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478127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叶东中学高二数学文摸底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 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 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参考答案:B略2. 参数方程(t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是()ABCD参考答案:D【考点】圆的参数方程【分析】根据可知x与y同号(t=1除外),将代入消掉参数t后即可判断【解答】解:,x与y同号(t=1除外),将代入消掉参数t得:x2+y2=1(xy0,x0);故选D3.

2、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3)2+y2=16相切,则p的值为( )(A) (B)1(C)2 (D)4参考答案:C4.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BC297D207参考答案:D5. 设为虚数单位,且则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参考答案:A略6. 正态总体中,数值落在内的概率是()A0.46 B0.997 C0.03 D0.003参考答案:D略7. 已知,则是成立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8. 三棱锥的高为,若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则为的( )A内心

3、 B外心 C垂心 D重心参考答案:C 解析:9. 偶函数满足,且在时,则关于的方程在上根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参考答案: B10. 已知集合( )A.( 2, 3 ) B. -1,5 C. (-1,5) D. (-1,5参考答案:B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Q,R分别为圆和圆上的点,则的最小值是 参考答案:912. 已知 若不等式恒成立,则的最大值为_.参考答案:1613. 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直角梯形ABCD,如图所示,ABC45,AB=AD1,DCBC,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为_ 参考答案:略14. 在比较

4、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时,甲、乙两个模型的相关指数R2的值分别约为0.96和0.85,则拟合效果好的模型是参考答案:甲试题分析:相关指数R2取值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又甲、乙两个模型的相关指数R2的值分别约为0.96和0.85,0.960.85,甲模型的拟合效果好,故填甲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回归分析中对相关系数强弱的认识点评:在线性回归模型中,R2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它的值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的效果越好15.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等于_参考答案:略16. 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用数字作答)参考答案:略17. 如图空间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则_,_,_参

5、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四棱柱ABCDA1B1C1D1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如下 (1)求出该四棱柱的表面积;(2)设E是DC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D1E平面A1BD,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解:(1)由已知数据可知,四棱柱的表面积S=21+21+22+21+2(2)连接AD1 AE,设AD1A1D=M,BDAE=N,连接MN,如图所示.平面AD1E平面A1BD=MN,要使D1E平面A1BD,需使MND1E,又M是AD1的中点,N是AE的中点.又易知ABNEDN,AB=DE.即E是DC的中点.综上所述,当E是DC的中点时,可使

6、D1E平面A1BD.略19. 一个四棱椎的三视图如图所示:(I)求证:PABD;(II)在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为30?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分析】(I)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该四棱锥是一个正四棱锥作出它的直观图,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可证出PABD;(2)假设存在点Q,使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为30,由AC平面PBD可得DOQ为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可证出在RtPDO中,OQPD,且PDO=60,结合三角函数的计算可得=【解答

7、】解:(I)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四棱锥PABCD为正四棱锥,底面ABCD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PA=PB=PC=PD,连接AC、BD交于点O,连接PO PO平面ABCD,BD?平面ABCD,BDPO,又BDAC,PO、AC是平面PAC内的相交直线BD平面PAC,结合PA?平面PAC,得BDPA(II)假设存在点Q,使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为30ACBD,ACPO,BD、PO是平面PBD内的相交直线AC平面PBDACOQ,可得DOQ为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8分)由三视图可知,BC=2,PA=2,在RtPOD中,PD=2,OD=,则PDO=60,在DQO中

8、,PDO=60,且QOD=30所以DPOQ(10分)结合OD=,得QD=ODcos60=可得= 因此存在PD上点Q,当DQ=PD时,二面角QACD的平面角为30(12分)【点评】本题给出四棱锥的三视图,要求将其还原成直观图并探索二面角的大小,着重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和对三视图的理解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0. 经过长期观察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汽车的车流量y(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v(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1)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精确到0.1千辆/小时)(2)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

9、应在什么范围内?参考答案:【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函数类型【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将车流量y与汽车的平均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y=(v0)化简为y=,应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v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及最大车流量(2)依题意,解不等式10,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有y=当且仅当v=,即v=30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ymax=11.3(千辆/小时)(2)由条件得10,整理得v268v+9000,即(v50)(v18)0,18v50故当v=30千米/小时时车流量最大,且最大车流量为11.3千辆/小时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

10、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18v50所表示的范围内【点评】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突出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方程思想,考查理解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 已知函数f(x)=|x2|x5|(1)求函数f(x)的值域;(2)设a,by|y=f(x),试比较3|a+b|与|ab+9|的大小参考答案: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可得|x2|x5|=|x2(x5)|=3,进而求出函数f(x)的值域;(2)由a,b,可得9ab9,即ab+90,分a+b0时和a+b0时两种情况,分析|ab+9|3|a+b|的符号,可得结论解答:解:(1)函数f(x)=|

11、x2|x5|x2|x5|=|x2(x5)|=3,故3|x2|x5|3,即函数f(x)的值域为,(2)a,by|y=f(x),a,b,则9ab9,则ab+90,|ab+9|=ab+9,当a+b0时,|ab+9|3|a+b|=ab+93a3b=(a3)(b3)0,此时3|a+b|ab+9|,当a+b0时,|ab+9|3|a+b|=ab+9+3a+3b=(a+3)(b+3)0,此时3|a+b|ab+9|,综上3|a+b|ab+9|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值函数,作差法比较大小,是绝对值函数与不等式证明的综合应用,难度中档22. 某校高中一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了环保知识竞赛,并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

12、行分析,如图是这20名学生竞赛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分组为100,110),110,120),130,140),140,150() 求图中a的值及成绩分别落在100,110)与110,120)中的学生人数;() 学校决定从成绩在100,120)的学生中任选2名进行座谈,求此2人的成绩都在110,120)中的概率参考答案:【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B8: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组距为10,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矩形面积之和为1,求出a,由此能求出成绩分别落在100,110)与110,120)中的学生人数()记成绩落在100,110)中的2人为A1,

13、A2,成绩落在110,120)中的3人为B1,B2,B3,由此利用列举法能求出此2人的成绩都在110,120)中的概率【解答】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组距为10,由(2a+3a+7a+6a+2a)10=1,解得;所以成绩落在100,110)中的人数为20.0051020=2;成绩落在110,120)中的人数为30.0051020=3()记成绩落在100,110)中的2人为A1,A2,成绩落在110,120)中的3人为B1,B2,B3,则从成绩在100,120)的学生中任选2人的基本事件共有10个: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其中2人的成绩都在110,120)中的基本事件有3个:B1,B2,B1,B3,B2,B3,所以所求概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