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设计15篇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5319338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舞蹈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舞蹈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舞蹈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舞蹈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舞蹈教学设计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教学设计15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蹈教学设计15篇 舞蹈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舞蹈教学设计1 一、指导思想 1、以“健康”和“快乐”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2、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 二、教材分析 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

2、教学大纲中限选教学内容之一,包括律动组合、舞蹈基本动作、集体舞和韵律体操等内容。它能很好地反映儿童的学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对锻炼儿童身体,培养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和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文明行为和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课,教材依据单元教学计划,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次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集体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各种姿势的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特点: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

3、模仿或自发形成的,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集体舞中的舞步方法,记住接力跑的术语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的基本舞蹈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掌握接力跑的方法,上下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协调性、奔跑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习集体舞有浓厚兴趣,并乐于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扬学生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学法 运用模仿法、情境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七、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 2、走:各种姿势的走;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教

4、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韵律活动,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舞蹈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俄国19世纪古典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2、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舞剧对塑造人物性格、描绘景色,表现故事情节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一、场景(选自舞剧天鹅湖) 二、西班牙(选自舞剧天鹅湖) 三、那不勒斯舞(选自舞剧天鹅湖) 四、四小天鹅(选自舞剧天鹅湖 教材分析: 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76年创作的,主部回幕舞剧取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场景音乐选自剧天鹅湖

5、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序曲音乐,这是贯穿全剧的天鹅的主题:忧伤动人、高贵庄重、乐队的全奏强弱表现了经“天鹅”在绝望中的呼救。 西班牙舞选自天鹅湖第三幕,此舞常由两对男女对舞或独奏,原是西班牙三拍子波列罗舞具有强烈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那不勒斯舞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的.风俗舞全分两段,第一段轻快活泼,但又从容不迫,由小号独奏,后半段转入更加活泼的节奏,情绪热烈奔放,节奏紧凑。 四小天鹅是第二幕中四个小天鹅所跳的舞曲,乐曲为适当的快板,音乐形象活泼典雅,富有田园气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柴科夫斯基及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代表的俄国古典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2、通过欣赏感受舞剧音乐对塑造人物性

6、格描绘景色及表达故事情节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故事导入:导入(略)以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天鹅湖的故事情节教师采用提问方法,引导学生讲故事,最后老师补充完整(出示课题)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三、新课教学 1、简介舞剧及柴科夫斯基生平 2、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断 场景音乐跟钢琴学唱主题听场景 a.情绪怎样? b.为什么用慢音乐? c.塑造一种天鹅什么样的形象? 欣赏西班牙舞 a.西班牙舞曲有什么特点? b.塑造一种什么样的人? 欣赏那不勒斯舞 a.为什么用那不勒斯舞? b.听主题 c.塑造王子什么

7、样形象? d.各个段落的情绪怎样? 欣赏四小天鹅 a.请学生用钢琴弹奏 b.听看小天鹅 c.简介乐曲板书:天鹅形象(公主主题) 1、引导学生视唱主题: 2、听赏音乐及录像、 3、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或者老师用钢琴演奏四小天鹅, 5、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6、师生唱音乐主题熟悉音乐主题理解音乐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学生学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轻松的教学与学的目的。 四、创作: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首乐曲创作简单的节奏型或者简单的肢体动作。每首舞曲请1-2名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节奏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五、

8、小结: 1、什么是舞剧? 2、请你谈谈舞剧音乐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理性到听觉上对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法的师生活动和创作活动,达到了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学生的主体活动和创作活动,如果渗入到教学程序中的每个环节上,可能比将创作活动放到整个欣赏结束后更好。 学生由于本节课的容量稍稍偏大,对四个舞曲的主题及结构未能深入探讨,这也是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舞蹈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

9、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少儿舞蹈特点。简单的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名族特点。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平常上课的情况描述少儿舞蹈的特点并能模仿所观看的简单的少儿舞蹈、藏族舞蹈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3、能够在整个舞蹈课程学习中,体验舞蹈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合作学习的欢乐,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经过刻苦

10、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并喜欢上舞蹈热爱上舞蹈。教学重点:能完整表演藏族舞 二、教学难点 藏族舞中的颤膝、拉直臂及舞蹈中常要注意的节奏把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你们知道藏族吗? 师: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藏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准备教大家跳藏族舞,你们想学吗? (二)组合学习 1、示范:先由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支完整的藏族舞,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配上音乐) 2、教藏族

11、舞的基本动作。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

12、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三)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1、颤膝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膝盖颤动,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2、退踏步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四)分组表演 (五)总结评价,给那些表现好的同学一些小奖励。 舞蹈教学设计4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 傣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以舞蹈的特殊语言直率、真挚反映他们生活、劳动、风俗

13、、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实现他们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艺术形式。傣族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独特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类各级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孔雀舞更是倍受女生喜爱。根据我校幼师学生水平特点、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方向确定。 (一)教学思路 (1)教学中学习傣族舞蹈,注意了解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艺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很好地了解热爱和珍惜保留,还要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 (2)通过学习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以知识技能为载体,鼓

14、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编排舞蹈作品方法,培养学生编排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逐步引导学生创新作品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教学傣族舞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环境、习惯、服饰、音乐等相关的人文知识,培养民族情感和尊重各民族文化。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审美、表现能力。 (二)教学设计 根据幼师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安排及学生实际水平各类民族舞安排在二年级下。本学期将学习藏、新疆舞,傣族舞。在这之前学生通过学习藏、蒙、新疆舞各种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因此,本节内容设计为两节连堂课。 1、第一节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习惯、服饰、音乐等相关知识,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傣族舞(孔雀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解决各动作的难点,领会知识技能要领。 2、第二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解决各动作的难点,在领会知识技能要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再根据音乐特点,选择主题进行编排简单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舞蹈创作、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