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264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上海市风华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 ( )A. B. C. D.参考答案:B2. 已知f(x)=log(x22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1,+)B(2,+)C(,0)D(,1)参考答案:C【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分析】令t=x22x0,求得函数的定义域,且f(x)=g(t)=logt,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本题即求函数t=x22x在定义域内的减区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t=x22x在定义域内的减区间【解答】解:令t=x2

2、2x0,求得x0,或x2,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2,+),且f(x)=log(x22x)=g(t)=logt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本题即求函数t=x22x在定义域内的减区间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t=x22x在定义域内的减区间为(,0),故选:C3. 已知A B,且B=写出满足条件A的所有集合。参考答案:解:依题意可得, 当A=时,,符合题意; 当时,略4. (5分)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

3、互相平行;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参考答案:B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对于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判定可依据课本中有关定理结论进行判断,也可列举反例从而说明不正确即可解答:解:观察正方体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结合课本中在关线面位置关系的定理知,正确对于,AB、AD都平行于一个平面AC,但它们不平行,故错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5. 集合,那么( )A. B. C. D. 参考答案:A6. 已知集合M=x|3x5,N=x|

4、5x5,则MN=()Ax|5x5Bx|3x5Cx|5x5Dx|3x5参考答案:B【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由题意已知集合M=x|3x5,N=x|5x5,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集合M=x|3x5,N=x|5x5,MN=x|3x5,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集合和交集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7. 已知|=2|0,且关于x的方程x2+|x+?=0有实根,则向量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A,B0,C,D,参考答案:A【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利用二次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及已知条件求出夹角【解答】解:设两向量,的夹角为,关于

5、x的方程x2+|x+?=0有实根,则有=|24?0,即|24|?|cos0,|22|2?cos0,即cos,(0),则,故选A8. 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八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0 89 90 95 92 94 93 90求此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90,91 B 90 , 92 C93, 91 D 93 , 92参考答案:A此数据的众数是90;把这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9,90,90,90,92,93,94,94,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 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其对应的几何体是()ABCD参考答案:A【考点】L8: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分析】根据

6、题意,B、D两项的视图中都应该有对角线为虚线的矩形,故不符合题意;C项的正视图矩形的对角线方向不符合,也不符合题意,而A项符合题意,得到本题答案【解答】解:对于A,该几何体的三视图恰好与已知图形相符,故A符合题意;对于B,该几何体的正视图的矩形中,对角线应该是虚线,故不符合题意;对于C,该几何体的正视图的矩形中,对角线应该是从左上到右下的方向,故不符合题意;对于D,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矩形中,对角线应该是虚线,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y=1,y=x0By=lgx2,y=2lgxCD参考答案:D【考点】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分析】知道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

7、法则可以确定一个函数,从而来判断每个选项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都相同,这样便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y=1的定义域为R,y=x0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By=lgx2的定义域为x|x0,y=2lgx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Cy=|x|的定义域为R,y=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D.,两函数为同一函数,即该选项正确故选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an是等差数列,d为其公差,Sn是其前n项和,若只有S4是Sn中的最小项,则可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1 d0 a40 a50 S70 S80参考

8、答案:【考点】8F:等差数列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到a50,a40进一步得到d0,然后逐一判断结论得答案【解答】解答:解:由已知条件得到a50,a40d0故正确=7a40正确, =4(a4+a5)无法判断其正负,故错误正确的结论是故答案为:【点评】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求和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在于得到公差d的符号,是中低档题12. 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3. 若两个非零向量满足|,则向量与的夹角的大小为.参考答案:(1,1)14. 在长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参考答案:平行15. 设函数,区间M=a,b(其中a

9、b)集合N=y|y=f(x),xM,则使M=N成立的实数对(a,b)有 个参考答案:3【考点】函数的表示方法【分析】先对解析式去绝对值写成分段函数,在每一段上考虑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当x0时,令M=0,1验证满足条件,又因为x1时,f(x)=x 故不存在这样的区间当x0时,令M=1,0验证满足条件又因为x1时,f(x)=x 故不存在这样的区间又当M=1.1时满足条件故答案为:316.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函数的图象关于点(,0)对称;正弦函数在第一象限为增函数;若,则,其中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_(填写正确命题前面的序号)参考答案: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处理有关

10、命题的正误.详解:把x=代入函数得 y=1,为最大值,故正确 结合函数y=tanx的图象可得点(,0)是函数y=tan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故正确正弦函数在第一象限为增函数,不正确,如39060,都是第一象限角,但sin390sin60若 ,则有 2x1=2k+2x2,或 2x1=2k+(2x2),kz,x1x2=k,或x1+x2=k+,kz,故不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掌握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7. 设a1,若仅有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axlogayc,这时a的取值的集合为_参考

11、答案:2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12分)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M、N分别是AB、AA1、BC1的中点()求证:MN平面ABC;()再若AC=BC,BB1=AB,试在BB1上找一点F,使A1B平面CDF,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连接A1H(H为B1C1的中点),由M、N分别为AA1、BC1的中点可得,MNA1H,又A1H?平面A1B1C1,MN?平面A1B1C1,即可证明MN平面ABC()作DEA1B交A1B于E,延长

12、DE交BB1于F,连接CF,则A1B平面CDF,点F即为所求,根据CD平面AA1BB,A1B?平面AA1B1B,则CDA1B,A1BDF,DFCD=D,满足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则A1B平面CDF解答:()证明:连接A1H(H为B1C1的中点),由M、N分别为AA1、BC1的中点可得,MNA1H,又A1H?平面A1B1C1,MN?平面A1B1C1,MN平面A1B1C1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从而有MN平面ABC;()作DEA1B交A1B于E,延长DE交BB1于F,连接CF,则A1B平面CDF,点F即为所求CD平面AA1B1B,A1B?平面AA1B1B,CDA1B又A1BDF,DFCD=D

13、,A1B平面CDF此时点F为B1B的中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应熟练记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属于中档题19. (12分)(本小题12分)某海轮以30 n mile/h的速度航行,在A点测得海面上油井P在南偏东60方向,向北航行40 min后到达B点,测得油井P在南偏东30方向,海轮改为北偏东60的航向再行驶80 min到达C点,求P、C间的距离参考答案:解:如图2,在ABP中,AB3020,APB30,BAP120,根据正弦定理,得:,BP20.在BPC中,BC3040. 由已知PBC90,PC20(n mile) 图2答:P、C间的距离为20 n mile.略20. 三角比内容丰富,公式很多,若仔细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