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5967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DHIV可以通过和艾滋病人握手传播参考答案:C2.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 精子:A 、a、B 、b B. 精子:Aa、BbC. 精子:AB 、aB 、Ab、ab D. 精子:A 、b参考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和a、B和b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四种精子,即AB、Ab、ab、aB,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的减数

3、分裂过程,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而能判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形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C基因工程可用来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抗逆性强的作物D科学家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导入植物中,或者改变这些氨基酸的合成途径中某种关键酶的活性,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参考答案:C4.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4、C.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5S标记参考答案:B【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用32P标记的噬

5、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详解】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B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6、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C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录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

7、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参考答案:D略6.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定时检测参考答案:C7. 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减数第次分裂正常,减数第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次分裂正常。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

8、向一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C第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D第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参考答案:C8. 阻碍番茄和马铃薯有性杂交的原因是 ( )A细胞壁 B生殖隔离 C生殖方式不同 D生存的土壤不同参考答案:B9. 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的是中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多的是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少的是碱性氨基酸。这样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这种差异决定于氨基酸的 ( ) A羧基 B氨基 CR基 D

9、碳原子参考答案:C略10. 结合右图对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若该细胞表示垂体细胞,则Y可能是生长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C.若Y表示胰高血糖素,则该细胞内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数目较多D.若Y表示神经递质,则兴奋可通过Y在细胞间进行单向传递参考答案:A11. 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参考答案:D12.

10、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参考答案:B13. 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

11、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B.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C.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D. 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会增大参考答案:A【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群落的结构、种群特征、物种丰富度与基因库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没有增加,A错误;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增加了栖息地中大熊猫的数量,栖息

12、地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可能增大,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B、D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正确。14.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 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参考答案:C15.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

13、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实验: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14、D实验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绿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参考答案:D16. 下列有关基因化学本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是遗传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B.基因是大多数生物中的一段DNAC.基因是有功能的核酸片段D.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参考答案:D17.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反射弧及其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所示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结构中发生的信号变化需要消耗ATPC乙图中b区域为兴奋部位D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ba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感受器,是效应器,是传入神经,是灰质,是传出神经,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A、在甲图中,由于与相连的上有神经节,所以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