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188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民办公益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四个结论:每一条直线都有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倾斜角是钝角的直线,斜率为负数;方程与方程y+1=k(x2)可表示同一直线;直线l过点P(x0,y0),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为x=x;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参考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无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由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知,倾斜角是钝角的直线,斜率为负数;,方程(x2)与方程y+1=k(x2)(xR)

2、不表示同一直线;,直线l过点P(x0,y0),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为x=x;【解答】解:对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无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故错;对于,由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知,倾斜角是钝角的直线,斜率为负数,正确;对于,方程(x2)与方程y+1=k(x2)(xR)不表示同一直线,故错;对于,直线l过点P(x0,y0),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为x=x0,正确;故选:B2.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有如下对应值表:x1234f(x)6.12.9-3.5-1那么函数f(x)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A. (-,1)B. (1,2)C. (2,3)D. (3,4)参考答案:C【分析

3、】由表中数据,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出结果.【详解】由表可知,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f(x)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零点存在性定理,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是关键,是基础题.3.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28,则其前10项之和为 A 140 B280 C168 D56参考答案:A略4. 已知集合A=x|x23x0,B=x|1x3,则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0,1)B(0,3C(1,3)D1,3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Venn图得到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B(?UA)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关系进行求解【解答】解:A=x|x23x0=x|x3或x0,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

4、合为B(?UA)则?UA=x|0x3,则B(?UA)=x|1x3=(1,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利用Venn图表示集合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成等比数列,则其公比为( )A1 B2 C3 D4参考答案:C略6. 已知an是等比数列,a4a7=512,a3+a8=124,且公比为整数,则公比q为( )A2 B-2 C D参考答案:B略7. 在f(m,n)中,m,n,f(m,n)N*,且对任何m,n都有:()f(1,1)=1,()f(m,n+1)=f(m,n)+2,()f(m+1,1)=2f(m,1)给出下列三个结论:f(1,5)=9; f(5,

5、1)=16; f(5,6)=26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个A3B2C1D0参考答案:B【考点】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分析】通过观察f(1,1)=1,f(m,n+1)=f(m,n)+2推出f(m,n)=f(m,1)+(n1)?2然后得到f(m,1)=f(1,1)?2n1=2n1,即可求解f(1,5)=9; f(5,1)=16; f(5,6)=26得到结果【解答】解:由f(1,1)=1,f(m,n+1)=f(m,n)+2?f(m,n)=f(m,1)+(n1)?2又由f(m+1,1)=2f(m,1)?f(m,1)=f(1,1)?2n1=2n1,所以f(m,n)=2n1+(n1)?2,f(1,5)=f(

6、1,1)+(51)?2=9;f(5,1)=f(1,1)?24=24=16;f(5,6)=f(5,5+1)=f(5,5)+2=f(1+41,5)+2=244f(1,5)+2=169+2=14626故选:B8. 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 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A0.7B0.65C0.35D0.3参考答案:C【考点】C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分析】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结合题意,即可求出结果来【解答】解: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得;事件A=抽到一等品

7、,且 P(A)=0.65,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P(A)=10.65=0.35故选:C9. 已知向量,若,则k=( )A18 B18 C2 D6参考答案:C ,且 ,解得10. 已知函数f(x)满足:x4,则f(x)=;当x4时f(x)=f(x+1),则f(2+log23)= A B. C. D.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参考答案:略12. 点 在角 的终边上,则参考答案:-1013. 已知,且,那么 .参考答案:-18 略14. 若函数为R上的偶函数,则k= 参考答案:函数,函数为上的偶函数,即,故,化简

8、得,则解得故答案为15. 将函数y=cos2x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m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实数m的最小值为参考答案:【考点】HJ: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分析】利用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求得m的最小值【解答】解:把函数f(x)=cos2xsin2x=cos(2x+)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可得y=cos(2x+2m+)的图象,根据所得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得2m+=k+,kZ,即m=+,则m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6. 如图,y=f(x)是可导函数,直线l是曲线y=f(x)在x=4处的切线,令g(x)=,则g(4)=

9、参考答案:【考点】63:导数的运算【分析】先从图中求出切线过的点,利用导数在切点处的导数值为斜率得到切线的斜率,最后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f(4)的值,由g(x)=,则g(x)=,进而得到g(4)【解答】解:由图知,切线过(0,3)、(4,5),直线l的斜率为,由于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值为曲线的切线的斜率,所以f(4)=,f(4)=5令g(x)=,则g(x)=故g(4)=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有关曲线的切线问题常考虑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值为曲线的切线的斜率17. 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0,2),则m=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

10、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1)求不等式的解集;(2)设,若存在 ,使,求的取值范围。(3)若对于任意的,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3分(2) (3分)(3)不等式令,对称轴由已知,所以所以只要当时,恒成立即可即当时,恒成立,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分略19. 某市电力公司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为了居民节约用电,采用“阶梯电价”方法计算电价,每月用电不超过度时,按每度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度时,超过部分按每度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度时,超过部分按每度元计费.()设每月用电度,应交电费元,写出关于的函数;()已知小王家第一季度缴费情况如下:月份123合计缴费金额

11、87元62元45元8角194元8角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了多少度电?参考答案:解:()依题意,当时,当时,当时,关于的函数为()小王家一月份缴费元元,令 ,得二月份缴费元元,且元元,令 ,得三月份缴费元元,令 ,得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了度电. 略20. 已知向量.(1)若,求的值;(2)求的值.参考答案:解:(1), (2)得降次,由或,或.2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60,PD平面ABCD,PD=AD=1,点E,F分别为AB和PD中点。(1)求证:直线AF与EC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PE与平面PDB所成角的正弦值。参考答案:证明:作FMCD交PC于M.点

12、F为PD中点,FM=CD.AE=AB=FM,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MEC为直线AF与EC所成角或其补角。EM=AF=,MC=,EC=,MEC为RtMECsinMEC=(2)连接AC,BD交于O,连接EG点E,O分别为AB和AC中点。AOEG,AC平面PBD,EG平面PBD,根据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可得:EPG为PE与平面PDB所成角,RtEGP中,AO=,EG=,DE=,PE=,sinEPG=,22. 已知函数,其中常数满足(1)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若,求时的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解: 当时,任意,则 ,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同理函数在上是减函数。(6),当时,则;当时,则。(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