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32595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如图所示,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块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参考答案:AD2.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摆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摆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参考答案:

2、C3. 如图所示,小车只能在水平面上运动,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始终偏离竖直方向角(角不变),小球相对小车静止不动,则A小车可能向右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B小车可能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小车地板上相对小车静止的木块不受静摩擦力作用D在小车地板上相对小车静止的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参考答案:B4. 如图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在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A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B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C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D防止纸带上打点不清晰参考答案:A5. 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

3、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BCD参考答案:B【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已知条件:抛出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分别列式即可求出落地时速度与水平速度的关系,从而求出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答】解:设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为v0,高度为h,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据题有: =mgh,联立解得:v=,则cos=,得:=故选: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2分)有两个力,它们合力为0,

4、现把其中一个水平向右的6力改为向竖直向下,大小不变,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变为_。参考答案:7. 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光滑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所示,用已知质量为m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可用的测量仪器只有一把量程足够大的刻度尺。(1)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2)用已知量和测得的量表示弹性势能EP= _ _。参考答案:(1) 桌面高度h和钢球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 (2)8.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t,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则tT为: 参考

5、答案:1 9. 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定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述,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点:_,_,_。(答出三点即可)参考答案: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到结论或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10.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10N的拉力,g取10m/s2,则: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10m时经历的时间为 s.参考答案: 5 m/s2; 2 s.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

6、,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a-F图线;F/N0.200.300.400.50a/(ms-2)0.100.210.290.40(2)把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不通过原点,其原因是 .(3)在处理数据时,总是把小桶和沙子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合力比小桶和沙子的重力要_ _一些(选填“大”或“小”)。因此,为使实验结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应使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尽可能_ _一些(选填“大”或“小”)。参考答案: (2)没有平衡摩擦力 ; (3) 小 ; 小 ;12.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

7、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那么这列车一共由_车厢组成,且最后4 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是_S(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参考答案:16 20-1013.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的质量比,轨道半径之比,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_,向心加速度之比_,向心力之比_。参考答案: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

8、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参考答案: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15.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的线速度必定小于B球的线速度BA球的角速度必定小于B球的角速度CA球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B球的运动周期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B球对筒壁

9、的压力参考答案:B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随着所学物理知识的增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所学物理知识较为准确地测出这座楼的高度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步骤如下: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如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的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中不同时间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但由于03.0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

10、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电梯在03.0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参考答案:答案:(1)58N(2)2.9m解析:(1)电梯启动前,台秤示数为50N,则物体重力G50N由于表中各段时间内台秤的示数恒定,所以在时间t1(03.0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在时间t2(3.0s13.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3(13.0s19.0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9.0s末速度减为零在13.0s19.0s内,物体所受的支持力FN346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N3ma3得在

11、时间t3内物体的加速度a30.8m/s2130s末物体的速度v2a3t34.8m/s.而由于电梯在13.0s末的速度与3.0s末的速度相同因此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物体在03.0s内的加速度a11.6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1mgma1解得:FN158N,即台秤的示数为58N(2)03.0s内物体的位移x1a1t7.2m30s13.0s内物体的位移x2v2t248m130s19.0s内物体的位移x3t314.4m则电梯上升的总高度,实际为24层的总高度xx1x2x369.6m平均每层楼高h2.9m.17.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与车相距x0=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

12、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试求:(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m/s?(2)试判断人能否追上车?(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参考答案:)解:(1)汽车初速度为零,由v=at得: (2分)(2)设经过时间t1后追上汽车,有: (2分)得: 即:因为:56 0所以该方程无解, (2分)所以人不能追上汽车 (2分) (3)当汽车速度与人的速度相等时,人车间距最小,为: (2分)解得人、车间最小距离为7m (2分) (其他解法正确一样得分)18. 如图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 (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还是位置变化有影响?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