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

上传人:1739****006 文档编号:3547147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专题座谈发言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振兴专题座谈发言材料“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这句话源自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前的脱贫政策措施已不再适用于如今日益壮大、发展迅速的乡村需求,如果继续“穿上身”定会成为“紧身衣”“束身裤”,影响“发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跟进新形势、新情况,巧做乡村振兴“裁缝师”,及时“量体裁衣”调整政策机制,让正在长身体的“乡村”换上得体合适的“衣服”,确保其健康茁壮成长。巧用调查研究“准尺子”。“量体”是裁缝前提,要通过专业的测量工具,细致的测量态度,近距离接触穿衣者,才能精确量出身高、肩宽、袖

2、长等尺寸,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不懂货就不识货”。面对乡村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带上调查研究这把“准尺子”,扎根农村、深入基层,以敢当小学生的精神、诚心诚意向群众学习的态度,既到干得好的“光鲜处”去,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后院”“角落”去,在群众板凳上坐一坐,到田间地头中走一走,用脚步丈量民情,号准群众需求脉搏,摸透基层民心民意,精确测出适合乡村发展的“尺寸”,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事、肚里有货,确保“量体”准确无误。巧动标新立异“金剪刀”。“裁剪”是裁缝关键,要根据面料不同的材质、花纹,考虑整体配套、辅料搭配、色泽性能等因素,用不同裁剪方式一尺一剪的去除多余布料,准确留

3、下所需布料。“时迁物换,革故鼎新”。面对乡村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紧握“取精用宏”的“金剪刀”,聚焦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裁剪掉“东施效颦”的模仿、“刻舟求剑”的生搬、“按图索骥”的硬套、急于求成的“假大空”、捆手捆脚的束缚,留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长牙齿”措施,拓展农业功能,挖掘乡村价值,打造别具一格的“吸睛点”“闪光点”“特色亮点”,做到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游刃有余,确保“裁剪”万无一失。巧施拉绳走线“绣花针”。“缝衣”是裁缝核心,要掌握缝制技巧要领,不紧不慢地将裁剪好的布料一针一线、一步一印地缝制成成品,其中难免会有针头碰指头、

4、针眼不对位、缝制有偏差的现象,如果此时放弃,那就前功尽弃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乡村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面对“针尖”不惧怕、面对挑战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困难不躲闪,专心致志研透政策、学精业务,以“任*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捏稳“针头”,“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钻劲对准“针眼”,“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作风拉紧“线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干出实效、做出实绩,做到勇于担当、敢于突破、善作善成,确保“缝衣”胜券在握。乡村振兴专题研讨发言稿“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在乡土中国中开篇就提到的,但在城市化迅猛的“攻势下”

5、,乡土本色似乎正在被“剥离”,“空心村”里的衰败景象也成“常态”,乡村宛若一个“容器”,“装饰”相继“掉落”。当乡村振兴的“号角”步步吹响之时,各类规划相继布局之时,我们应当再去慎重思考这方容器”该如何打造,方能再现“灵秀”。党建引领,为乡村“画”出一片好“前景”。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党建稳、准、牢,才能让乡村发展“把准方向”“有的放矢”。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时有出现“千村一面”“千村一色”,其背后原因便是基层党组织能力不强、把控不准、后劲不足。各地要把“党建引领”当做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红色引擎”,要配好配强党建组织,抓好“领头雁”,注重选拔基层经验丰富、与群众联系深厚,同时

6、能够担事干事的“老把式”进入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头雁”领航效果;配好“雁阵”人员,从致富能手、本土本乡大学生中选育建强两委班子,真正建强基层党组织力量,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狠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组织优势能够一步一步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开山铺路”。引育人才,为乡村“带”出一程好“前锦”。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只有将人才真正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才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机遇”和“底气”,乡村也才有“未来”可言。各地要大力引育能够服务本土的“新农人”“治理人”“乡创客”,为乡村振兴增添“驱动轮”。

7、要能够聚焦本土人才,切莫“外高本低”,着重挖掘贴合本土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用“土方言”教出“高专精”,不断提高本土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整合出一支“田专家”“土秀才”“大能人”。要强化“外围”人才引进,打通高校和基层的“运送枢纽”,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选人形式让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为乡村注入活力、动力。要注重“返乡青年借助“归根情怀”“政策优待”,引导“能走出去”的人“想返回来”,让“返乡客”能够在既实现自我价值又推动故乡发展中达成共赢局面,乡村“不负”人才,人才定“不负”乡村。壮大产业,为乡村“造”出一篓好“钱景”。习近平总

8、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产业上有新发展,乡村经济上才有新突破,而乡村要发展好产业,“土特产”便是最大“突破口”,各地要打开视野,用好乡土优势资源,一方面依托本土传统、本土技术深入挖掘品质优异、特色突出的加工产品或农产品,做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对于本土产品要保持“原汁原味”,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和低质生产,要坚持打造“一村一品”,切不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另一方面要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产业化,要积极推广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养殖,让第一产业优起来,同时,推进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让第二产业强起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让第三产业大起来,一、二、三产业融合,贯穿产加销,方能释放更多地方发展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