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7976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郴州市湘粤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右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fhB.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或在2fh间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不可能大于h参考答案:B 使侧芽部位

2、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D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几个()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需要对细胞进行一次脱分化处理和两次蛋白酶处理原代培养的细胞是指贴壁生长到发生接触抑制之间的细胞 恒温条件下,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不随细胞培养进程而改变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只要培养条件适宜,细胞都可在体外无限繁殖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构建人造皮肤、大量生产药物蛋白为防止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应将培养箱抽成真空以消毒、灭菌()A1

3、B2 C3 D4参考答案:B3. 下图为水稻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分离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滤液挥发B. 在收获季节,水稻叶片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参考答案:B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丙、丁依次是黄绿色的叶绿素b、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色的叶黄素、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A错误;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因此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B正确;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扩

4、散的快,反之则慢,据此可知,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C错误;四种色素中,丙所示的叶黄素和丁所示的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4.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参考答案:B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可以无限进行下去B. 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的水解C. 衰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D. 细胞癌变后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与正常细胞相比会有所改变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

5、掌握以下几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3)衰老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明显的变化。(4)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详解】正常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可以连续分裂的,不过一般一个细胞只能连续分裂5060次次左右就失去了分裂能力,而不能无限分裂,A错误;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因而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而不是DNA水解,B错误;衰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C错误;癌变是指在致癌因

6、子的作用下,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则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与正常细胞相比会有改变,D正确。6. 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化成动作电位B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C感受器受刺激后能直接产生感觉D感受器可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 参考答案:C7. 对于大棚栽培的农作物,下列增产措施并不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的是 ( )A.给农作物增施氮肥和镁BE(提供植物营养的肥料)B.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 C.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 D.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参考答案:D8.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

7、.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参考答案:D9. 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 AaBb 1AB:1Ab:1aB:1ab 配子间的16种结合方式 子代4种表现型 子代中9种基因型A B C D参考答案:B10. 在DNA 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位点在 DNA上定位,使其成为 DNA 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用限制酶 Hind,BamH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 4kb(1kb即1千个碱基

8、对)大小的线性DNA 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 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 AHind2个,BamH1个 BHind2个,BamH3个CHind1个,BamH2个 DHind和BamH各有2个参考答案:C11.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統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A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 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

9、联系是乙甲丙C. 图A中存在正反馈调节,图B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图A: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根据它们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可以确定食物联系为:乙甲丙。分析图B:图B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详解】A.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A中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图A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还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由图1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得出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捕食联系是乙甲丙,B正确;C.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C错误;D

10、.无法知道乙甲丙是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所以乙不一定是生产者, 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明确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反馈调节的类型,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12. 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A. 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 B. 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C. 酪氨酸的氨基多 D. 精氨酸的羧基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酪氨酸与精氨酸的区别在于酪氨酸和精氨酸的R基团不同,酷氨酸几乎不溶水,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11、R基团的不同,A正确;两者的结构中都有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这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错误;精氨酸的氨基多,C错误;精氨酸和酪氨酸的羧基一样多,D错误。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13. 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结构包括_,细菌属于_,共有食物链_条。(2)蛇占有的营养级是_。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各占一半,此时该生态系统黄雀的最大容纳量为X;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有1/5来自螳螂,其它来自蝉,那么该生态系统的黄雀最大容纳量为_。(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3)若要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_,理由是_。参考答案

12、:(1)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网) 分解者 3 (2)硝化细菌 含碳有机物(3)第四、第五营养级 1.96X(2分) (4)增加生物的种类 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14.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参考答案:B【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

13、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查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据此回答各个选项。【详解】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

14、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要理清染色体的成分,明确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酶的催化,酶能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且相关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从而才能正确判断BCD三个选项。15.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 血液 B. 体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内环境。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流的媒介。考点:本题从内环境的组成,主要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6.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