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477389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李宅中学高二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们把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出过点A(3,4),且法向量为=(1,2)的直线(点法式)方程为:1(x+3)+(2)(y4)=0,化简得x2y+11=0类比以上方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1,2,3),且法向量为=(1,2,1)的平面的方程为()Ax+2yz2=0Bx2yz2=0Cx+2y+z2=0Dx+2y+z+2=0E+参考答案:A【考点】类比推理【分析

2、】类比平面中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在空间任取一点P(x,y,z),则=(x1,y2,z3),利用平面法向量为=(1,2,1),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类比平面中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在空间任取一点P(x,y,z),则=(x1,y2,z3)平面法向量为=(1,2,1),(x1)2(y2)+1(z3)=0x+2yz2=0,故选:A2. 函数f(x)=xlnx,则函数f(x)的导函数是()AlnxB1C1+lnxDxlnx参考答案:C【考点】63:导数的运算【分析】利用积的求导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f(x)=(xlnx)=xlnx+x(lnx)=lnx+1;故选C3. 已知aR,若f(x)=(x+

3、)ex在区间(0,1)上只有一个极值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Aa0Ba1Ca1Da0参考答案:A【考点】6D: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分析】求导数,分类讨论,利用极值、函数单调性,即可确定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f(x)=(x+)ex,f(x)=()ex,设h(x)=x3+x2+axa,h(x)=3x2+2x+a,a0,h(x)0在(0,1)上恒成立,即函数h(x)在(0,1)上为增函数,h(0)=a0,h(1)=20,h(x)在(0,1)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x0,使得f(x0)=0,且在(0,x0)上,f(x)0,在(x0,1)上,f(x)0,x0为函数f(x)在(0,1)上唯一的极小值点;a

4、=0时,x(0,1),h(x)=3x2+2x0成立,函数h(x)在(0,1)上为增函数,此时h(0)=0,h(x)0在(0,1)上恒成立,即f(x)0,函数f(x)在(0,1)上为单调增函数,函数f(x)在(0,1)上无极值;a0时,h(x)=x3+x2+a(x1),x(0,1),h(x)0在(0,1)上恒成立,即f(x)0,函数f(x)在(0,1)上为单调增函数,函数f(x)在(0,1)上无极值综上所述,a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 一名小学生的年龄和身高(单位:cm)的数据如下表:年龄6789身高1181

5、26136144由散点图可知,身高与年龄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预测该学生10岁时的身高为( )A. 154B.153C.152D.151参考答案:B5. 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6. 点P、Q在曲线上,O是坐标系原点,P、Q在轴上的射影是M、N,并且平分,则的最小值是( )A. -1 B.0 C. 1 D. 2 参考答案:B略7. 已知,则m与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mnB. mnC. m=nD. 不确定参考答案:A【分析】由基本不等式可得,由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值域可得,从而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当时,指数函数单调递减,故,

6、即,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指数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主要有三种方法:(1)作差法;(2)作商法;(3)函数单调性法;(4)基本不等式法.8. 棱长为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DD1与BC1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9. 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则圆锥的侧面积为A4 B3 C2 D参考答案:C因为圆锥的母线长为2,底面半径r=1,则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得,故选C.10. 箱子里有个黑球,个白球,每次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黑球,则放回箱中,重新取球;若取出白球,则停止取球,那么在第次

7、取球之后停止的概率为A B C D参考答案:B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对不同的且,函数必过一个定点A,则点A的坐标是_.参考答案:(2,4)【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0,1),求出函数f(x)必过的定点坐标【详解】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0,1),令42x0,x2,f(2)+34,点A的坐标是(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恒过定点的应用问题,属于基础题12.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10 13. 已知,且,则等于_.参考答案:0.02【分析】根据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对称性可知且,利用概率和为可求得

8、结果.【详解】由题意知,服从于标准正态分布又本题正确结果:【点睛】本题考查正态分布求解概率问题,属于基础题.14. 设点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10略15. 在中 ,以点为一个焦点作一个椭圆,使这个椭圆的另一个焦点在边上,且这个椭圆过两点,则这个椭圆的焦距长为 参考答案:略16. 命题“ ”的否定是_ 参考答案:略17. 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且满足关系式,则的值等于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命题:满足关于的不等式 (解集非空)的每一个的值至少满足不等式和中的一个;命题:函数的定义域为R。(1)求命题p成立时a的取

9、值范围;(2)如果“”为假,“”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解:(1)设的解集为A(非空),由 由,所以 , 故有,故p成立时,a的范围是 7,)(2)由函数的定义域为R,知:显然,且有 故命题q成立时,由题得命题“p,q”为一真一假, 当p真且q假时,;当p假且q真时, 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是 12分解:(1)设的解集为A(非空),由 由,所以 , 故有,故p成立时,a的范围是 7,)(2)由函数的定义域为R,知:显然,且有 故命题q成立时,由题得命题“p,q”为一真一假, 当p真且q假时,;当p假且q真时, 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是 12分略19. 已知直线与,则当为何值时,直线:(1)平行

10、; (2)垂直 参考答案:解:()由,得 ()由得 略20. 已知点A(0,2),椭圆E: +=1(ab0)的离心率为,F是椭圆的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求E的方程;()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通过离心率得到a、c关系,通过A求出a,即可求E的方程;()设直线l:y=kx2,设P(x1,y1),Q(x2,y2)将y=kx2代入,利用0,求出k的范围,利用弦长公式求出|PQ|,然后求出OPQ的面积表达式,利用换元法以及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

11、,然后求解直线方程【解答】解:() 设F(c,0),由条件知,得?又,所以a=2?,b2=a2c2=1,故E的方程()依题意当lx轴不合题意,故设直线l:y=kx2,设P(x1,y1),Q(x2,y2)将y=kx2代入,得(1+4k2)x216kx+12=0,当=16(4k23)0,即时,从而?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所以OPQ的面积=,设,则t0,当且仅当t=2,k=等号成立,且满足0,所以当OPQ的面积最大时,l的方程为:y=x2或y=x2【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椭圆的求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21. 不等式组,()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

1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略 ()平面区域三顶点的坐标为: 22. 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白球得2分,取出一个黑球得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为取出此3球所得分数之和(1)求X的分布列;(2)求X的数学期望E(X)参考答案:【考点】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CG: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分析】(1)X的可能取值有:3,4,5,6,求出相应的概率可得所求X的分布列;(2)利用X的数学期望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X的可能取值有:3,4,5,6P(X=3)=;P(X=4)=; P(X=5)=;P(X=6)=故所求X的分布列为X3456P(2)所求X的数学期望E(X)=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