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186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直线被椭圆所截得的弦的中点坐标是 A(, -) B(-, ) C(, -) D(-,) 参考答案:B略2. 已知函数下列结论中 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若是的极小值点,则在区间单调递减 若是的极值点,则 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参考答案:C3. 设,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4. 可能值的个数为( )A.1 B.

2、2 C.3 D.4参考答案:B5. ()A. 1B. iC. 1D. i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得到结果即可.【详解】 故答案为A.【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题目比较简单.6. 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可得的末位数字是()A. 2B. 4C. 6D. 8参考答案:D【分析】通过观察可知,末尾数字周期为4,据此确定的末位数字即可.【详解】通过观察可知,末尾数字周期为4,故的末位数字与末尾数字相同,都是8故选D【点睛】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归纳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

3、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7. 已知盒中装有3只螺口与7只卡口灯泡,这些灯泡的外形与功率都相同且灯口向下放着,现需要一只卡口灯泡,电工师傅每次从中任取一只并不放回,则在他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ABCD参考答案:D【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分析】把本题转化为古典概率来解,他第2次抽到时,盒子中还有2只螺口灯泡与7只卡口灯泡,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公式求得他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解答】解:在他第1次抽到的是螺口灯泡的条件下,这时盒子中还有2只螺口灯泡与7只卡口灯泡,这时,第2次抽到的是卡口灯泡的概率为 =,故选D8. 登山族为了了解

4、某山高y(km)与气温x(C)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4次山高与相应的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气温x(C)1813101山高y(km)24343864由表中数据,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由此请估计出山高为72(km)处气温的度数为()A10B8C4D6参考答案:D【考点】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求出,代入回归方程,求出a,代入,将y=72代入可求得x的估计值【解答】解:由题意,代入到线性回归方程,可得a=60,y=2x+60,由2x+60=72,可得x=6故选:D9. 若命题“p(q)”与“p”均为假命题,则()Ap真q真Bp假q真Cp假q假Dp真q假参考答案:A【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由已知结

5、合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真值表,可得答案【解答】解:命题“p”为假命题,p为真命题,又“p(q)”为假命题,故命题“q”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故选:A【点评】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为载体,考查了复合命题,熟练掌握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真值表,是解答的关键10.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 )A B C D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高一年级有学生450人, 高二年级有学生750人, 高三年级有学生600人.用分层抽样从该校的这三个年级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 且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0.02, 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参考答案:1512

6、. F1,F2是椭圆+ y 2 = 1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 PF1 | ? | PF2 |的最小值是 。参考答案:113. 一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则它的体积为 ,侧面积为 参考答案:; 9。【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专题】计算题;规律型;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求解体积,侧面积公式求解侧面积即可【解答】解:一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底面半径为:;则它的体积为:V=SH=()2?3=侧面积为:33=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圆柱的体积以及侧面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4.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

7、D1的棱长为4,点E是线B1C段的中点,则三棱锥ADED1外接球的体积为 参考答案:36【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三棱锥ADED1外接球为四棱锥EA1D1DA外接球,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球的半径,即可求出三棱锥ADED1外接球体【解答】解:三棱锥ADED1外接球为四棱锥EA1D1DA外接球,设球的半径为R,则R2=(2)2+(4R)2,R=3,三棱锥ADED1外接球体积为=36故答案为:3615. 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和曲线也相切,则实数的值为 参考答案:16. 若函数为区间1,1上的奇函数,则它在这一区间上的最大值是参考答案:1 略17. 函数f(x)=ax3+3x2+2

8、,若f(1)=12,则a的值等于参考答案:2【考点】函数的值【分析】先求出f(x)=3ax2+6x,从而f(1)=3a6=12,由此能求出a的值【解答】解:函数f(x)=ax3+3x2+2,f(x)=3ax2+6x,f(1)=12,f(1)=3a6=12,解得a=2故答案为:2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BD、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为BA延长线上一点,且BD BE= BA BF,求证:(1) EFFB;(2) DFB+ DBC =90参考答案:19. (本小题14

9、分)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且过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上的四个不同的点,两条都不和轴垂直的直线和分别过点,且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求证:为定值.参考答案:()解:椭圆的方程为. ()证明:由()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根据题意, 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于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 设,. 20. 已知函数f(x)=x33x29x3(1)若函数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y=9x+b,求b的值;(2)求函数f(x)的极值参考答案:【考点】6D: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1)求导数,f(x)=3x26

10、x9,根据函数在图象上某点导数值和过该点切线斜率的关系即可求出x0的值,从而求出切点的坐标,进而求出b的值;(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容易判断导数的符号,根据极值的定义便可求出函数f(x)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解答】解:(1)f(x)=3x26x9,根据题意,;x0=0,或2;当x0=0时,f(x0)=3;切线方程为y=9x3;b=3;当x0=2时,f(x0)=25;切线方程为y=9x7;b=7;(2)f(x)=3(x3)(x+1);x1时,f(x)0,1x3时,f(x)0,x3时,f(x)0;f(x)的极大值为f(1)=2,f(x)的极小值为f(3)=30【点评】考查函数在函数图象上某点的导数的几

11、何意义,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概念及求法21. (本小题满分14分)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2)求数列的通项;(3)求数列的前项和参考答案:(1),;(2);(3).(3)9分10分相减得,11分12分13分14分.22.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AA1底面ABC,ACB=90,E是棱CC1上中点,F是AB中点,AC=1,BC=2,AA1=4(1)求证:CF平面AEB1;(2)求三棱锥CAB1E的体积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取AB1的中点G,联结EG,FG,由已知条件推

12、导出四边形FGEC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证明CF平面AB1E(2)由=,利用等积法能求出三棱锥CAB1E的体积【解答】(1)证明:取AB1的中点G,联结EG,FGF,G分别是棱AB、AB1的中点,又四边形FGEC是平行四边形,CFEG,CF不包含于平面AB1E,EG?平面AB1E,CF平面AB1E(2)解:AA1底面ABC,CC1底面ABC,CC1CB,又ACB=90,BCAC,BC平面ACC1A1,即BC面ACE,点B到平面AEB1的距离为BC=2,又BB1平面ACE,B1到平面ACE的距离等于点B到平面ACE的距离,即为2,=【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