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上传人:hai****005 文档编号:35433344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村以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省*县*镇*村位于*,和*故居相隔不远,是由*村和*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户、*人。曾是一个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产业发展十分薄弱的省级贫困村。该村长期以来以农耕为主,村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田和外出务工,经济基础非常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老人、农妇、儿童多,导致大量宅基地闲置、大量农房“空心化”。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研学旅游,利用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和村小学打造了*个热门景点“*”和“*森林营地”。*年,共计吸引接待游客高达*万余人次,接待来自全市各学校的研学团队*批次,*村的旅游营业收入超过*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

2、“*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一、*村创建特色文旅村庄的优势首先,*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离*市区仅1个多小时车程,离省会*也只要不到2h的车程,毗邻*都市圈,是周末和假期里城市居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镇近年来新修了一条宽阔的*大道与*高速相连接,从省会*或者外地来*旅游都很方便,交通十分便利。其次,*村具有良好的红色、人文资源优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故居等红色资源及自身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坚持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的模式,同时充分挖掘*村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利用村里的闲置农房、传统*民居,还原历

3、史集市,打造乡村文创“*”研学旅游基地项目,建设集红色教育实践培训和党建实践中心、乡村生态旅游、亲子研学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最后,*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境内生态环境优美,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适合优质农作物的生长。为了充分利用*村的生态资源,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优质农业,大力推进优质稻、水果、中药材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建设了500亩(1亩约等于667m2)优质稻田,200亩黄桃、柚子和100亩玉竹等基地,更有“一米菜园”特色农事体验基地。便利的交通、深厚的红色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乡

4、土气息浓郁的土特产等构成了*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村创建特色文旅村庄具有独特的优势。二、*村特色文旅发展的基本经验近年来,*村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其红色、人文、自然资源和历史底蕴,在盘活村里原有闲置宅基地的基础上,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集乡村旅游、特色研学、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发展道路。找准发展定位,打造“*”研学品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个村庄想要获得发展和新生,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有差异化。*村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据考察,在20世纪20、30年代*村曾是周边乡镇市集的主要集中地,原有*等20余类作坊,人称“*”,每逢集市,人声鼎沸,盛

5、况空前,但随着战争和炮火,人员流动,原有的作坊不复存在。为恢复这一盛况,发展乡村旅游。在2019年的时候,*村村委联合*国际旅行社,成立*文化旅游公司,*国际旅行社投资*余万元,村集体占股*%,在*村利用闲置农房,还原乡村本色,打造“*”等特色研学基地。目前,该村已有面条坊、扎染坊、酒坊和豆腐坊等*个工坊投入运营。*年,该村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建设),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建设投资*万元,建设餐饮及培训中心,建成后将能同时容纳*人就餐、*人培训,直接带动就业岗位*个。与*国际旅行社“联姻”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以农家体验、手工制品创作等项目,吸引人们开展研学

6、游、亲子游。以往鲜有人来的村落如今热闹非凡,特别是节假日,来乡村旅游的人员络绎不绝,“*”也成为市内网红景点。该村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游客在手机上就能及时了解*村关于旅游、研学和红色培训等信息。*年,该村共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收入达*余万元;到*年,共计吸引游客达到*万余人次,接待来自全市各学校的研学团队*批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万元。同时,其也积极引进电商平台,在新村部侧栋一楼,*本地电商正陆续入驻这里,利用“乡村旅游电商带货”的模式,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路,增加村民收入。旅游与电商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品牌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守护老屋留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就强调,

7、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建设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既要看得见发展,也要留得住乡愁。*村“*”和“老屋书吧”改造成功的秘诀正是基于此。“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一边对传统老建筑进行原样修复,一边对其内部构造进行改造提升,既保留了*传统老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也更新了配套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村贫困户老黑将自己的闲置老屋出租,村委会在保留其原本土砖结构的基础上,对内部房间进行改造,将原本破旧落后的土房子改造成了一间宽敞明亮的书吧“大湾学堂”,*年老黑的书吧营业收入超过*万元,成功脱

8、贫致富。*村还有一间空置的传统土砖房被改造成了“老房子博物馆”,在村委会的带头下,“老房子博物馆”收集了很多老物件,不仅有传统的农具,还有一些是地方乡贤捐助的历史古物,村委会也打造了一些公告牌对老屋传承和发展进行展示讲解,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体验*传统民居和“*”工艺,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这充分说明,保护古迹与建设乡村并不矛盾,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也完全可以融为一体,这样既保护了传统建筑,留住了乡愁,也发展了乡村,带动了经济发展。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9、*村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农户以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直接入股,利润与投资者按比例分配,而且既可以约定保底租金,再进行部分入股按比例分红,也可以采取“农户有偿退出+村集体入股”的方式,通过获取经营主体提供的稳定收益和分红。如该村的*参与“乡村*”之一的陶瓷坊分红,每年有*元的房租收入,除此之外每月还能拿到*元的卫生清洁费用,*年收入增长近万元。*年,该村入股农户达*家,户均分红达*万元,同比增长*%。通过红色旅游、民宿餐饮和文化研创等发展方式,游客不仅能够体验到别具一格的乡村风光,而且还为该村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群众有效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该村选出

10、*户热情好客、干净卫生、价格实惠的农家为游客提供餐饮,村民们在自己村里就能赚到钱;村民肖利芝回乡投资开办了一家能容纳*余人的餐饮接待点,直接带动当地就业近百人;*年下半年*家开始接待游客,如今已经成了“明星接待农户”,最多一餐要接待*余桌客人。通过共同参与村级发展建设,很多村民年收入逐年上浮,日子越过越红火。截至*年,该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带动了*名劳动力回村发展乡村旅游或生产农副产品,*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农产品销售每户年增收*万元,户均年增收*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较*年翻了一番,全村*户村民都实现利益分红或入股分红,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今

11、年,*村集体经济还将有质的飞跃,通过政府招商引资,盘活了闲置资产,带动了*旅游产业往上下游延伸。三、*村特色文旅发展的现实挑战*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村民收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打造全国知名特色文旅品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挑战,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文旅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倾力打造的“乡村*”在2021年成功获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称号,在*省内已经有一定的名气,但是对省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大部分游客一般都来自附近县市,且以

12、*市本地游客为主,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很多外地游客来*大多是慕名去*故居和纪念馆参观纪念,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或者以前就来过此地的人介绍基本上很少会去了解坐落于*后山脚下,与*故居仅一山之隔的*村,更不会主动到村里游玩,去游览“乡村*”“网红彩虹长廊”“水浮码头”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感受乡村美景和体验农家乐的趣味。现在*村较为出名的是“乡村*”和“*森林营地”这2个项目,其旅游周期受学生研学的影响,旺季的时候游人如织,学生众多,但淡季时很少有外地游客来此旅游,较为冷清。村民的收入也受此影响,起伏比较大。因此要加大*村文旅品牌建设,提高其知名度,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来此旅游

13、,以此延长*村旅游周期。其实*村可以开发的项目还有很多,例如近期很火的露营。稻田餐厅前面广袤而平整的草坪就是露营最好的地方,蓝天白云之下,绿水青山之旁是露营爱好者的绝佳去处。村里可以给露营者提供各种露营装备,如帐篷、睡袋、防潮垫和户外炊具等,进行有偿出租。夜晚也可以进行篝火晚会,活跃气氛,吸引游客,甚至可以打造一个房车露营的基地。村庄布局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容村貌。虽然*村在“乡村*”等景点的带动和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改善了乡村环境和村民交通,使得村庄的居住条件、村民的文明素质、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村庄的规划和布局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建

14、议将村里略显杂乱的电线电缆统一规划,明线埋设为暗线,让村庄有一个宽敞的天际线。“乡村*”项目因为是利用村民的闲置民房,所以村庄内的餐饮、住宿地点的布局比较分散,没有统一集中安排,而且规模较小,接待能力较弱。如新开的“稻田餐厅”尽管环境极好、位置也极佳,但是提供游客吃饭、休息的空间并不大。在规划村庄内部建设的同时也要严格保护好*村优质农业的生产空间和乡村美好的生态空间,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科学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的区域。同时也要合理分配生活、生产、生态用地,让村庄的布局更加合理,方便各地区可以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建设工作。村庄的空间布局要以生命为核心,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

15、四季的变化和村庄自身的文化特色。农民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并发挥主体作用,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地。因为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建设者,乡村产业的发展、村庄整体环境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都需要农民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村的建设过程中,其实更多地是依靠村两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作用,很多村民主体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眼光,前期更多地是“政府干、群众看”,不太配合村委会的建设工作,在发展中“等靠要”思想仍然较重。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也不够完善,面对一些特别需要人力、物力集中投入的公共事务时,往往更多

16、人从个人利益方面来考虑,认为“无利不起早”,对于村庄发展的公共利益,很多时候持有“不想参与“”与我无关”的态度。要提升村民在村庄建设中的责任感和获得感,让村民在分配中赢得主动地位,进一步明确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四、*村特色文旅发展的对策建议*村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找到了一条振兴乡村的发展道路,但是要想将*文旅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切实解决好*村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通过调研,我们也针对*村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提供一些建议和想法。创新宣传手段方法,讲好“*”文旅品牌故事*村若想打造为全国闻名的特色文旅村庄,必须创新宣传方式与方法,深耕其历史底蕴,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的力量,更应该发挥新媒体与自媒体的作用。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对*村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宣传。还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引导村民游客们自发对家乡、景点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