水稻种子用不同浓度的ABA溶液处理,3d后测量并统计水稻初生根的长度(单位:cm),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水稻品种ABA溶液的浓度1mol/L0.5mol/L0.1mol/L0mol/LZH114

6、.45.06.26.6IR29303.8485.2A. ABA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B. 水稻不同部位的细胞对ABA的敏感程度有差异C. ABA对水稻初生根的抑制效果与ABA浓度有关D. ABA直接参与水稻初生根细胞生长的代谢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1、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

7、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2、由图表可得出:ABA能抑制水稻初生根的生长,且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详解】A、该实验只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处理了两种水稻种子,3d后测量并统计水稻初生根的长度,其它组织和器官没研究,所以不能得出ABA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的结论,A错误;B、该实验只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处理了水稻种子

8、,其它组织和器官没研究,所以不能得出水稻不同部位的细胞对ABA的敏感程度有差异的结论,B错误;C、与0mol/L对比可知,ABA溶液处理的水稻初生根长度都更短,说明ABA能抑制水稻初生根的生长,且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C正确;D、ABA是直接参与水稻初生根细胞生长的代谢活动,还是间接参与,该实验没有验证,得不出结论,D错误。故选C。5.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金属铬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将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分为了甲、乙、丙、丁、戊、己共6组,甲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为实验组,实验组每天分别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铬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脑组织铬的含量及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9、。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脑组织中铬的含量和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B. 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时,通过自由扩散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C.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的增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不断上升D. 各实验组铬溶液应等梯度浓度,其结果应求多只小鼠数据的平均值【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详解】A、该实验的因变量

10、是脑组织中铬的含量和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自变量是灌喂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铬溶液,A错误;B、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时,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神经元,自由扩散是跨膜运输方式,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不跨膜,B错误;C、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不断下降,C错误;D、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各实验组铬溶液应等梯度浓度,其结果应求多只小鼠数据的平均值,D正确。故选D。6. 乌桕大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有斑纹和无斑纹是一对相对性状,长触角与短触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

11、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且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下列有关该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确定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B.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确定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确定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用F1的雄蛾作父本进行测交实验,理论上子代分离比为1:1:1:1【答案】C【解析】【分析】在ZW型性别决定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由题中信息“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

12、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可判断有斑纹、长触角为显性性状。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说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因为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可判断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A正确;B、由题中信息“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可推出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C、上述实验数据中没有提到长触角个体和短触角个体的性别比例,所以不能确定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

13、误;D、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因为双杂合子,可以产生四种比值接近的配子,所以用F1的雄蛾作父本进行测交实验,理论上子代分离比为1:1:1:1,D正确;故选C。7. 我国于今年3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推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氢能的研发。研究表明,当生物细胞内H浓度过大时,细胞可在氢化酶(其活性受到细胞中O2浓度的抑制)的作用下将其转化成H2,这为大力发展生物制氢提供了可能。下图表示生物制氢流程,请回答:(1)图中和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和_。(2)细胞内由H产H2的过程受氢化酶催化,其影响因素除O2浓度外,还包括_等(

14、答出两个即可)。(3)光照下绿藻等植物几乎不能产生H2,原因是_。有研究指出,缺硫能够促进衣藻(绿藻中的一种)产氢,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简要实验思路) _。【答案】(1) . 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光反应# (2)温度、pH (3) . 绿藻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抑制了氢化酶的活性,使其不能催化H转化为H2 . 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硫的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衣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的产氢量。【解析】【分析】图中过程为微生物在利用糖类等有机物发酵的过程,微生物的发酵即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H。过程是藻类等生物在光照将H2O分解形成H,即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小问1详解】由

15、图可知,过程为微生物在利用糖类等有机物发酵的过程,微生物的发酵即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H。过程是藻类等生物在光照将H2O分解形成H,故过程应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小问2详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小问3详解】光照下绿藻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O2,导致细胞内O2浓度升高,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催化H转化为H2的氢化酶,其活性将受到细胞中O2浓度的抑制,故在光照下绿藻等植物的产氢过程受到抑制。设计实验验证缺硫能够促进衣藻产氢,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硫,因变量是衣藻的产氢量,故可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硫的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衣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的产氢量。【点睛】本题以生物产氢流程为情境,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实验设计思路,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体现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8. 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血糖浓度随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