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9478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世纪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只可能是( )ABCD参考答案:A二次函数对称轴为,故排除,又指数函数过,排除综上,故选2. 若0xy1,则()A3y3xBlogx3logy3Clog4xlog4yD参考答案:C【考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分析】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y=log4x为单调递增函数,可得答案【解答】解:函数f(x)=log4x为增函数log4xlog4y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2、,即底数大于1时单调递增,底数大于0小于1时单调递减这也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3. 已知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0,3),现将线段AB平移到CD,若点C的坐标为(6,3),则点D的坐标为( )A(2,5) B(2,6) C(6, 2) D(3,6)参考答案:B4.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2,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参考答案:B5. 对于函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在上是递增的 B.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C. 的最小正周期为 D. 的最大值为2参考答案:B6. ( )A. B. C. D. 参考答案:C7. 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则的值是A. B. C. 或 D. 根

3、据确定参考答案:A8. 函数y=sin2x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参考答案:D分析:先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再研究函数在上的符号,即可判断选择.详解:令, 因为,所以为奇函数,排除选项A,B;因为时,所以排除选项C,选D.点睛:有关函数图象的识别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由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由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由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由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由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的循环往复9. 函数f(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1,2)B(2,3)C(3,4)D(e,+)参考答案:B【考点】函

4、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零点的判断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f(x)=lnx,则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f(2)=ln210,f(3)=ln30,f(2)f(3)0,在区间(2,3)内函数f(x)存在零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程根的存在性,利用函数零点的条件判断零点所在的区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 (多选题)已知圆和圆交于不同的两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CD【分析】根据两圆的方程相减,求得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代入点的坐标,结合圆的性质,即可求解,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由圆的方程可化为圆两圆的

5、方程相减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即分别把两点代入可得两式相减可得即,所以选项C、D是正确的;由圆的性质可得,线段与线段互相平分,即中点和的中点重合,所以,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应用,其中熟记两圆的公共弦的方程的求解,以及合理应用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关于函数 (xR)有下列命题:是以2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可改写为;的图象关于对称;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其中正确的序号为_参考答案: 【分

6、析】根据函数的周期、诱导公式、对称中心、对称轴、图像平移,逐项验证,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是以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所以不正确;,所以正确;,的图象关于对称,所以正确; 由得不正确;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所以不正确.故答案为: .12. 若,则 参考答案:略13. 已知幂函数f(x)=x图象过点,则f(9)=参考答案:81【考点】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分析】由已知先求出f(x)=x2,由此能求出f(9)【解答】解:幂函数f(x)=x图象过点,f()=2,解得=2,f(x)=x2,f(9)=92=81故答案为:8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

7、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幂函数的性质的合理运用14. 对于一个底边在轴上的正三角形,边长,,采用斜二测画法做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 。参考答案:15. 已知圆O:,由直线上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在直线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则k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6. 函数f(x)在1,b(b1)上的最小值是,则b_参考答案:4【分析】由函数f(x)=在1,b(b1)上递减,可得f(b)最小,解方程可得b【详解】函数f(x)=在1,b(b1)上递减,即有f(b)=最小,且为解得b=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最值求法,注意单调性的运用,属于基础题17. 设则_参考答案

8、: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盒中有10只晶体管,其中2只是次品,每次随机地抽取1只,作不放回抽样,连抽两次,试分别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2只都是正品; (2)2只都是次品; (3)1只正品,1只次品; (4)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参考答案:(1);(2);(3);(4).【分析】(1)从8只正品中不放回抽取2只,共有56种抽取方案,从而可求概率;(2)从2只次品中不放回抽取2只,共有2种抽取方案,从而可求概率;(3)从8只正品2只次品中不放回抽取2只,共有32种抽取方案,从而可求概率;(4)从10只晶体管中不放回抽取2只,第二次取出的

9、是次品,共有18种抽取方案,从而可求概率;【详解】记“连抽两次2只都是正品”为A,“连抽两次2只都是次品”为B,“连抽两次1只正品,1只次品”为C,“连抽两次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为D则(1); (2); (3);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的求解,明确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是求解关键.19. 已知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是, 且满足:.()求与;()设,若满足: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由已知可得,消去得:, 解得或(舍),从而 ()由(1)知:. 对任意的恒成立, 即:恒成立, 整理得:对任意的恒成立, 即:对任意的恒成立. 在区间 上

10、单调递增,. 的取值范围为.20.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an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an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3)设bn=,Tn为bn的前n项和,求证:Tn3参考答案:【考点】8E:数列的求和;8H:数列递推式【分析】(1)运用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到所求;(2)运用反证法,假设数列an中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由(1)的结论,推出矛盾,即可得证;(3)把数列的通项公式放大,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后再放大得答案【解答】(1)解:n=1时, S1=a11=a1,可得a1=2,n1时, Sn1=an11,与S

11、n=an1,相减可得,an=anan1,即为an=2an1,即有数列an为等比数列,且an=2n;(2)证明:假设数列an中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由它们构成等比数列,则它们为公比为1的常数列,这与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矛盾,故假设错误,则数列an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3)证明:bn=(n2),Tn=b1+b2+bnb1+=2+1=3321. 已知等差数列an前三项的和为3,前三项的积为8(1)求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a2,a3,a1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的前n项和参考答案:【考点】8E:数列的求和;8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8G: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

12、为d,由题意可得,解方程可求a1,d,进而可求通项(II)由(I)的通项可求满足条件a2,a3,a1成等比的通项为an=3n7,则|an|=|3n7|=,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解答】解:(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a2=a1+d,a3=a1+2d由题意可得,解得或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n=23(n1)=3n+5或an=4+3(n1)=3n7(II)当an=3n+5时,a2,a3,a1分别为1,4,2不成等比当an=3n7时,a2,a3,a1分别为1,2,4成等比数列,满足条件故|an|=|3n7|=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当n=1时,S1=4,当n=2时,S2=5当n3时,

13、Sn=|a1|+|a2|+|an|=5+(337)+(347)+(3n7)=5+=,当n=2时,满足此式综上可得22.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 (2)求c的值.参考答案:(1);(2).【分析】(1)由正弦定理和二倍角公式可构造方程求得;(2)由余弦定理构造方程可求得的两个解,其中时,验证出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得到结果.【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由整理可得:解得:或当时,又 ,此时,与已知矛盾,不合题意,舍去当时,符合要求综上所述:【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易错点是求得边长后忽略了已知中的长度和角度关系,造成增根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